遇見她時,就幾棵稀稀落落的長在那,讓她那小黃花顯得更加醒目。
仙茅:石蒜科,仙茅屬多年生草本。其葉似茅,根狀莖久服益精補(bǔ)髓,增添精神,故有仙茅之稱。
別名:芽瓜子、婆羅門參、海南參、仙茅參、山黨參、獨茅、地棕
我國的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南部、云南和貴州有產(chǎn)。也分布于東南亞各國至日本
一般生長在林中、草地或荒坡上。喜溫暖氣候。稍耐干旱和蔭蔽。
她性溫,味辛,有毒,具有溫腎陽、壯筋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陽萎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腳冷痹、癰疽、瘰疬等癥,為補(bǔ)陽溫腎之專藥。
(這個不知道是不是她的種子?還是其他什么東西?)
看了不少有關(guān)她的方,還有偏方說她治療半身不遂也有不錯的療效?
【2002《中國高等植物》 第13卷】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狀,直生,長達(dá)10厘米,徑約1厘米。葉線形或披針形,長10-45厘米,寬0.5-2.5厘米,先端長漸尖,兩面被疏柔毛或無毛;無柄或具短柄。花莖長6-7厘米,大部包于鞘狀葉柄內(nèi),被柔毛;苞片披針形,長2.5-5厘米,具緣毛;總狀花序稍傘房狀,具4-6花。花黃色;花梗長約2毫米;花被片長圓狀披針形,長0.8-1.2厘米,寬2.5-3毫米,外輪背面有時疏生柔毛;雄蕊長約花被片1/2,花絲長1.5-2.5毫米,花藥長2-4毫米;柱頭3裂,裂片比花柱長,子房窄長,頂端具長達(dá)2.5毫米喙,被疏毛。漿果近紡錘狀,長1.2-1.5厘米,徑約6毫米。花果期4-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