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首詞,婦孺皆知,詞牌為《滿江紅》,在詞的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意思是,餓了就吃敵人的肉,渴了呢,就喝敵人的鮮血。
這句話寫的十分壯志,讓人一讀便頓時有豪邁之感,也體現(xiàn)出了真實戰(zhàn)場上的殘酷無情。
雖然在古代戰(zhàn)場上生吃人肉并不是什么太過稀奇的事,不過岳飛是否真的吃過敵人肉,飲過敵人血,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其實,這句話是運用了借典的手法。典故來源于東漢時期,故事的主人公叫耿恭。
一
我們知道,自古以來,匈奴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在西漢武帝時期,衛(wèi)青、霍去病等不世出的名將將匈奴打的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封狼居胥??墒窃谖鳚h末年,王莽篡漢,使中原王朝內(nèi)部變得一片混亂,朝廷自然就無暇再顧及對于西域的控制權,在這種情況下,匈奴又卷土重來,重新統(tǒng)治了西域地區(qū)。
由于匈奴橫征暴斂的殘暴統(tǒng)治,反正不是自己孩子,自己也不心疼,讓西域諸國非??鄲?。但是也沒地方訴苦去,畢竟中原老大那旮旯自己還在打架,等到東漢建立起來后,終于又重新找到組織了,趕忙請求中原重新控制西域,罩著自己,有的國家甚至主動將王子送往洛陽當人質(zhì)。
可是,由于中原王朝剛剛經(jīng)歷十幾年的動亂,天下百廢待興,實在是管不過來西域那片土地,光武帝只好放棄西域,你們自己自生自滅去吧,我現(xiàn)在沒空搭理你們。
這導致了很多小國家不得不屈服在匈奴的淫威之下,重新投靠匈奴,對東漢的邊境造成了嚴重威脅。
等到恢復了一段時間的元氣,東漢王朝終于騰出手來對付西域地區(qū)了。小兔崽子們,你們不是不老實么,老子來教育教育你們。
抱著這種思想,東漢正式出兵攻打西域,耿恭作為帶隊將軍。
他們先是攻打位于今天新疆吐魯番地區(qū)的車師國,車師國很識相,乖乖投降,東漢朝廷因此開始在西域地區(qū)設立官職,并封耿恭為車師地區(qū)最高軍事長官。
二
雖然名義上控制了西域,可因為駐扎在西域地區(qū)的兵力太少,根基不穩(wěn),很多西域小國都只是觀望狀態(tài),今天你來了服你,明天匈奴來了那也是好大哥,誰也不得罪。
匈奴則更是不甘心失敗,伺機而動,想找一個反撲的機會。
過了幾個月,隨著東漢朝廷慢慢收縮兵力,這時,留在西域地區(qū)的士兵已經(jīng)僅僅幾千人了,而這幾千人,還分兵幾處,平均每處只有幾百個兵力。
匈奴看到東漢兵力如此之少,就想一舉恢復失地,集結兩萬兵力攻打車師,耿恭趕忙率領三百士兵前往支援,結果可想而知,耿恭部隊全軍覆沒。匈奴部隊攻破車師,將車師的一個國王給殺了,然后繼續(xù)攻打金蒲城,兩萬兵馬將金蒲城圍的水泄不通。
在這種危急時刻,耿恭親自登上城頭與匈奴血戰(zhàn)。耿恭把毒藥涂在弓箭上,然后站在城頭對匈奴大喊:“這個,是我們大漢發(fā)明的神箭,中箭的人肯定會出怪事?!?/strong>說罷開弓射箭,只見中箭的匈奴人血流不止,讓沒有見識的匈奴人感到非常震驚和害怕。
恰巧當時天下暴雨,耿恭率領部隊趁著大雨主動攻打匈奴,殺傷很多匈奴士兵,讓匈奴感到更加恐懼,心里嘀咕著,這漢朝軍隊真的惹不起,人家有神仙幫忙啊,這咋整,對面開掛了。
這樣想著,腿腳就不聽使喚,四散潰散,不敢再招惹漢軍。起碼今天再不敢了,畢竟,人家把神仙都給請出來了,多少也得給神仙點面子。
三
雖然如此,耿恭心里卻清楚,這個城池再難保住,只好率領軍隊前往可以固守的疏勒城。
果然,兩個月后,不甘心的匈奴繼續(xù)來犯??墒怯捎诓簧乒コ牵瑢覍覠o功而返,匈奴只好改變策略,由攻城變成圍城,截斷水源,希望將城中軍民困死。
為了尋水,耿恭在城中掘地十五丈,仍未出水。城中這是早已斷水多日,官兵們只好靠馬糞里面擠出來的水為生。耿恭又繼續(xù)挖井,等到終于出水的時候,全城歡呼,讓匈奴大感意外,再一次以為漢軍有神相助。
可是,這時的東漢朝廷也發(fā)生了一件事,一件大事——皇帝駕崩了。
在這種國喪時刻,朝廷自然顧不上遙遠邊疆的耿恭部隊,由于長久不派兵救援,連剛投降的車師國也重新反叛,回到了匈奴人的懷抱中。
雖然已經(jīng)有水,但是耿恭部隊卻沒有糧食了,城中軍民甚至只好將鎧甲和弓弩都煮開,吃上面的首筋皮革,苦不堪言。每天都有人餓死,可是大家卻都沒有反叛之心,繼續(xù)堅守。最后,只剩下了數(shù)十人。
匈奴想要勸降耿恭,派出使者對耿恭說:“如果您現(xiàn)在投降的話,我們老大就會封你為王,并賜給你美女為妻子?!惫⒐Т笙?,說:好啊,正好我們現(xiàn)在確實都沒飯吃了。
沒想到等匈奴使者爬上城墻,耿恭居然親手將使者殺死,然后用火將其烤熟,當著匈奴面就給吃了,這就是開頭說的,“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苯栌玫牡涔食鎏帯?/strong>
這幕場景嚇壞了匈奴人,但是卻氣壞了匈奴老大單于。單于增派援兵瘋狂攻城,城里活著的人越來越少。
一切的希望,都被寄托給了此前派回去領過冬衣服的范羌身上。
四
這時候,東漢的朝堂上對于是否救援耿恭,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出現(xiàn)了兩種聲音。
比較主流的聲音是:沒必要去救,畢竟洛陽距離新疆那么遠,也沒有飛機高鐵,等援兵到達的時候,沒準兒耿恭部隊早就全軍覆沒,所以派去援兵只是費力不討好而已。
可是司徒鮑昱對此卻有不同看法,他面對皇帝和文武百官說出了那番在歷史上極為有名的一段話:
“今使人于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nèi)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意思是說,現(xiàn)在咱們?nèi)绻蝗ゾ仍⒐У脑挘侵挥袃煞N結果:一是長了匈奴的氣焰;二則會讓自己人傷心。我們不去救援耿恭,匈奴如果再來攻打我們,那還有誰會愿意為您賣命呢?
給你打工,結果你連個五險一金都不交就算了,還在人陷入危難之時不管不顧,那誰干?。?/p>
剛剛登基的漢章帝一想也是這么回事,便下旨發(fā)兵七千多人救援耿恭。
第二年正月,七千多漢軍到達柳中城,攻打車師,大破西域聯(lián)軍,斬敵三千八百人,還俘虜了三千多人。匈奴驚慌而逃,車師趕忙再次投降:之前是我覺悟不高,現(xiàn)在明白了,大哥別打了。
這時候又有一個新問題,那就是,雖然拿下了柳中城,可耿恭部隊所駐扎的疏勒城卻和柳中城相隔一個天山,到底要不要去救援呢?
五
我們知道,天山常年積雪,而且海拔四千多米,一般人輕易爬不過去。
而且,大家一致認為,耿恭肯定早就死了,畢竟匈奴幾萬人馬來勢洶洶。漢軍們就想到此為止,該回家回家。
可是上面提到的范羌不同意這個看法,他堅持認為應當前往疏勒城去救援耿恭。將領們都不敢前往,只好分出兩千士兵交給范羌:你愿意去自己去吧,我們不去。
范羌帶著兩千士兵,爬過積雪一丈多深的天山,到達疏勒城時,早已精疲力盡。耿恭等人在夜間聽聞城外的兵馬聲,以為匈奴再度來犯,大為震驚害怕。
范羌從遠處對城內(nèi)大喊出了那句,我認為史書中最容易讓人動容的一句話:
“我范羌也,漢遣軍迎校尉耳。”
“我是范羌,朝廷派我來迎接你們了!”
“開門,共相持涕泣?!?/strong>
城中人聽到這句話高呼萬歲,打開城門,眾人相互擁抱,痛哭流涕。
次日,他們便隨范羌一起返回。匈奴派兵追擊,漢軍邊戰(zhàn)邊走。由于官兵們饑餓已久,從疏勒城出發(fā)時,還有二十六個人,沿途不斷有人倒在了回家的路上,等到達玉門關,已經(jīng)只剩下了十三人。
這十三個人衣衫襤褸,形容枯槁。
史書記載,當時駐守玉門關的長官,看到這大漢朝的十三勇士,無比感動,親自為他們更衣沐浴,并上書朝廷:
“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shù)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于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后殺傷丑虜數(shù)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jié)義,古今未有。”
耿恭用這么少的兵力堅守孤城,抵擋住了匈奴數(shù)萬兵馬,他們?yōu)榇艘呀?jīng)耗費了全部心力。守城時,他們鑿山為井,煮弩為糧,沒有一丁點生還的希望。卻殺傷匈奴數(shù)千人,這種忠義和勇氣,不為大漢恥。像耿恭這種人,從古到今都沒有過。
“不為大漢恥。”
勇士們,沒有給祖國丟臉!
六
每次讀到這個故事,我的內(nèi)心都沒有辦法完全平靜。這里面不僅有耿恭的寧死不屈,還有范羌在城前大喊的那番話:我范羌也,漢遣軍迎校尉耳。
我常常換位思考,異國他鄉(xiāng),萬死無生,在這種情況下,祖國突然派來人告訴我,他們并沒有忘記我。
尤其是范羌為了救援一個生死不明的耿恭,不惜翻越天山,設想:假如那時候耿恭早已戰(zhàn)死,疏勒城已經(jīng)被匈奴占領了呢?范羌豈不是將自己陷于危難之地?
可是這些,我相信他的內(nèi)心里早有衡量。
怕什么?無非一死而已!
最后不得不再多說一句,我們的歷史上,曾涌現(xiàn)出過太多的精彩人物,他們的故事都足矣拍出一部又一部的電影大片??上覈挠耙曅袠I(yè)似乎不太在意,只想生產(chǎn)那種有關情愛的垃圾作品。
或許是因為,這樣賺錢真的很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