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即甲狀腺機能亢進癥,是由于甲狀腺分泌過多的甲狀腺素所致的一種內分泌病。多發(fā)于青壯年,女性尤為多見。
臨床上病者除有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外,常伴有性情急躁、易驚善怒、心慌、多汗、畏熱耐寒、多食善饑,消瘦乏力、消化不良、四肢顫抖等癥狀,有的尚有不同程度的眼球突出。
多數醫(yī)者認為本病應包括在中醫(yī)之“癭證”范疇中,特別與其中之“氣癭”、“肉癭”更為相似。
有關癭的病因,歷代醫(yī)家多認為與情志憂恚,肝郁氣結,痰濁凝滯有關。如《諸病源候論》載:“癭者由憂恚、肝氣郁結所生?!薄锻饪普凇酚小叭松`瘤……乃五臟瘀血濁氣痰滯而成”,即治療多采用疏肝化痰一類的方劑。
我早年在治療這種病時,亦是按照此種思路去診治,但是療效較慢,很是費勁。后來在學習諸多老中醫(yī)的經驗之后,發(fā)現《當歸六黃湯》治療此病效果顯著,并可以把它作為專方使用。
當歸六黃湯是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
李東垣創(chuàng)制的一首名方,載于其所著的
《蘭室秘藏》一書中。稱它為“治盜汗之圣藥”,主治陰虛火旺所致的盜汗。其組成為: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連、黃芩、黃柏、黃芪共7味藥。
中醫(yī)自古以來就有異病同治一說,只要病機相同是可以用一個方子治療的。盜汗是陰虛火旺,甲亢大多數早期表現亦是陰虛火旺,所以可以移來治療此病。對于這一點估計持異議的不多,而且臨床報道用當歸六黃湯治療甲亢糖尿病的也不在少數。這里我就不重復論述了。我只想談談怎么運用好這個方子治療甲亢一病。
我常聽到有的中醫(yī),尤其是年輕中醫(yī)說,此方治療甲亢療效參半,時有效,時無效。后通過交流發(fā)現還是對這個方子的運用有問題。即一見甲亢病人,不分虛寒熱就原方照套,一方到底,不做加減,或再加些具有治療甲亢的藥物,諸如黃藥子、昆布海藻之類。怪不得無效,全忘了中醫(yī)的辨證施治。
我們先來看當歸六黃湯的組成:黃連黃芩黃柏的三黃苦寒清熱,生地熟地滋陰,當歸黃芪為當歸補血湯,縱觀全方滋陰清熱。我的經驗是早期熱重的情況下,凡見心悸、口干、煩躁、多食,便秘尿黃等癥突出時,重用三黃之量,必要時還要加大黃;輕用黃芪當歸熟地的藥量。凡見飲多、心悸、乏困、手顫、盜汗、便不干等癥突出時,少用三黃藥量;重用生地、當歸、黃芪、熟地之藥量,必要叫加入生脈散。在中后期熱輕,氣陰兩傷升為主要矛盾時,切記不要重用三黃苦寒之藥傷陽氣。這一點很重要。下面我舉一個病例具體來看。
董某 女 42歲,因甲亢一病在高新醫(yī)院用西藥治療,嫌慢,又怕西藥副作用大,故尋求中醫(yī)治療。經人介紹來到我處,刻診:中等偏上個子,面色偏紅黑,舌紅苔白薄,心悸,口干、煩躁、稍乏,大便干,T3 T4指標均高,脈滑大。處方:當歸六黃湯加減。生黃茋30g當歸30g黃連15g黃芩30g黃柏30g大黃30g生地15g九地15g五味子10g制龜板15g北沙參30g丹皮10g梔12g子桂枝6g甘草6g lO付 水煎服 日三次。
二診,心悸已除,煩躁止,大便已不干,余證如前。前方調整:生黃茋50g當歸15g黃連10g黃柏10g黃芩10g北沙參30g生地15g九地30g麥冬15g五味子15g生龍牡各30g桂枝甘草各6g 10付 水煎服 日三次。
三診,諸癥大減已不口干、心悸、便干。舌淡苔白膩,脈緩濡,乏困,納略呆,左手無力明顯。隨證轉方:生黃芪120g當歸15g生地10g九地50g黃連6g黃芩6g黃柏6g陳皮12g砂仁6g炒三仙各15g桂枝10g甘草10g雞血藤15g 10付 水煎服 日三次。
四診,乏力減輕,胃口開,左手略有力。效不更方,續(xù)上方15副,諸證消失。化驗T3 T4指標接近正常。又調整一月,痊愈。
上述一案,我就是堅持用當歸六黃湯,一以貫之,一方到底。但是亦堅持隨證轉量,隨證轉藥,萬變不離其宗,以其為主而轉。實際上也有專方的味道,但守中有變,這一點很重要。多年來,我始終堅持用當歸六黃湯治甲亢,沒有不效的,其中的奧妙就是上述所言。說句題外話,前人留下的好方很多,關鍵是看你會用不會用,古人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原創(chuàng)首發(fā)]醫(yī)方真諦----當歸六黃湯治療甲亢的體會冬生夏枯退甲亢
甲狀腺機能亢進中醫(yī)方劑
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人稱“墳墓病” 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一種常見內分泌病。臨床上有代謝率增高和神經興奮性增高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
常見癥狀:
多食、消瘦、怕熱、多汗、心悸、激動,甲狀腺常以腫大為特征,不少彌漫性甲狀腺腫大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突眼癥。
診斷:
1. 代謝率增高。表現為食欲亢進、體重減輕、心率加快、疲乏無力、喜涼怕熱、皮膚溫暖、潮濕多汗、還可以出現胸悶氣短、腹瀉便溏等癥狀。
2. 神經興奮。常表現為神經過敏,性情緊張,急躁,易激動,失眠多夢。病情嚴重者可出現憂郁、狂躁等精神失常表現??傊静≡\斷并不困難,若臨床表現為心悸、自汗、食欲增加而體重減輕、情緒易激動、手抖、眼球突出及甲狀腺腫大,即可作出初步診斷。
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將本病歸于“癭瘤”范疇,其發(fā)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體陰虧,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陰失斂。在此基礎上,復遭情志失調,精神創(chuàng)傷。
中醫(yī)認為,由于七情不遂,肝氣郁結,氣郁化火,上攻于頭,故甲亢患者急躁易怒,面紅目赤,口苦咽干,頭暈目眩;
肝郁化火,灼傷胃陰,胃火熾盛,故消谷善饑;
脾氣虛弱,運化無權,則消瘦乏力;
肝郁氣滯,影響沖脈,故月經不調,經少,經閉;
腎陰不足,相火妄動,則男子遺精、陽痿;
腎陰不足,水不涵木,則肝陽上亢,手舌震顫;
心腎陰虛,則心慌、心悸,失眠多夢,多汗;
陰虛內熱,則怕熱,舌質紅,脈細數?;颊咚伢w陰虛,遇有氣郁,則易化火,灼傷陰血。
總之,患者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氣郁化火,煉液為痰,痰氣交阻于頸前,則發(fā)于癭腫;痰氣凝聚于目,則眼球突出。若原來體質就肝腎陰虧,則更易煉液成痰,壅滯經絡,結于項下而成癭。
中醫(yī)治療上常通過疏肝理氣、清肝瀉火、健脾化痰、滋陰降火、滋補肝腎、寧心安神、祛痰散結、活血通絡、驅除邪毒等多種方法、多個環(huán)節(jié),借以達到調整人體內環(huán)境失調的病理狀態(tài)??稍谥嗅t(yī)辨證指導下選用中成藥或方劑治療:
1、屬氣滯痰凝型的,宜疏肝理氣,消痰散結??煞`氣瘰丸、五消癭瘤丸、夏枯草膏、甲亢靈片等。
2、屬肝火亢盛型的,宜清肝瀉火??煞埬憺a肝丸、梔子金花丸、三黃片等。
3、屬心肝陰虛型的,宜養(yǎng)心安神,滋陰柔肝??煞焱跹a心丹,滋補肝腎丸、安神補心丹、養(yǎng)明脈安片等。
中醫(yī)方劑
(一)育陰湯加減。
【辨證】肝郁氣結,陰虛火旺。
【治法】養(yǎng)陰解郁,軟堅散結。
【方名】育陰湯加減。
【組成】沙參15克,天冬15克,麥冬15克,生地15克,花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五倍子10克,大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翟明義方。
(二) 平復飲加味
【辨證】氣結不舒。
【治法】軟堅散結,疏肝解郁,養(yǎng)血和血。
【方名】平復飲加味。
【組成】生牡蠣20克,昆布25克,海藻25克,夏枯草25克,當歸15克,白芍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孫允中方。
(三) 二陳湯加味
【辨證】痰結頸部,痰火內擾。
【治法】清熱化痰。
【方名】二陳湯加味。
【組成】清半夏15克,云茯苓12克,廣陳皮10克,膽草12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白芥子3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劉露祥方。
(四) 當歸六黃湯合消瘰丸加減
【辨證】陰虛火旺,痰熱郁結,腠理不固。
【治法】滋陰瀉火,益氣散結。
【方名】當歸六黃湯合消瘰丸加減。
【組成】當歸9克,生地15克,玄參12克,黃連6克,黃芩9克,黃柏6克,黃芪15克,浙貝母9克,生牡蠣30克,酸棗仁15克,浮小麥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周次青方。
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治療
甲狀腺功能亢進,屬于中醫(yī)“癭病”,“中消” 范疇,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我認為其主要病因是肝腎虧虛,正氣虛弱,氣陰兩虛是此病的本質。
病例 患者吳某某, 女 ,35 歲, ,因心悸、乏力、易饑多食、消瘦一個多月,于一九九二年4月經熟人介紹找我看病,給予查甲功三項,T3 18 pmol/l T4 36 pmol/l TSH 0.02 mIU /l,我經過問病史、體格檢查,再結合甲功結果,診斷為甲亢 。我給病人講解了目前甲亢常用的治療方法:手術部分切除 、藥物治療及放射碘治方療,三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放射碘治療最簡便,但少數病人會造成甲低,需終身服用甲狀腺素,藥物治療時間長達1到2年,甚至數年,副作用較大,易損害肝臟及粒細胞。當病人感到失望,我說還有一種療較好無副作用的療法——中醫(yī)療法,病人一聽,馬上兩眼發(fā)亮,追問道:哪里有?我說:我會用中藥和針灸治療甲亢,如果效果滿意,一般半年到兩年也可治愈。我給病人講了中醫(yī)治療甲亢的原理,甲亢的本質是陰虛陽亢,通過滋陰補氣的方法,把損失的陰精補回來,陰長陽也長,最后陰陽在較高的水平達到平衡,甲亢也就痊愈了,由于是通過補益的方法治好病,身體各臟器都受到調補,人也會看起來年輕幾歲,而西藥治好甲亢的同時損害了人體的正氣,人也會顯得蒼老幾歲。病人樂意地接受中醫(yī)治療,但與病人約定, 如吃中藥效果不佳, 則改為西藥或其他療法。體查見:脈搏120次/分,血壓140/70mmHg,體形消瘦,皮膚干燥,突眼征明顯,雙手發(fā)抖,甲狀腺1度腫大,心肺無異常,舌質紅,苔薄黃而干燥,邊有剝苔,脈滑細數,寸脈較浮。辯證為:肝郁化火,火熱傷陰,壯火食氣,氣陰兩虛;肝氣橫逆?zhèn)⑼?,失健運而生痰濕,另外脾失健運,生化乏源,肝腎陰精更虧。治則:疏肝理氣,氣陰雙補。擬方:山芋肉12克山藥30克熟地20克夏枯草30克白芍20克柴胡12克素馨花10克香附20克丹皮12克麥冬20克龜板15克制何首烏20克黨參20克黃芪30克茯苓20克,每日一劑,叁劑。服中藥后, 病人感到心悸、乏力等癥狀有好轉,繼續(xù)服中葯,兩周后病人心悸、乏力、易饑等癥狀明顯好轉,說明中藥有效,可以不加用西藥,二個月后復查甲功,T3 9.2pmol/l,T4 24pmol/l TSH0.06mIU/l, 病人信心大增, 經達六個月中藥治療,病人癥狀消失,甲功正常,再堅持服中藥兩個月而收全功,二年后隨訪,無復發(fā)。
目前甲亢的治療主要有三種:一、抗甲狀腺藥物治療 一般需要1至2年,有時長達數年,治愈率約50%,停藥后部分病例會復發(fā),少數病例可發(fā)生嚴重肝損害或粒細胞缺乏癥。常用的甲亢藥有硫脲類如丙基硫氧嘧啶,咪唑類如他巴唑;二、放射性碘治療 利用甲狀腺嗜碘的特性,有放射性的碘被人體吸收后會高度聚集在甲狀腺組織內,釋放的射線把部分的甲狀腺組織損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80%病人可獲得滿意療效,但約8%至10%的病人會岀現甲低,需終身服甲狀腺素,少數病人發(fā)生甲狀腺炎,甚至誘發(fā)甲狀腺危象,或少數病人突眼征加重;三、手術治療 手術治愈率可達70%,但可引起甲低、喉返神經損害、甲狀旁腺損傷等多種并發(fā)癥,有的病例于術后多年仍可復發(fā)或出現甲低,并且有多種禁忌癥。
有沒有一種療效好、副作用少又易不復發(fā)的治療方法呢?我經過十多年的臨床實踐,摸索出一套以中藥為主的治療甲亢的方法,在不用西藥情況下,如果病人服六劑中藥后,癥狀明顯好轉,說明單用中藥治療甲亢有效,經過六個月至一年的中西藥結合治療,或單純中藥治療,甲亢有望治愈,如果單用中藥效果不好,則加用抗甲亢藥物,或改其他方法。
甲狀腺功能亢進,屬于中醫(yī)“癭病”,“中消” 范疇,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我認為其主要病因是肝腎虧虛,正氣虛弱,氣陰兩虛是此病的本質。本病多由情志失調所致,情志內傷致肝氣郁結,郁久化火,火盛傷陰,或因過食辛辣燥熱,腸胃蘊熱,或勞思傷神,暗耗陰精,或房勞縱欲,腎水枯竭,多種因素造成肝腎陰虛,陰虛則火旺,火旺則傷氣,則中醫(yī)所謂的“壯火食氣”, 火旺又可傷陰,陰不足火更旺;同時陰虛甚又累及陽,即陰損及陽,甲亢后期可出現心陽不振,水氣凌心之癥(甲亢心,心功能不全),肝腎陰虛,水不涵木,虛陽上亢,病人表現血壓高,頭暈、頭痛,陰虛火旺則有心悸、氣短、心煩易怒、怕熱、多汗、口渴多飲,消谷善餓,小便短赤;肝橫逆克脾,脾失健運,痰濕內生,結聚于頸部眼眶,形成甲狀腺腫大及突眼。上海中醫(yī)學院夏少農教授用甲亢重方(黃芪30--5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香附18克夏枯草30克,首烏20克)治療甲亢,取得治愈率62%的顯著療效。此外,中醫(yī)認為甲亢為氣癭,氣血凝滯也是甲狀腺腫大的病機之一,這也是刺血治療甲亢的理論依據。所以治療上我以益氣養(yǎng)陰,疏肝健脾法治療甲亢,療效比較滿意。中藥,基本方:黃芪50克黨參30克白術18克茯苓20克香附20克柴胡12克白芍15克夏枯草50克熟地20克山藥30克玄參20克內金10克生牡蠣20克生鱉甲12克丹皮12克川貝母末5克(沖服)每日一劑。對于甲亢癥狀嚴重者,可加羚羊骨15克水牛角30克梔子12克熟地換生地,清肝涼血,可使甲亢癥狀迅速緩解,有消谷善餓者可給生石膏、知母直折胃火,熱癥不明顯,以脾虛濕阻為主要表現者,加炒蒼術、草蔻仁、神曲,以助脾胃運化,本方以“小火生氣” 為宗旨,重用芪術參補氣,以達到氣長陰也長,陰復火平,陰得陽升而源泉不竭為目的,從而使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甲狀腺分泌適當,成為有正常生理作用的“養(yǎng)人之火”。 臨床上遇到很多服抗甲亢藥物較長時間的病人,這些病人有的是由于西藥的毒副作用太大,或是由于西藥效果不好而改用中醫(yī)療法,這些病例陰虛火旺不明顯,多表現為氣陰兩虛,肝郁脾虛,痰濁內聚,這是抗甲亢藥物是通過損耗人體陽氣(正氣)以達到陰陽平衡,服西藥時間越長,對機體的正氣損害就越重,中藥治療效果就越差。治療這類病人時,要先停用原來的西藥,單服中藥一周,試試中藥對這些病例是否有效,如果原來心悸頭暈等癥狀不加重或者效果還好,說明中藥對該病人有效,再可以再服一周,如果癥狀明顯改善,就可以用中藥或中西藥結合治療,通過半年至一年的調治,這類難治性甲亢就有望治愈。如果用中藥治療一周,精神體力無好轉,心悸乏力癥狀加重,則說明中藥治療該病人效果差,不適合中醫(yī)治療,要改回原來的西藥治療,或放射碘或手術治療。中西結合治療甲亢,可減輕他巴唑等西藥的毒副作用,改善癥狀,減少他巴唑的用量。
針灸治療甲亢有較好效果,我曾單純用針灸治愈過幾例甲亢,特別是對腫大明顯的甲狀腺腫有較好的療效,由于針灸治甲亢療效可靠,經濟,簡便,很受農村病人歡迎。甲亢發(fā)病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針灸治療多在肝脾腎三條經絡及其相關經絡而取穴,常用穴位局部阿是穴、內關、神門、合谷、太沖、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太溪、照海、肝俞、脾俞、腎俞、太陽、曲澤、委中、隔俞、陽陵泉等,每次選8至10穴位針刺。內關、神門為心包經、心經穴位,火為木之子,瀉心火以治肝,清心寧神,起降低心率作用;且內關絡少陽三焦經,三焦為全身氣機之樞紐,針內關能調暢全身氣機;合谷、太沖為四關穴,疏肝理氣效果好;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益氣滋陰,健脾化痰;太溪、照海滋陰補腎,肝俞、脾俞、腎俞增強補肝腎作用。局部用毫針點刺上、下、左、右各四針,對消除甲狀腺腫十分有效,但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甲狀腺組織血管神經豐富,手法一定要嫻熟、輕柔,避免損傷神經血管,出針時要用棉簽壓迫幾分鐘。阿是穴不留針,其他穴位留針20分鐘。對懼針刺的病人,教病人做穴位按摩也有一定療效,內關透外關、合谷透勞宮、三陰交透懸鐘、太溪透昆侖、太沖透涌泉,要求每天做一個小時以上才有效果。刺血療法有強大的理氣活血、清熱去火的功能,選太陽、曲澤、委中、陽陵泉、膈俞、肝俞刺血,能迅減輕甲亢癥狀,效果可靠。
由于甲亢的發(fā)病和情志關系密切,所以情感疏導在治療甲亢中也很重要,要求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情、心態(tài)、心境,戒躁勿怒,寬容待人。練慢跑功能使人心境平靜,使興奮的神經平和下來,所以對能參加體育鍛煉的病人,都鼓勵去練慢跑功。
祖?zhèn)骷谞钕俑蚊胤?div style="height:15px;">
用法:以十二碗水煎成三碗,一天分三次服完。如果體質較弱,胃不好則以飯后服用為宜;身強體壯者,可以飯前服用,連續(xù)服用三至五天,停用兩天,再繼續(xù)服用三至五服;以后每周服一服,連續(xù)三個月即愈。
方解:石上柏是一種類似蕨類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爬柏、生根卷柏、山扁柏、梭羅草,是很珍貴的草藥。水蜈蚣并非蜈蚣,而是一種草藥,又名無頭土香、白香附,狀如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