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二:如何讓孩子更喜歡表達?
一、家長要根據孩子學習類型客觀引導
每個人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是視覺學習型,有的是聽覺學習型,有的是觸覺學習型,還有一些孩子是兩種或者更多種學習型相結合。家長要學會客觀引導,培養(yǎng)寶寶的自主意識。客觀引導孩子的方法很重要,在國外,很少有鼓勵和懲罰這一說。但在中國大環(huán)境下我們要以鼓勵為主,順境和逆境的教育相結合,讓孩子從小有一種可進可退的處事方法。
二、應該多給孩子主動表達的機會
平時的生活中,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什么的時候,家長朋友不要去影響他,更不要在孩子說話說或者思考的時候去干擾。另外,家長不要過早滿足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語言表達成功之后,再滿足。
三、要給孩子做大量的輸入訓練
在這個年齡段,要給孩子做大量的輸入,例如:講故事、繞口令、國學、文化常識等。給孩子輸入知識的時候不要有任何的目的性,孩子的接受記憶需要一個過程。訓練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對于3-6歲的孩子,這種繞口令就很適合孩子誦讀?!奔t紅花,綠綠草,送給爺爺奶奶裝飾家。紅紅花,綠綠草,送給爸爸媽媽做禮物。紅紅花,綠綠草,送給哥哥姐姐擺餐桌。紅紅花,綠綠草,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在重復中記憶,同時從長輩到晚輩的邏輯思維也能得到鍛煉。這樣具體的小方法在我的《影響孩子一生的魅力口才書》中有很多,適用于3-6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