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父母與孩子的第一次眼神交流,第一次撫摸接觸,到每一次陪伴、贊賞、呵斥,都烙印下父母和其他人不同的偉人處世的印記,從而塑造出孩子的不同性格??傊?,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我們總是會不斷地去孩子身上找缺點,可是“倒過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許多缺點是能夠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所以,我們的父母要教育子女還要先約束好自己,規(guī)范好自己的行為,這樣子女有一個好的榜樣,不必我們家長有多少說教,子女也會跟著去做。
所以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huán)境和榜樣去影響、熏陶孩子。小孩的模仿能力是登峰造極的,他們時常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因為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排第一、孩子第二、老師第三,在學校教育中,老師第一、孩子第二、父母第三。所以即使是家庭教育,也要充分發(fā)揮老師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也需要父母的積極配合。”
孩子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大的。作為家長要多與老師聯(lián)系,關心孩子在校表現(xiàn),和老師探討孩子的不良習慣,有錯誤能夠及時的糾正。這樣老師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你的孩子,更有利于老師從孩子的個性出發(fā),尋找一種更適合這個孩子的教育方法。正因為這樣,我們要經(jīng)常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從老師的教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不會愛,愛變害,會愛才是真愛。要懂得沒有挫折的愛是溺愛,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常感恩,幸福生活的意識,讓孩子學會珍惜身邊的一切。”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被培養(yǎng)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更別說知道感恩了。在家里,我們的父母可以有意識的讓女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讓孩子敢單獨睡一個房間;自己會洗頭洗澡……
有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大人在外面工作的辛苦和賺錢的不容易,這樣孩子自然而然知道珍惜,懂得感恩了。此外,在打掃衛(wèi)生時,可以叫她負責收拾自己的房間,大人則負責其他地方。一方面讓她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可以贏得孩子的敬重,從而更加珍惜為她所做的一切。
“寧可培養(yǎng)孩子做有信仰的烏龜,也不要讓孩子成為沒有信仰的兔子。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孩子考一百分的信仰,而不是強求孩子考一百分?!?/p>
當孩子的成績總要比別人差一點,或者還曾考過不及格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是從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入手,提醒孩子上課要認真聽,不能受同學的干擾而影響聽課,放學后首先要把作業(yè)獨立完成,有問題先查字典,不要依賴父母的輔導,就這樣一步一步,潛移默化,才能幫助孩子慢慢提高成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除非小孩自己非常樂意去學,如果強迫的話,那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潛力。孩子比較小,天性好玩,要保證孩子有充裕的時間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歡的事,這樣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關系決定教育,做合格父母要處理或協(xié)調(diào)孩子處理好各種關系,如夫妻和親子關系、孩子同齡伙伴關系,家校關系?!?/p>
父母要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從細微處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和缺點,幫助孩子發(fā)揮優(yōu)勢、彌補不足,并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變化,賞識和鼓勵進步,批評和糾正錯誤,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同時更要全面了解與小孩經(jīng)常在一起玩的伙伴,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發(fā)現(xiàn)交往密切的同學之中有行為習慣不好的,要教導她不能受別人壞習慣的影響,并且要注意與這種人保持距離。為孩子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的能量場,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