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夢莊周化蝶,晝醒難辯蝶莊①。自樂才知魚之樂②。莫笑蓬雀起,勿羨鵬慨慷③。
堪笑河伯得意,怎知馬首牛鼻④?鷦鷯巢林宿一枝⑤。人欲傷身心,觀音唯噓唏⑥。
2019-1-12
注:①出自莊子在《齊物論》,原文意為,莊周夢中變化為蝴蝶,夢醒后蝴蝶復(fù)化為莊周,到底是莊周呢,還是蝴蝶呢?分不清。②本句意為人首先自己快樂才能感受到外物的快樂,魚代指外物。出自莊子《秋水》篇,其中有一段莊子與惠子討論能否知魚之樂的對話:“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③出自莊子《逍遙游》,篇中將鯤鵬與斥鴳作比較,說鯤鵬展翅直上九萬里,直飛遙遠(yuǎn)的南冥,斥鴳卻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但鯤鵬必須憑借海運(yùn)狂風(fēng)才能順勢而飛,斥鴳卻可以自由翱翔,這就是小大好壞之辯。④出自莊子《秋水》,篇中寫到:黃河神河伯為黃河水的磅礴而驕傲,看到東海才知道自己的淺薄,于是與海神海若開始對話。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河伯問:“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欲?”北海若回答說:“牛馬有四腳自由奔走,,非關(guān)人事,這就是天然;給馬套上籠頭.羈勒馬頭,貫穿牛鼻拴上韁繩,這就是人意?!瘪R首牛鼻,意為違背自然規(guī)律。⑤出自《莊子·逍遙游》,原文為:“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币馑际钦f,鷦鷯占據(jù)整個樹林,但真正需要的不過小小的一根樹枝;偃鼠占據(jù)整個河流,但真正能喝下的不過肚子里的那一點點水?!雹薮司湟馑际?,人的欲火得不到控制,就會傷害自己的身心,這種病,觀世音菩薩也沒辦法挽救,只能唉聲嘆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