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作文里胡亂編造一段話充作名人名言,大概所有90后的共同回憶。因這種“憋作文”行為所產(chǎn)生出來的偽造名言中,魯迅絕對是躺槍最多的那個。比如: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魯迅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斞?/p>
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四樣東西:沒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魯迅
管他呢,反正只要任何人說的話后面加上我的名字就顯得好像很有道理似的,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說過這些話?!斞?/p>
……
正好印證了那句:“如果拿不準一句名言是誰說的,就說是魯迅說的?!?/p>
總之,諸如此類的假雞湯可不要太多,魯迅因此被網(wǎng)友們戲稱為“中國中學生最害怕的男人”、“亞洲第一梗王”以及“世界上馬甲最多的人”。
也由此衍生出了許多新梗,像是“網(wǎng)上95%的名人名言都是瞎掰,包括這一句”,以及“你們盡管編名言,說過一句,算我輸”。
不想,最近還真上線了一個打假“魯迅名言”的檢索網(wǎng)站,名字就叫“魯迅說過的話”,吸引了許多網(wǎng)友前去查訪。不查不要緊,一查就揭露了魯迅先生“梗王”的真面目。
關(guān)于自由——“自由不是錢能買到的,但是為了錢可以出賣自由?!保ā赌壤吆笤鯓印?,1923年)
關(guān)于傍富婆——“為赤貧的紳士計,目前最好的辦法,我以為莫如弄一個有錢的女人做老婆?!保ā缎碌乃N薇》,1926年)
關(guān)于圣母婊——“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保ā端馈?,1936年)
再送你們一句——“還是拉倒吧?!保ā吨聴铎V云》,1934年)
此外,作為毒雞湯的鼻祖,魯迅先生在“懟人”方面可謂是登峰造極。他的懟人老梗可謂是火力十足,即便放到今日也一樣適用。
比如,點評某些搔首弄姿的流量小生時,可以借用魯迅先生的這句話:“我所佩服諸公的只有一點,是這種東西也居然會有發(fā)表的勇氣?!?/p>
而對于隨處撒尿、球撞孕婦、樓頂拋磚的熊孩子,又有:“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p>
當然,像這樣點評他人時,難免會有虛偽的道德婊和杠精出面唱反調(diào),那么就用魯迅先生的這兩句話懟回去:
“譬如廚子做菜,有人品評他壞,他固不應(yīng)該將廚刀鐵釜交給批評者,說道你試來做一碗好的看?!薄斞?/p>
“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扒皮?!薄斞?/p>
你魯大爺永遠是魯大爺,一個臟字不帶,卻比那些動不動就問候老母的噴子強多了。難怪先生在《致李秉中》里說:“我自己總覺得我的靈魂有毒?!?/p>
真是好硬核一男的!
魯迅先生在天有靈,若看到自己在去世80多年后竟莫名成了網(wǎng)紅,不知會有何種反應(yīng)?
他大概會不在乎吧!畢竟他曾說過:“我不想做‘名人’了,玩玩?!?/p>
一如茅盾形容他的那樣:“精神上,他是一個老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