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不同階層的寶媽,三位不同婚姻變故的境遇,三個不同女人對媽媽這個職稱的捍衛(wèi),三位不同的人生選擇......這就是去年很火的一部虐心影片《找到你》,所講述的核心故事。
這個故事中的三個女人,都遭到了婚姻的變故,都是孩子的母親,她們都面臨著可能要失去孩子的危險,她們也都在努力的保住身為母親的使命和職責。
但對于已婚女人且有孩子的媽媽來說,面對婚姻的變數孩子的即將失去,她們奮力爭取和掙扎,被傷的體無完膚,也就意味著曾經幻夢的破滅,迎接自己的將是不確定的未來。
這個故事會讓你深刻感受到,無論你是哪個階層的女性,無論婚姻給你帶來了多大的變數,無論男人怎樣的傷害,她們都可以隱忍或失去,但孩子卻是她們的希望,底線,她們因孩子的成長而成長,也因孩子的失去而失去......
李捷(姚晨飾)一個職場中的女強人,律師界的佼佼者,表面上看上去事業(yè)有成,無限風光,但風光的背后卻是無盡的滄桑,酒局應酬,職場騷擾,樣樣都要應付。
即使這樣的拼搏,也沒能換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丈夫的眼里,她連女人都不是,丈夫和她說:要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她想到了自己的婚姻真的走到了終點,主動提出了離婚,但面臨的問題是孩子撫養(yǎng)權,丈夫說:你每天那么忙,都是我媽帶的孩子,我媽不能沒有孩子,如果你有什么意見的話,可以找我媽談。
李捷說:你能像個男人一樣,自己做回決定嗎?
她的丈夫,婚姻里十足的媽寶男,媽媽的話和想法永遠是第一位,從不會去顧忌妻子的感受,連爭奪撫養(yǎng)權的理由也要把媽媽搬出來,這樣的生活又有幾個女人會留戀呢?
李捷已經失去了丈夫,失去的婚姻,但她唯一不能失去的是孩子,那是她的底線和命,于是她想盡一切辦法爭奪撫養(yǎng)權,作為一個律師她明白,唯有暫時將孩子藏起來,才會有勝算,但又不能不工作,經鄰居介紹找到了一個保姆。
可保姆沒有經過培訓,沒有上崗證,只帶過自己的孩子,在她要拒絕的時候,孩子多多不停的哭鬧,她哄不好更無計可施,神奇的是到了保姆的手里,孩子不但不哭而且被她哄睡了,當時李捷的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得救了,世界安靜了。
而一切突如其來的安靜,便是狂風暴雨來臨的前兆,故事里的第二個女人小保姆孫芳(馬伊琍飾)正式登場,她木訥、怯生,一張蠟黃臉,不施脂粉,頭發(fā)凌亂,劉海兒粘著腦門。她的到來并非偶然,而是和李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保姆孫芳是一個農村婦女,她的人生,是被命運的禿鷲環(huán)伺的一生,有過一段婚姻,可丈夫是個無賴,賭博、喝酒、家暴,“花活”一樣不落的男人,結婚當天就被家暴。
她以為只要生了孩子,這個男人就會有所改變,如她所愿終于有了孩子,但苦盡卻未甘來,孩子生下來就得了先天性膽道閉鎖,即使手術也只有30%的成活率,并且壽命也只能在5-10年。
面對這種噩耗,孫芳心如刀絞,家徒四壁又攤上這么個男人,指望他是不可能了,她跑去歌廳陪酒,有錢的客人甩出一沓錢,誰喝完這兩排,錢歸誰。沒人敢喝,她卻秒吞,尊嚴算什么,命都可以不要了,即使這樣,還是交不起醫(yī)藥費。
不好意思,拿不出錢,就要給別人家的孩子騰床位,這個“別人家”,就是李捷夫婦。
看著李捷抱著孩子在一群人的簇擁下走進病房,孫芳自己的孩子卻從病房里趕了出來,哭碎整個樓道,這中間,有一堵看不見、又切實存在的墻,墻內墻外,是中層和底層。
悲哀的是,除了底層,誰也沒意識到事情正在發(fā)生,縱使孫芳對著墻,捶打得手掌血肉模糊,墻內依然聽不到一點聲響,被擋在墻外的孫芳,只能任憑命運的暴雨推來搡去。
就在這場雨夜,高燒中的孩子,咽了最后一口氣,孫芳后來男友的嘆聲——“這是我見過最倒霉的一個女人?!?/strong>她的生活是一個苦難接著一個苦難,在大婚當天被丈夫家暴;在歌廳男男女女注視下喝下烈酒;孩子被強制出院;甚至出門就被車撞,引來圍觀……
沒有人能伸出援手,拉她一把,苦難變成了悲劇,而一個個悲劇猶如滾雪球一樣,最終滾成了一塊巨石,推著她從倒霉,走向了最后的“報復”,抱走了李捷的孩子多多。她以不公的方式,對不公的反彈。
在人與人的關系中,最永恒的本質是自私,這是動物趨利避害的本能所決定的。這世間,只有母親和孩子的關系,才可以跨越這道人性的天塹。
孫芳的內心是空洞孤寂的,她不知道以后的路該怎樣走,但和孩子相處的這段時間,她愛上了這個孩子,與其說愛上了多多,倒不如說是她自己孩子的身影,之前答應男友把孩子賣給人販子,替男友還債的事,已經拋在了腦后,而是帶著孩子來到了海島上。
而此時的李捷下班后發(fā)現(xiàn)保姆和孩子不見了,四處尋找,最后報警,婆婆,前夫,同事都不相信孩子真的丟了,是她為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在搗鬼,故意把孩子藏了起來,她帶著所有人的質疑,開始了尋子之路。
保安室里正在調監(jiān)控,同事的一個電話,引出了第三個女人登場,某小區(qū)煤氣罐爆炸,那個女人自殺了,現(xiàn)在還在醫(yī)院搶救。
這個女人是誰?她是李捷委托人的前妻,一個和她一樣高學歷的知識女性,結婚后就做起了全職太太,照顧老公孩子。
然而,事業(yè)有成的丈夫出軌要離婚,她連孩子的撫養(yǎng)權都爭不到:因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甚至連產后抑郁去看過心理醫(yī)生的記錄,都在法庭上被當成把柄。
當她的付出全部維系在家庭中,賭的是丈夫的良心:男人一狠心,她就落到什么都失去的下場。
她曾苦苦哀求李捷,能否站在一個母親的立場,不要在幫前夫爭奪孩子的撫養(yǎng)權,但是李捷是律師,她不能做任何的偏袒,對朱敏說:“我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我現(xiàn)在這么拼命的工作,就是為了還能有選擇的權利”。
如果說,李捷和朱敏是互為困局,那么底層婦女孫芳面對的,是徹底絕望的人生。
不論她們的階層有怎樣的不同,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李捷發(fā)了瘋一樣的去找孩子。
48小時已過去,她還在一路狂奔,最終在前往海島的游船上找到了孫芳,而此時的孫芳抱著孩子,看著孩子很是疼愛,滿眼的愛意,但當看到李捷后,孫芳臉上笑容消失,面色陰郁,萬種情緒都涌入了她的心底。
驚訝、遲疑、陰厲、決絕,或許還有遺留的一點點憤怒。
一個擁有職場強勢地位的女人,一個是傳統(tǒng)女性最弱勢地位的女人,就像地球的兩極,在這一刻發(fā)生了逆轉,李捷跪倒在地苦苦哀求孫芳,咣咣磕頭:“我真的不知道你有這么難!”
一直唯唯諾諾的孫芳,第一次說出了心里話:“你不配當媽,你滾”,婚姻失敗,階級沖突,爭奪孩子....將兩個看似沒有交集的女人,推上了決斗場。
《找到你》并不是找到了那個丟失的孩子,而是找到了三個女人,她們是同一社會病根上,開出的三朵花。
孫芳,一個底層的婦女,她從丈夫那里得到的只有被利用,被侮辱,被傷害。
李捷,一個精英女性,她努力拼搏往上爬,以為爬的越高,就可以逃脫環(huán)境對女性的圍剿。
朱敏,一個和李捷一樣高學歷的全職主婦,她以為只要好好愛丈夫,相夫教子婚姻就可以幸福美滿,而結果卻是被丈夫無情的拋棄。
孩子雖然找回來了,底層的孫芳卻失去了對生命的意義,縱身一跳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朱敏得救了,但也毀容了,李捷雖站在了她的立場,建議法院把孩子的撫養(yǎng)權給她,但這種可能性也是微乎其乎的。
而李捷在經歷了這次尋子之路后,發(fā)自內心的說道:
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太高了,如果你選擇成為了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這不算是一個職業(yè)。
她在這個難題中努力保持平衡,金錢和地位尚給她留下了一絲縫隙供她喘息??赡切皩O芳們”被生存所難,生活之痛堵住了人生的全部出口,又怎樣才能獲得解脫呢?
雖說這是中國女人的一大難題,也被稱之為“無解題”,但經過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女人已經認識到了她們身處安逸之時,所帶來的不安全感。
有人說:寄希望于外界,無論是工作還是他人,都不可能真正給到你安全感,只有發(fā)自內心的自信,只有具備實實在在能夠支撐自己面對各種變故的能力,你才可能踏實,不去多想,不去在意安全感的問題。
正是如此,女人們開始覺醒,從擇偶到結婚再到懷孕有娃,她們一刻都不會放過自我的成長,太多的不確定,讓她們沒辦法拿自己的一生去賭男人那顆良心。
也正因為這樣,男人們還在享受行駛著男人的權威時,女人們則開始紛紛發(fā)聲,不會再向從前那樣,過著仰人鼻息的生活,哪怕她們一邊帶娃一邊忙于工作。
而那些自以為是的男人們,還在做白日夢時,身邊卻悄聲無息的發(fā)生了變化,女人們開始挺起腰桿,對事事不管的丈夫們抗議。
他們不明白女人為何都要翻了天呢?因為中國女性的四大悲?。?strong>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讓她們受夠了這種生活,她們看不到希望和未來,她們太累了。
她們到底有多累?一項不完全統(tǒng)計表明:現(xiàn)在有20.3%的家庭,女人包攬了全部家務;41.7%的家庭,女人承擔了絕大部分的家務;只有22.4%的家庭能做到家務男女均分;而男人承擔大部分家務的家庭則僅有10.4%。
在中國大多數的家庭觀念里,家庭的整潔與否直接代表著一個女人是勤奮還是懶惰,但做家務從來不是判定一個男人是否有價值的標準。
甚至有很多婆婆和老公用“男人是要做大事的”的奇葩理由,心安理得地逃避做家務。要知道在一些歐美國家,如果一個女性既外出工作,又承擔絕大部分家務,那會被認為是非常值得尊重和贊許的。
但在中國,這只是一種常態(tài),在撫育后代方面,女人更加苦逼。
有91.1%的女性認為自己承擔了一半、大部分、甚至全部照料孩子的責任,2012年,上海一項針對16個區(qū)縣學生家長的抽樣調查顯示:
由母親負責與學校和老師聯(lián)絡的占到63%,主要承擔家庭教育職責的占到62.4%。
《找到你》的發(fā)布會上,馬伊琍也說過自己的家庭狀態(tài),自己家老大四年級,微信里有故事媽媽群、閱讀群、有不帶老師的家長群、有帶老師的家長群、全年級群、校車群……這還不包括家里老二的各個群。
工作之余,她的一大任務就是要回復各種群消息,因為不能讓老師覺得明星的孩子搞特殊。這時候姚晨給她支招,“把爸爸拉群里唄”,馬伊琍無奈地笑笑,“爸爸都在里面,但是說話的基本都是媽媽。”爸爸的角色儼然是一個擺設,一個有名無實的存在而已。
即便已經“累成狗”,仍然有70%多的中國女性想兼顧事業(yè)和家庭。對于女人來說什么最重要?
在想得到幸福的同時,又極其的缺乏安全感,雖然大多女性不能得以兼顧,就如姚晨飾演的李捷一樣,可不這樣做的結果,有可能就是全職太太朱敏那樣的下場。
而近年來不斷攀升的離婚率也表明了,女人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就沒有尊嚴地位和話語權。
正如《找到你》李捷說的那句話:努力工作,讓女人有了選擇的權利;生養(yǎng)孩子,讓女人了解了生命的意義。
但還是有很多男人則認為,女人就是女人,挑不起家庭的大梁,頂多是個跳梁小丑,蹦不遠也跳不高,寧可讓身邊的女人,去改變來迎合自己的壞習性,也不愿承認女人的獨立是有意義的,就像李捷的丈夫和婆婆那樣,不會支持和理解。
哪怕以離婚作為女人獨立的代價,他們也在所不惜,這種情況又滋生出了為什么離婚率會節(jié)節(jié)攀高?
因為中國男性,離婚成本太低,即使可以分到夫妻共同財產,那也沒有多少,根本不能約束婚姻解體和有些人的道德敗壞。
日本女性離婚后,除了會分到房屋財產,還能分到丈夫50%的退休金。英國人離婚即使房產不在女方名下,為了子女的生活,也能分到,而美國、德國、荷蘭等國是有離婚贍養(yǎng)費的。
而中國女人,幾乎是在婚姻里“裸奔”,如果不工作、沒收入,那么幸??康膸缀蹙褪钦煞虻牧夹摹_@些都讓女人有強烈的危機感和無安全感:不努力,就是自取滅亡。
客觀現(xiàn)實逼著女人必須不停努力,不斷進化,最好做到水陸兩棲全能,才能看起來像個“贏家”而不那么容易被踢出局。
在當下社會,如果婚姻里的男人還以高姿態(tài),居高臨下的俯視女人,而不能以平行的角度去平視女人,失去的不僅是婚姻的幸福度,還有彼此曾經共建的城堡。
而這一切也在影響著那些單身男女的婚姻觀,他們不再熱烈的渴望婚姻。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現(xiàn)在的年輕人,隨著個人目標、價值觀和角色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對婚姻開始采取剎車的狀態(tài),對婚姻的意義持有質疑的態(tài)度,他們對待婚姻,開始抱著更審慎的態(tài)度。
四十歲依然沒有結婚的陳喬恩直言:我相信一見鐘情,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要對自己誠實一點,我會是一個有錢的,孤苦無依的老人;
單身的秦嵐,態(tài)度更堅定:為什么要將就?這是我的人生,我為誰而將就?
而俞飛鴻更是一個耿直的girl:我還沒有遇到合適的結婚對象,但是我有固定的性伴侶,我不太喜歡把主動權交給別人,我也不期待男人帶給我快樂,我的快樂我自己去尋找。
現(xiàn)代的新一代年輕人,對待婚姻觀是寧可單身,也不要在婚姻里將就,委曲求全,他們需要的不再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情感上的需求,倘若碰不到那個人,那么單身又何妨呢?
竇文濤在采訪俞飛鴻的時候,也不禁感慨到:我覺得單身真的不是俞老師的問題,這將是一個世界性的潮流,而且我覺得會深刻地影響到人類的未來。
崛起的女性,她們不再為婚姻而束縛,她們更不會為了結婚而去匆忙選擇婚姻,也不會在婚姻里任由男人傷害,而選擇隱忍,這是一個時代的進步,更是一種自我體現(xiàn)價值的人生觀。更是一個女性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