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窮匕見 “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被燕太子丹派去刺殺秦王的荊柯無疑是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可謂婦幼皆知,家喻戶曉荊軻: 一去不返刺秦王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與秦舞陽一起前往秦國刺殺秦王?!把嘹w多悲歌之仕”這句話雖然在荊軻之前就有,但是荊軻卻將這句話演繹成經(jīng)典“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世代為人所頌揚,婦幼皆知。
高漸離 高漸離是荊軻的至交好友,荊軻刺殺失敗身死,最后因為秦王聽說高漸離擊筑的技藝高超,還把他給請到秦國,想要聽聽高漸離擊筑是為何被人稱贊。但是這次秦王防備之心甚重,為了防止高漸離的刺殺,秦王還命人將高漸離的雙眼給刺瞎,以為這樣高漸離就沒法刺殺他了,就放松心神專心的聽高漸離擊筑。但高漸離往筑里灌鉛,趁秦王聽曲正入迷時,使勁朝秦王砸,想殺死他,遺憾的是他依然失敗了,最后得到了與好友荊軻一樣的命運
聶政: 盡罷忠孝殺俠累 聶政本是屠夫。被嚴仲子誠意動容,要他除掉韓國首相俠累。待母故、姐嫁后,毅然前往刺殺俠累,爾后自毀面容,不讓人認出牽連姐姐,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說后,拔劍自殺,在弟弟的身邊氣絕身亡。 區(qū)區(qū)一女子都能為了信義拔劍自刎。如此悲壯的刺客和如此重信義的民族精神也只有春秋戰(zhàn)國才有資格配當啊。
專諸: 魚藏劍刺吳王僚 專諸,春秋時期吳國人氏,為吳國公子光(即后來的吳王闔閭)所雇,用來刺殺王位競爭對手吳王僚。 事發(fā)當日,公子光宴請王僚,私下埋伏甲兵于室內(nèi),專諸將匕首藏在魚腹中,佯裝為王僚獻菜。等走到王僚跟前,突然從魚腹中拿出匕首刺向王僚,當場斃命。遺憾的是,專諸當即也被侍衛(wèi)殺死。公子光趁對方群龍無首,速命埋伏的甲士攻擊王僚的侍從,盡數(shù)將其誅殺。為感念專諸,吳王闔閭加封專諸之子為上卿。
要離: 悲情壯士刺慶忌 闔閭登上王位,王僚的兒子慶忌慶忌逃往衛(wèi)國招兵買馬,伺機為父報仇。闔閭獲悉此事后覓得一壯士名喚要離刺殺慶忌。 經(jīng)過策謀,要離決定采用苦肉計,先刺傷闔閭,再斷自己右臂,投奔衛(wèi)國找慶忌。要離走后,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要離乘慶忌在船頭暢飲,獨臂猛刺慶忌身亡。要離回國后,闔閭金殿慶封要離,辭謝不受,說殺慶忌,不為做官,而是為了百姓安寧,自刎于
豫讓 交知己當交豫讓 豫讓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屢不得志,投靠智伯后,受到重視。后來智伯被仇家趙襄子所殺,趙襄子還拿他的頭骨拿來當酒杯。豫讓出于憤怒,士為知己者死,豫讓決定誓報此仇。 他先是改變姓名,冒充罪犯,混進宮廷,企圖藉借整修廁所之機,用匕首刺殺趙襄子。結(jié)果未遂。趙襄子考慮到豫讓肯為故主報仇,是個有義之人,便將他釋放。 兩次刺殺失敗后,第三次懇求趙襄子,拔劍刺殺他的衣服,然后自殺
鉏鸒潛伏刺趙盾 鉏鸒,春秋晉國人,一些人不認為鉏鸒是刺客,因為他根本沒有行刺,用現(xiàn)在的話說是犯罪終止。但鉏鸒的歷史身份的確是刺客,且鉏鸒還具備更多的義士品質(zhì)。由于他主動放棄行刺,所未成大名。
曹沫——即曹劌 曹沫一般指的就是曹劌,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魯國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稱。魯公對他很欣賞,任命他為將軍,同齊國交戰(zhàn)。未料三戰(zhàn)皆敗,魯公心怯,趕緊商議割地求和。但是并未責怪曹沫,依然任用他為將?!↓R桓公答應和魯在柯地會盟。正當魯公與桓公即將達成屈辱協(xié)議之時,曹沫手執(zhí)匕首沖上前去,劫持了齊桓公。 曹沫以其忠誠勇氣和不爛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謂績效顯著。
為什么會選曹操?在歷史以及演義小說中都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的曹操何時成了一位不入名流的刺客? 曹操進獻七星刀 因為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回叫做“謀董賊孟德獻刀”。
王著,元代俠客,至元元年,色目人阿合馬以自己受忽必烈的寵信,被任命為中書平章政事(宰相)。隨后,憑藉權勢,欺榨漢人搜刮民財?! ⊥踔c僧人高和尚合謀,集結(jié)八十余人,假扮太子及宿衛(wèi),偽稱太子還京做佛事入城。次日夜,誘騙阿合馬到東宮門前殺死。事發(fā)后,王著和高和尚被捕斬。 忽必烈得報后,先是猜疑漢臣奪權,后也發(fā)現(xiàn)阿合馬的罪行,表示「王著殺之誠是也」。并追治阿合馬罪,忽必烈大怒,將他戮尸通玄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