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新手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無法走直線或者總是騎線行走,無法判斷自己的車處在車道的哪個位置,或者在對向來車的時候總是擔心自己距離左邊太近,會和對向行駛的車輛剮蹭。 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作為新手的你,一開始肯定對在駕駛室內(nèi)如何和外界交流非常不適應。這時候一定要建立一個概念,雖然你無法切身感受車外的世界,但你可以通過在車內(nèi)尋找參考點來與外面互動。
中國的汽車駕駛室在左邊,所以司機對左邊的情況最好把握。 所以請記住第一條大原則: 1、你在行駛中,應該有意識的靠左,因為大部分人的右邊是很難把握的,一般的城市道路寬度在3.5米左右,下面以斯柯達晶銳為例,斯柯達晶銳的車寬在1.6米,508的車寬在1.8米,就以1.8米為標準,3.5-1.8=1.7米,所以靠左邊的距離在0.6-0.8米是合適的。 找個有中線的道路,把你的車放置在距離中線60cm的位置,如圖所示:
在駕駛室內(nèi)往外看,找到中線的延長線和自己車相交的那個點,當你行駛過程中,中線和車始終相交在同一個點時,說明你的車和左線的距離是相同的。
如果這個交點偏左,說明你距離左線的距離超過了60cm,反之,如果交點偏右,那就說明你距離左線的距離小于60cm。
在新手一開始練習的時候,就得有意識的讓那個點盡量保持在同樣的位置。一開始可能慢一點,慢慢習慣過后,速度就能操控自如了。 這項練習是解決新手無意識的騎線,或者不走直線的問題。
整體效果如下,當你始終讓左線的延長線和車相交在用一個點的時候,那么你距離左線的距離,就始終保持在合理的60cm。
問題二:開車有一個原則,當你看到一個坑或者低矮障礙物時,躲避的最好辦法不是繞過去,而是騎過去。
什么叫騎過去? 就是讓障礙物在左右輪中間,這樣的處理方式就避免了高速狀態(tài)下的急打方向,是最合理的處理方式。 接著問題就來了,那我如何知道左右輪的位置呢?
其實知道了左右輪的位置,就知道了自己愛車的寬度。這也是大家非常頭疼的問題。 尋找左右輪的方式,就是壓線,找點。
左輪比右輪要好尋找,非常簡單,坐進駕駛室內(nèi),你左腿的位置,就是左輪的位置。 所以當有障礙物的時候,只要左腿正對著障礙物的左沿,就能騎過去。 我們還是來壓線感受一下 :
當左輪壓線的時候,線的延長線和車的交點處在這個位置,坐進去來一個直觀感受
整體效果如下 :
下面看看右輪的位置,右輪的位置比左輪難掌握,必須依靠壓線找點的方法。 先讓車車的右輪壓在一根線上,如圖所示:
關鍵的地方來了,此時保持正常坐姿,向外望去,實線的延長線和車內(nèi)部有一個交點,放置一個參照物(夢飛放了個U盤),記住這個點。
把車開走,然后依靠這個點位,重新來壓實線,反復幾次,直到能準確壓線為止,這就能找到右輪位置的感覺了。
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你知道車右輪的位置,知道了左輪和右輪的位置,就知道了自己的車寬!
整體效果如下:
對于右邊來說,還有個問題,我們?nèi)绾文馨衍囃昝赖耐T诰嚯x馬路牙子旁邊,既不會距離太遠被其它車剮蹭又不會距離太近剮蹭到輪轂的位置呢。 同樣使用看點的方法,先把車停好,如圖所示:
保持正常坐姿,向外望去,馬路牙子的延長線和車內(nèi)部有一個交點,放置一個參照物或者在車上找一個點作為參考物,我的點,恰好在雨刮器的凸起處。
找到了這個點后,離開重新?;卦瓉淼奈恢?,在慢慢靠近馬路牙子的過程中,只要讓這個點和馬路牙子重合,愛車距離路邊的距離就剛剛好。 如果這個點在馬路牙子的左側,說明愛車距離馬路牙子的距離大于30cm,如果這個點在馬路牙子的右側,那就會剮蹭輪轂!
練習右邊車距的規(guī)則非常簡單:
1、找人幫忙看著,停好位置
2、找到線與車重合的點,在新手的時候,在這個點上做標記、練習多了就能記住這個點,找這幾個點的過程就是人車交流的過程,所以這一關一定得過!
3、記住點后,把車開離,又會到原來的位置,反復練習,直到可以熟練掌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