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臺篇】
花臺景區(qū)作為九華山核心景區(qū)之一,更是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質(zhì)公園的核心地段,位于九華山中部,面積10平方公里。景區(qū)內(nèi)風光壯美,景色綺麗,以奇峰怪石、云海霧凇、花的海洋而著稱,素有“靈山九華,美在花臺”的說法。每年的四至十月份,景區(qū)內(nèi)有我國品種最為集中的稀有高山杜鵑花,紅、黃、白、紫等爭相綻放,爭奇斗艷,鑲嵌在山野絕壁中,宛若“天街花市”,儼然一副華美的山水畫;奇特的地質(zhì)地貌,神奇地構(gòu)成了九華山最著名的“天然睡佛”奇觀;花臺正頂是景區(qū)內(nèi)最高峰,登臨花臺頂,一覽九華全景,更可以“親近睡佛,聆聽佛音”,與神奇的“睡佛”零距離接觸,得大佛護持、倍感靈氣。
四季變幻,伴隨天氣的變化,為您呈現(xiàn)不同的時景。春季,鳥語花香,一片生機勃勃,“鳥語伴鐘鼓,云霧現(xiàn)奇松”;夏季,雨后的夢幻云海,有時如發(fā)怒的大海,洶涌澎湃,氣勢磅礴,有時宛如一縷輕紗,在山腰間隨意輕撫;秋季,滿山紅葉,層林盡染,讓人頓有歲月之感;冬季則是銀色的琉璃世界,純潔肅穆,宛若走進童話世界。
攝影:安慶塔影
【天臺篇】
又稱天臺正頂。海拔高度1325米,略低于十王峰,因天臺是教徒朝拜地藏“圣跡”之所在,所以往往將天臺稱為九華山的主峰。坐落在峰頂?shù)牡夭厮拢吹夭囟U林),古名天臺寺。來九華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稱之為“中天世界”。這里也是游客游九華必到之處。至寺前回首一看,左有龍頭峰,右有龍珠峰,對面十王峰。龍頭峰下為青龍背,因驕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龍頭峰上有平臺,約20平方米,臺上有捧日亭,亭六角形,前立鐵鼎,有鐵欄環(huán)護。天臺峰最高處名云峽,有兩大巖石,并立為門,下寬上窄,從巖隙仰視,藍天一線,又名一線天。此處是觀九華全景,看云海日出最佳處,“天臺曉日”為九華十景之一。前人有“石梯云折斷,松洞水飛還”詩句繪其險,有“從此置身于仞上,不須別處覓蓬萊”詩句述其境。故民謠日:“上九華不到天臺,白流汗等于沒來?!?龍珠峰,又名天臺崗,上有一顆巨大滾圓的巖石,名“龍珠石”。傳說九華是“活的龍脈”,青龍即居此高處,這顆“龍珠”,則是它戲耍的寶物。兩峰間有拱形石橋,名渡仙橋。十王峰迎面而來,謂之“十王朝地藏”。寺前巖壁上,有“非人間”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門在龍頭峰、龍珠峰間的渡仙橋下,由橋底登石階十余步,即進入寺內(nèi)。拱形橋上的橫梁鐫“中天世界”4個大字。
進入九華山。。。
沃土東去又逢春,
青草轉(zhuǎn)瞬遍地生。
幽幽泥香遠徑來,
九華花臺聞竹聲。
步入九華花臺的路上杜鵑花開滿了遍野大山。。。
花臺的路上。自拍一張留做紀念。。。
地藏曬靴,或者仙人曬靴。
28日晨,友人發(fā)來信息,“天上的云彩真漂亮!”推開窗戶,天空中霞光萬丈,云彩煞是惹人愛戀。。。
于是迎著晨光,驅(qū)車前往目的地——九華花臺!遠看九華大花臺。。。
繼續(xù)邊走邊拍。。。
站在花臺眺望遠處,這張圖就是步行穿越的地圖。。。望著一眼望不到頭的山峰,不知自己是否真的能穿越它。。
九華路途中的風景。。。
云卷云舒。。。
馬頭石,看著很像滴。。。
大象出林。。。
九華山下全景。。。
穿越在花臺與天臺間看見的古井。。。
九華天臺。。。
川流不息的九華天臺的人群。。。
九華奇石【大鵬聽經(jīng)】
俗稱”老鷹扒壁’石。在天臺峰西,拜經(jīng)臺寺后,一巨石伏貼于懸崖之上,高約30余米,翅膀分明,狀如大鵬。傳說僧地藏在此拜誦經(jīng),大鵬飛來聆聽而感化為石。拜經(jīng)臺建于清代,寺內(nèi)有塊長方形條石.上有凹下的腳印,相傳是僧地藏跪拜時的墊腳石,日長年久而流下足印。
九華奇觀:金龜朝北斗!
九華佛地。。。進入九華天臺入口出.
九華天臺下杜鵑花。。。
有著1400年的九華鳳凰松。。。
鳳凰松地徑30厘米,主干低矮,在樹高40厘米處,分為兩條核干,一枝昂然斜伸,宛若鳳凰引頸;一枝平展四射,恰似鳳凰開屏。從另一個方向看,兩條枝干分出,繼而又分成四股平整枝丫,如問風凰的首尾和兩翼,首尾相距3米多,其首曲伸,其尾垂地,左右長翼,隨風飄蕩,頗似鳳凰展翅欲飛。有詩贊曰:“四面群峰翠入微,奇松巧作鳳凰歸。黃山到處皆藏寶,稀世珍禽擦地飛。
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唐天寶年間(742~756)改名九華山。
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黃山、九華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nèi),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兩山一湖 ”(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游區(qū)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區(qū)。方圓120 公里,總面積33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中心位置九華街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 117°,北緯30°。 九華山主體由燕山期花崗巖構(gòu)成,以峰為主,盆地峽谷,溪澗流泉交織其中。山勢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臺、天柱、十王、蓮花、羅漢、獨秀、芙蓉等九峰最為雄偉。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風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有九子泉聲、五溪山色、蓮峰云海、平岡積雪、天臺曉日、舒潭印月、閔九華山美景(1)(20張)園竹海、鳳凰古松等。山間古剎林立,香煙繚繞,古木參天,靈秀幽靜,素有「蓮花佛國」之稱?,F(xiàn)存寺廟78座,佛像6000余尊。著名的寺廟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園寺、旃檀林、百歲宮、上禪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達千余件。山中還有金錢樹、叮當鳥、娃娃魚等珍稀動植物。
南朝時,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巒異狀,其數(shù)有九,故號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圣李白曾數(shù)游九華山,睹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觸景生情,在與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因此“九子山”改為“九華山”。李白吟九華山詩云:“昔在九江(長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于此臥云松。”其中“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詩句成為描繪九華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絕唱。
九華山
唐代劉禹錫觀山時贊嘆:“奇峰一見驚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敖呉环蹙S畫,石上千年李白詩”。九華山間,遍布深溝峽谷,垂?jié)緶Y潭,流泉飛瀑,氣象萬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它處處有景,人移景換,清代時概括有“九華十景”。對外開放后,新辟八大景區(qū),百余處新景點。新老景點交相輝映,自然秀色與人文景觀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時景、日出、晚霞、云海、霧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觀,美不勝收,令人贊嘆不已,流連忘返。素有“東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