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祖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魏國公(死后追贈中山王)徐達長子。
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的鐵桿支持者。
多次到各地練兵!
也是朱元璋有意為朱允炆留下的輔臣!
抵御靖難之役的朱棣,后被禁錮!
青年才俊,被朱元璋看好,徐達死前,徐輝祖就被朱元璋非常器重。
徐輝祖是徐達的長子,生年不祥,長的非常帥氣,英武不凡,身高八尺五寸(裁衣尺等于34厘米),按當時的計量單位,絕對是兩米多的巨人。
徐達曾經(jīng)數(shù)次鎮(zhèn)守北平,而徐輝祖留在南京宿衛(wèi)府邸,家里的仆從無不肅然。
1384年,洪武十七年,徐輝祖以勛衛(wèi)(侍衛(wèi))任職左軍都督府(明朝五軍都督府之一),每月獲賜祿米二十石,開始為家庭掙錢糧。象征著正式進入官場。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1385年,魏國公徐達從北平回到朝廷(南京),不幸背疽復發(fā),朱元璋給了徐輝祖手詔,特意讓他中途迎接自己的父親北還。
不久之后,徐達去世,被追封中山王,朱元璋為表彰徐達的功勞,為其特制神道碑,其中就有徐達的國公爵位可以世系,并且與明朝國祚綁在一起,意思是跟明朝的國運一樣,只要還有大明朝,國公爵位就在,而且還不降爵。事實上也徐達后代十一代,也確實直到明朝滅亡才沒有了爵位。
后世公認徐達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 神道碑文 》
“朕惟帝王之有天下,必有名世之臣秉忠貞,紛威武以輔佐成一代王業(yè),是以生有顯號,歿有贈典,子孫世有爵祿,與國同休于無窮焉。
此后十年時間,非常受朱元璋重用
徐達去世兩年后,1388年,朱元璋才讓魏國公爵位襲承(有可能是丁憂的原因,古代一般二十七個月)。
因為皇太孫叫朱允炆,徐輝祖原名允恭,特意避諱朱允炆的“允”字,而改名為徐輝祖。
徐輝祖繼承爵位后,任職地方,士兵們修養(yǎng)生息,為1890年的北征做準備,三月徐輝祖駐守常德府,四月考察湖廣各衛(wèi)所的軍士,開始練兵備戰(zhàn),不久奉命回到鳳陽,又被御賜一百二十人侍衛(wèi)做護衛(wèi)。這算是朱元璋為徐輝祖鋪路呢,也是為朱允炆找輔臣呢!
1391年,徐輝祖被調(diào)往陜西練兵,徐輝祖應該是得到徐達的真?zhèn)髁?,他在常德府練兵沒幾個月,朱元璋應該是看到了徐輝祖的練兵能力很強,要不然也不會這么快讓他去陜西的。
兩年后的1393年,朱棣燕王府的北元降將有圖謀不軌的嫌疑,徐輝祖被朱元璋派往北平,和燕王朱棣一起捉拿阿魯帖木兒、乃兒不花,押送到京師被處死。(這次北元降將造反事件,是被人密高的,難道朱棣一點消息也不知道,這事存疑,懷疑朱元璋是敲打朱棣呢)。
徐輝祖是這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回到京師后,被朱元璋委以重任,任職中軍都督府長官,掌管都督府事務。徐輝祖的這次升職跳躍很大。
1394年,又被朱元璋委以重任,徐輝祖和安陸侯吳杰一同被派往浙江沿海,訓練軍士,防備海上倭寇入侵。
同年九月,徐輝祖受命節(jié)制陜西都指揮使司將士,為明年征討西番做準備。
1395年,又被派往鳳陽府訓練軍士。
1396年,徐輝祖參與了考核國子監(jiān)師生的工作。這一點應該是朱元璋讓徐輝祖和文人打好關(guān)系,達到更好的為朱允炆服務的目的。因為徐輝祖常常伴隨朱允炆左右,所以徐輝祖也得到了隨書法名家詹希元練習書法的機會,同時也得到了學習經(jīng)義的機會。
朱元璋去世后,成為建文帝朱允炆的純臣
1398年,朱元璋駕崩,朱允炆登基,特意恩裳徐輝祖,更加信任,朱元璋去世三月后,徐輝祖被朱允炆拜為太子太傅(從一品,明朝的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從一品,職務就是以道德輔導太子,而謹護翼之。)
靖難之役前夕,1399年四月,是朱元璋的忌日,這次祭祀期間發(fā)生了一件事,導致燕王朱棣提前造反。
朱棣派遣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入京參加祭祀,因為朱允炆大力改革削蕃,齊建請求朱允炆把朱棣的三個兒子扣留京師,黃子澄不同意,徐輝祖秘密告訴朱允炆,也同意把他們留下,因為他們都是徐輝祖的外甥,很了解他們,原因是“這三個外甥,朱高煦勇猛剽悍而且無賴。他不但不忠于您,也會背叛朱棣,日后一定會成為心腹大患。”
朱允炆拿不定主意,又詢問了徐輝祖弟弟徐增壽和駙馬王寧,這倆人跟朱棣的關(guān)系非常好,所以對朱棣的三個兒子,加以包庇,幫著他們逃跑,而且朱高煦還偷了徐輝祖的馬,導致徐輝祖派人追,也沒有追到他們,徐輝祖積極為朱允炆辦事的態(tài)度,導致朱允炆對徐輝祖更加信任。
靖難之役時,徐輝祖的表現(xiàn)
朱棣的三個兒子,逃走后,不久靖難之變爆發(fā),1401年,徐輝祖支援李景隆,并且殿后,掩護李景隆撤軍。
1402年,徐輝祖在宿州靈璧縣齊眉山斬殺千戶李斌等人,此時朝廷以得到勝利消息,因朝廷無良將鎮(zhèn)守,徐輝祖被召回京師,有說法認為有人進獻讒言污蔑徐輝祖,因為姐妹嫁給了朱棣,說徐輝祖不盡心盡力。又因為徐輝祖被召回,帶來了連鎖反應,導致淮北戰(zhàn)事大敗。
徐輝祖最后的結(jié)局
《罪惟錄》:燕王入城,獨守宗廟不肯迎。王既即位,廷臣論劾,令自陳狀。輝祖振筆直書“中山王開國子孫免死”上之。文皇大怒,欲與齊、黃輩并誅。久念中山功,奪爵,錮私第,尋下獄。五年,卒,或曰勒自裁。
朱棣大軍進入京師南京后,徐輝祖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鐵桿支持者,所以一直沒有支持朱棣稱帝的意思,而是呆在家里,守在供奉父親的祠堂,被打入大牢。
后來被朱棣詢問,閉口不言,被嚴刑逼供后,反而奮筆疾書寫到“中山王開國功臣子孫免死”,朱棣因為徐輝祖即是元勛之后,又是國舅的原因,最終沒殺他。
徐輝祖一直被禁錮在家中,1407年,永樂五年病逝,一種說法是被朱棣下令自己勒死的。
徐輝祖死后一個多月時間,朱棣以“中山王徐達不可沒有后代的理由”,讓徐輝祖長子繼承國公爵位。
徐輝祖被朱元璋委以重任,作為朱允炆的輔臣,可以說做到了為朱允炆盡忠,可惜靖難之變的爆發(fā),朱棣“改朝換代”,徐輝大勢之下,也是無能為力。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