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熬骨湯或者吃羊蝎子的時候,舍不得丟掉骨頭里的骨髓,一股腦吸到嘴里,可是你知道嗎,其實:這骨髓并沒有多少營養(yǎng),而且還是藏脂肪和膽固醇的大戶!
這是因為其主要成分是脂肪。
不同的骨頭里骨髓的成分不太一樣。從分類來說,骨髓可以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兩種,幼齡的動物全是紅骨髓。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髓腔內(nèi)的紅骨髓就逐漸被黃骨髓所代替。而黃骨髓主要就是脂肪組織,富含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尤其是脂肪甚至高達80%~90%,而且鈣和其他營養(yǎng)素含量都很少,營養(yǎng)價值并不高。
我們餐桌上的動物骨頭,多數(shù)不是幼齡的,至少也是開始成熟的,多數(shù)都含有大量不健康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
攝入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容易引起肥胖、血脂升高,對心腦血管特別不利!尤其是老年人、肥胖者以及三高人群更不適宜長期食用。
少吃!骨髓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要少吃,燉過的棒骨,表面沒有肉的話,就可以扔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