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世界上猶太人的數(shù)量大約只有一千六百萬人,占世界總?cè)丝诘?.3%,但自諾貝爾獎設(shè)立以來,22%的得獎人都是猶太人?
國外有一則很火的漫畫,講述了“其他家庭VS猶太家庭”的教養(yǎng)法,簡單又深刻,刊選出來分享給大家。
1、鼓勵孩子獨立
其他家庭:我無所不能
猶太家庭: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實現(xiàn)任何愿望
遇到不會的事情,猶太家庭的孩子更傾向于說:“其實這不難。”,然后循序漸進的自己找答案。
2、鼓勵孩子迎難而上
其他家庭:“你還太小了,這件事你不能做”
猶太家庭:“別擔心,放輕松,再試一次吧”
對于難做到的事情,除了先讓孩子去嘗試,還需要鼓勵他們,第一步上手總是最難的,爸爸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再試一下,就做到了。
3、信任是最大的力量
其他家庭:時刻關(guān)注孩子。
猶太家庭:相信孩子會做好。
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新事物時,內(nèi)心就要有一種“隨它去“的心情,當我們已經(jīng)確認孩子是安全的,就忍住擔心的心情,讓孩子長大吧!
4、鼓勵孩子去嘗試
其他家庭:“你會弄臟自己的,別去!”
猶太家庭:“去吧,玩得盡興。
那些快樂的回憶,孩子好奇心的滿足,遠比弄臟身體重要多了。
5、看見孩子的閃光點
其他家庭:“你怎么做成了這樣?”
猶太家庭:“你做得真棒,為你喝彩!”
這張圖最大的不同,就是從大人視角或孩子視角看事情。當孩子端出“蛋糕”,她看到的是全世界最美的作品,你看到的可能是后面一團亂的廚房。如何運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總是需要我們多一些的耐心。
6、不盲目寵溺
其他家庭:面對孩子的原則性錯誤,軟弱接受
猶太家庭:嚴肅對待孩子的錯誤,并實施合理懲罰
雖然猶太家庭的孩子很自由,可以在墻上“涂鴉”,在廚房做食物,但是,尊重家人是猶太家庭相當重視的教養(yǎng),這是原則性的問題。
7、自我努力實現(xiàn)目標
其他家庭:“媽媽,熊熊壞了,你幫我補補吧?!?/p>
猶太家庭:“熊熊壞了,媽媽,我可以用一下你的縫紉機嗎?”
當孩子想要完成一件事時,并不指望父母的幫助,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事情實現(xiàn)。
8、教會孩子樂于分享
其他家庭:憤怒對待孩子的“獨占”行為,只注重結(jié)果,忽視教育過程
猶太家庭:用睿智的方式,引導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好東西”(例:弟弟沒有會很傷心的,你愿意把你的快樂分一點給他嗎?)
當然,教育是個大話題,涉及許多因素。但這些漫畫或許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和參考,來使自己的孩子更出色、更全面、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