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開始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三個故事吧。
她和他的故事,有我身邊朋友的真實故事,也有后臺媽媽給我的留言。做公號這三年來,有很多次,我在后臺看到類似的留言,內(nèi)心總是感慨萬千:婚姻中,幸福的樣子都是類似的,但不幸福的心酸各不相同。
她離婚的時候,孩子才一歲半。
努力了很久,實在過不下去。
因為家里老人身體不好,無法過來幫忙照看孩子。她辭去薪資尚可的工作,專心在家?guī)蕖W铋_始,跟老公達成的協(xié)議是:經(jīng)濟部分老公負責,她專心負責家庭的里外。后來才發(fā)現(xiàn),越過越不對勁。
每天辛苦帶娃掃地擦灰各種家務(wù)活都要做好,還要變著花樣準備好晚飯等老公回來吃。
老公呢,每天回來一屁股陷在沙發(fā)里玩手機刷微信,孩子見了爸爸想親近會,他覺得上班太累不想陪。
有一次,她的面霜用完了,要買新的,發(fā)現(xiàn)抽屜里除了買菜錢,根本不夠。
孩子倒是長得結(jié)實,但偶爾也會不舒服。上次半夜發(fā)燒了,需要老公一起照看,他說:你怎么看的孩子?
晚上哄孩子睡覺,她很多次都能把自己哄睡著。有時候突然驚醒,發(fā)現(xiàn)客廳的燈早就關(guān)了,老公去客房睡了。
兩個人,像兩個房客,合租著這一套房子。
久而久之,房客之間,說散也就散了。
他們是上班族,女兒十歲,讀寄宿學校,每周末接回來。
她路途近,回家可以早一點。一下班就一刻不停往家趕,路上絞盡腦汁變著花樣準備晚飯。
而他,回家等著吃飯就好。
從生完娃休完產(chǎn)假開始到現(xiàn)在,近十年,每天都是這樣。一開始她需要上班,背奶,回家看娃,做家務(wù),到現(xiàn)在孩子大了,周末還要輔導孩子作業(yè)。他從不幫忙,連帶娃出去這種事都要說幾遍才勉強答應(yīng)。
生活過得倒也算安穩(wěn),他從不會出軌找事,每月按時將工資帶回。孩子小學讀寄宿學校,家中只剩兩人時,逐漸覺得無聊,總會因為雞毛蒜皮吵上幾句的時候,不是她出去冷靜,就是他出去冷靜,摔門聲雖大,一會也就回來了。
有一天,她生病了,回家躺在沙發(fā)上休息了一會兒,不知不覺睡著了。
他回家,發(fā)現(xiàn)沒有飯,去廚房摔了一個碗,說:回家都吃不上一口熱飯。
她跟他吵了幾句,摔門而去。
她是妻子,不是保姆。而他,在這十年間,早已習慣這種被照顧的安逸了。
既然都要工作賺錢,那家務(wù)為什么不能一起分擔?
試著跟他聊,質(zhì)問他為什么不能替她分擔,反而要吹毛求疵的時候,他說,女人不做家務(wù),我娶你回來干嘛呢?
又一個周末,女兒在家,看到她獨自在廚房拖地,地板上油膩膩的那一塊正在被費力擦除。
女兒突然問:媽媽,你什么時候跟爸爸離婚?
她愕然,問孩子為什么這樣問。孩子說:爸爸不愛你。我從沒看到他幫你一起收拾過這個家。
她決定認真考慮一下女兒說的那個問題。
第一次被甩耳光,是因為老公嫌她在菜場買菜不接電話。
她驚恐的表情替代了不可思議。
對面站著的那個面孔猙獰的男人,似乎不是曾經(jīng)熱戀的那個人。
她害怕,想逃,可看到臥室里躲著的四歲的孩子,又猶豫了。
家暴就像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shù)次。
而理由從大到小,總有那么一個在那等著。
數(shù)不清第幾次之后,那天下午,她用厚厚的粉底掩蓋了眼角的淤青,咬著牙忍受被推搡撞到桌角的腰疼,去幼兒園接孩子。
走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停住了,對媽媽說:媽媽,你帶我去別的國家好嗎?離開爸爸,你就不用每天晚上哭了。
她瞬間崩潰。
原來,不是每次隱忍都能換來安定,為了孩子妥協(xié)的堅持,孩子也未必幸福。
偽裝的安定終究還是會土崩瓦解。
回到家,他在里屋玩手機,她收拾了幾件衣服,帶著孩子出門,這次,門被輕輕關(guān)上了。
三個小故事講完了。不知道大家的內(nèi)心是什么感覺,至少我心里是很沉重的。
昨天,群里碰到大學的隔壁宿舍女生,當年她和男友可謂是郎才女貌一對璧人,在我們共同羨慕嫉妒的目光中結(jié)婚生子。
后來我們私聊了一會兒,她說,其實我的婚姻像其他人一樣,都是一地雞毛。
我打趣她說,除了一地雞毛,還有沒有一份浪漫?
她呵呵了一下,說:除了一地雞毛,還有一盆臟衣服,一水池需要洗的盤子和碗,一屋子孩子玩亂的玩具,一家子需要我去絞盡腦汁協(xié)調(diào)的人情世故,還有一個整天只知道躺床上玩手機的老公。
聽得出,她對婚姻略感失望,卻依然會在微信上用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合影做頭像,在朋友圈曬曬孩子和晚餐,讓人依然羨慕她的狀態(tài)。而普通人的婚姻生活中,又有多少女人甘愿進修演技,在一地雞毛的夾縫中假裝幸福?
何潔曾在節(jié)目里秀娃秀老公,秀自己的幸福生活,讓我們羨慕不已。但隨后爆出來的離婚鬧劇又讓我們心疼這個堅強的媽媽。她曾在一檔節(jié)目中抬頭嘆息,淚光中難以掩飾內(nèi)心的傷痛,她說:我不會再結(jié)婚了。
可是我想說,離婚,對于女人來說,不是結(jié)束,而是一段嶄新的開始。
不再上演虛構(gòu)的幸福生活的女人們,值得更好的人生。
和男人比起來,女人永遠都會是最后不得已放棄家庭的那個。若不是絕望透頂,哪個女人愿意提前抽身離開?
前幾天的新聞里說,高考結(jié)束后,某市民政局離婚辦事處涌進了大批中年夫妻,都是要趁孩子高考結(jié)束來辦理離婚的。
其中一對就是雙方多年吵架,男方甚至家暴近十年,女方提出的離婚。之前女方兩次提出離婚,都以男方表態(tài)“愿意改善夫妻關(guān)系,為孩子的學習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環(huán)境”而被法官調(diào)解,周圍的人也都勸媽媽“忍到孩子長大以后吧”。
孩子高考前,女方再次提出離婚要求,連法官也在勸“等到孩子高考完吧”。
終于,高考完了,終于,不用再忍受了。十年的家庭暴力,終于結(jié)束了,這部悲慘的婚姻電影,殺青了。
我還在網(wǎng)上看到過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
2017年全國法院受理離婚糾紛案件多達140多萬件,其中因感情不和為由提出的離婚比例高達77.51%,而且在這組數(shù)據(jù)里,由女性提出離婚的占比在73.4%。
我想,這組數(shù)據(jù)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從精神層面來說,女人內(nèi)心的成長速度比男人要快,一旦發(fā)現(xiàn)對方不再合拍,那勢必就要考慮更改與對方的關(guān)系了。
而這份決心,我認為,恰恰是來自女人對自我需求的認知和對婚姻本質(zhì)的覺醒。
感情不和,換一種方式說,應(yīng)該就是“我不再愛你了”吧。
我一直覺得,中國的女人太累了,尤其是媽媽們。
很多次,在跟后臺媽媽們交流的時候,我總會看到各種對婚姻失望透頂卻繼續(xù)隱忍的媽媽們的心酸留言。
很多媽媽,戀愛時,幻想成為他的新娘,結(jié)婚后,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變成了新“娘”。
那就意味著,在家庭生活中,我們要會賺錢,會做家務(wù),會生娃,會帶娃,會處理人際關(guān)系,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出門在外雷厲風行,關(guān)起門來還要風情萬種。
對此,我想說:抱歉,男人們。
我們女人是水做的,但不是水泥做的。
我不想去講什么婚姻雙方要勢均力敵,也不想講什么婚姻需要用心去經(jīng)營,我只想說,婚姻的雙方,相互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這份尊重,不是舉案齊眉的中規(guī)中矩,也不是相敬如賓的客套往來。
而是,我們在一起,不會因為要刻意討好對方而去勉強自己,也不會因為對方的妥協(xié)而趾高氣揚,兩個人都輕松自在。
你選擇和他在一起,是因為愛,因為信任,因為三觀合拍。
而不是為了有一段婚姻,匆忙找一個對象去交付剩余的人生,再生一個孩子,來鞏固這段關(guān)系。
社會輿論說,女性要獨立,不要依附于男人,可現(xiàn)實中,獨立并不是僅僅指經(jīng)濟獨立,精神獨立才是最重要的。
能夠掌控我們?nèi)松?,永遠只是我們自己。
有句話說的好:
初識,是因為五官,而交往,是因為三觀。
三觀不再合拍,留一副婚姻的空皮囊,有什么用呢?
好的婚姻里的兩個人,一定是可以順暢呼吸的,可以言論自由的,不怕分歧會產(chǎn)生矛盾,因為會彼此包容和尊重。
而有問題的婚姻,會有各種不同的原因吧,但一定都是隱忍順從,舉步維艱,日日如履薄冰,內(nèi)心糾結(jié)難以放松,得不到交流和釋放。
我當然佩服婚姻經(jīng)營得很完美的媽媽,因為你們的能力,讓彼此都感受到幸福;
為了孩子而對婚姻保持隱忍的媽媽們,其實并不偉大,或許你獨自沉默的樣子,讓孩子長大后會對婚姻產(chǎn)生疑慮;
而離了婚的媽媽,更不是洪水猛獸,你只是多了一次重新尋求幸福的機會。
我記得初中時候看過張小嫻的一篇文章,里面對婚姻的看法,我深以為然,而這么多年,我也一直覺得這是最理想的婚姻狀態(tài),現(xiàn)在送給你們:
我是天上的鳥,你是林中的豹,各有自己的一張版圖,只是我們剛巧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