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有孟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言行主張,主要強(qiáng)調(diào)仁政、民本等儒家觀點,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睹献印?條人生哲理,蘊含深刻,你能領(lǐng)悟多少?
1. 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
點評:大禹在治理黃河水患的時候,他多次經(jīng)過自己的家門口,都沒有進(jìn)去。這句話現(xiàn)常用來比喻工作勤奮,因公忘私。
2.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睹献印るx婁下》。
點評:澤:潤澤;指家族遺風(fēng)潤澤后代。君子的福澤傳至五代后便斷絕了,小人的流風(fēng)傳至五代后也會斷絕。這句話反映了家族世代的狀況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發(fā)生改變,很難相傳至五代之后。
3.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侗M心章句上》
點評:人不可以沒有羞恥之心,要將沒有羞恥之心,當(dāng)做是羞恥,這樣便不會有恥辱了。
4.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峨x婁上》
點評:自己作踐自己的人,不要同他說道理。自己鄙視自己的人,也不要同他共同做事情。
5. 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睹献印けM心上》
行動而不知道為什么去行動,習(xí)慣了便不去思考為何習(xí)慣,終生都隨波逐流,這樣的人注定平庸一生。
6. 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睹献印じ孀由稀?/p>
點評:車隱之心是仁的表現(xiàn),羞恥善惡之心是義的表現(xiàn)。恭敬孝順之心是禮的表現(xiàn),明辨是非之心是智的表現(xiàn)。
7. 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睹献印ち夯萃跸隆?/p>
點評:人們得不到優(yōu)等的待遇,便會怨恨他們的君主。他們沒有得到優(yōu)厚的待遇,而責(zé)怪他們的君主,這是不正確的。但是身為他們的君主,沒有同自己的百姓共同享受快樂,也是不正確的。
8. 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陡孀酉隆?/p>
點評:做臣屬的抱著得利的目的來侍奉君主,做兒子的抱著利益的念頭來奉養(yǎng)父母,做弟弟的抱著利益的考量來事奉兄長,這樣君臣、父子、兄弟之間,就完全拋棄了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