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文
禿發(fā)烏孤向西秦伏乞乾歸求婚,想通過兩國的聯(lián)姻,和親,互相支持。這對于兩國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如此,這兩個新建立的國家才可能鞏固剛建立其起來的政權(quán),共同抵御敵國。
西秦,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西秦這個國家也是鮮卑族建立的,是歷史上被稱為隴西鮮卑的族群建立起來的。
關(guān)于隴西鮮卑的來歷,說法不一,我先生認為,他們應(yīng)該也是從大鮮卑山來的一伙人,走在了拓跋氏的北面。到了漠北草原后,就在那里游牧了。由于地理關(guān)系,他們和起源于貝加爾湖附近的高車族(又稱丁零族)有了較為密切的接觸,并且逐步形成了部落團體。包括乞伏部、斯引部、出連部、叱盧等部。比如叱盧部,就是高車十二姓中的吐盧氏。
大約在東漢末年,四部聯(lián)合翻越陰山“自漠北南出大陰山,遇一巨蟲于路,狀若神龜,大如陵阜,乃殺馬而祭之,祝曰:“若善神也,便開路;惡神也,遂塞不通。”俄而不見,乃有一小兒在焉。時又有乞伏部有老父無子者,請養(yǎng)為子,眾咸許之。老父欣然自以有所依憑,字之曰紇干。紇干者,夏言依倚也。年十歲,驍勇善騎射,彎弓五百斤。四部服其雄武,推為統(tǒng)主,號之曰乞伏可汗托鐸莫何。托鐸者,言非神非人之稱也。其后有佑鄰者,即乞伏國仁五世祖也。佑鄰死,子結(jié)權(quán)立,徙于牽屯。結(jié)權(quán)死,子利那立,利那死,弟祁埿立。祁埿死,利那子述延立。討鮮卑莫侯于苑川,大破之,降其眾二萬余落,固居苑川。述延死,子傉大寒立。會石勒滅劉曜,懼而遷于麥田無孤山。大寒死,子司繁立,始遷于度堅山?!?/span>
乞伏等四部翻越大陰山的時候,預(yù)見了山嶺一樣巨大的烏龜一樣的大蟲子,在四部的祈禱下,那大蟲子化作一個孩子,被乞伏部老人收養(yǎng)。10歲的時候就能挽500石的弓,雄武異常,于是被四部推為首領(lǐng),稱為“統(tǒng)主”。名號:乞伏可汗。名字:托鐸莫何。這名字的意思就是“非神非人”。
現(xiàn)在看來,就是乞伏部為了要獨掌四部的大權(quán),編造的一個神話故事。不過,有兩點可以看出來,第一,這個神話和拓跋鮮卑西遷時預(yù)見“非牛非馬”的神獸指引同出一撤,可以推測,乞伏鮮卑和拓跋鮮卑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第二就是這時的社會形態(tài)還處于英雄時代,有勇力的雄武者為王。
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他們先是住牧于河套北。265年左右,乞伏國仁五世祖佑鄰時率5000戶,又南遷至夏(或夏緣,今河套南),部眾稍盛,達到了5萬。由此向西遷至乞伏山放牧。我一直以為,“乞伏”這個姓氏應(yīng)該是此時才獲得的。乞伏山就是今天賀蘭山東北抵黃河的銀川一帶的山嶺。
后佑鄰又率部向南遷徙,吞并了高平川的鮮卑鹿結(jié)部,部眾增長到7萬余落。
大的部落下面有小部落,各部落首領(lǐng)分鎮(zhèn)一方,而“統(tǒng)主”(聯(lián)盟首領(lǐng))則一直為乞伏氏世襲。
此時,天下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全國統(tǒng)一的行政權(quán)沒有了,誰有本事誰干吧。乞伏氏為首的部落聯(lián)盟在苑川后,迅速發(fā)展,勢力不斷增強,據(jù)有苑川、勇士川(苑川東,今甘肅省榆中縣大營川地區(qū))、牽屯山(今甘肅省平?jīng)鍪形鞅保┮粠?。東晉咸和(326—334)年間,述延死,祁埿子傉大寒立。當時的后趙(石勒創(chuàng)建)的勢力漸漸做大,伸入秦隴,使乞伏傉大寒懼而北遷于麥田無孤山(今甘肅省靖遠縣北)。
看來這個乞伏傉大寒不成,沒魄力,幸虧他早死,兒子乞伏司繁即位了,首先占領(lǐng)了度堅山(今甘肅省靖遠縣西)。這引起了當時最為強勢的前秦的注意,371年(建元七年),秦將王統(tǒng)來進攻,乞伏司繁率3萬騎出寨,抵抗王統(tǒng)。
這王統(tǒng)表面上用少量部隊應(yīng)付他,暗中派主力部隊潛襲襲度堅山大寨,留在寨里的部民5萬落在這種正規(guī)大部隊的偷襲下,自然投誠。
老窩讓人家端了,妻子兒女都投降了,司繁也只好歸降于前秦苻堅。苻堅大度,司繁因禍得福,被苻堅封為南單于,留在了長安。按照后來苻堅對什翼犍等人的做法,他是讓這些沒有知識,沒有文化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在長安學習文化。而讓司繁的叔叔吐雷擔任“勇士護軍”,繼續(xù)率領(lǐng)部眾游牧和從事農(nóng)耕。至373年(建元九年),苻堅覺得司繁學的差不多了,而且也在一系列的征戰(zhàn)中,立下戰(zhàn)功累累,表現(xiàn)出忠心耿耿,于是,苻堅令司繁回鎮(zhèn)勇士川。次年,前秦擊滅前涼張氏,占有河西、隴右??上У氖?,當年,司繁因病逝世,兒子國乞伏仁得以即位。
這個乞伏國仁不簡單,他充分利用前秦給造成的好形勢,不斷發(fā)展壯大自己。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會討好苻堅,取得了苻堅絕對的信任??赡?,他一定會表態(tài)支持苻堅統(tǒng)一全國的想法。
383年(建元十九年),苻堅一方面派遣大將呂光征討西域。從東漢后期開始,中央政府就對西域失控,絲綢之路很不安靜,也很不順暢,必須解決。苻堅此時出手解決了。他選派的人很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這是另外一篇要講的故事。
另一方面征集全國丁壯,要南擊東晉,一統(tǒng)南北。而乞伏國仁有幸充任為“前將軍,領(lǐng)先鋒騎”。可惜的是,淝水之戰(zhàn)前夕,國仁的叔叔乞伏步頹在隴西造反了,他造反的理由就是,苻堅窮兵黷武,不顧民力。
要說這苻堅還真信任國仁,親叔叔造反,而且是大戰(zhàn)在即,他竟然派遣國仁率軍還擊。那還不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先生就懷疑,他叔叔造反,還在短時間內(nèi)將消息傳遞到前線,可能是叔侄兩個事先商議好的。
國仁回到隴西,根本就沒有和叔叔開戰(zhàn)的消息傳出,可以認定他與其叔是同謀了,那是要打算獨霸一方了。
他專門的這個打算對了,不久,就傳來苻堅淝水大敗的消息。國仁此時“招集諸部,有不附者,討而并之,眾至十余萬”。
他召集的這個宣布造反的會議一定是在他叔叔支持下召開的。
385年(二十一年)九月,乞伏國仁即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領(lǐng)秦、河二州牧,改元建義,沒有公開稱王。倒是設(shè)置了武城、武陽、安固、武始、漢陽、天水、略陽、漒川、甘松、匡朋、白馬、苑川十二郡,筑了一座城池,命名“勇士城”,當做首都。
封乙旃為左相,屋引出支為右相,獨孤匹蹄為左輔,武群勇士為右輔,封其弟乞伏乾歸為上將軍。
西秦建國后不久,老住戶南安秘宜(人名)率諸羌盧要來攻打西秦,我還沒立國,你先行一步了,那不行,得先過我這一關(guān)。乞伏國仁獲準消息后,馬上召集群臣商議迎戰(zhàn)事宜。眾人認為此役是立國后的第一仗,如果取勝,將會大震國威,否則,西秦就會成為“短命鬼”。同時認為對諸羌只可智取不可硬拼。
聚集在那是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剛到達營地的羌人很疲勞了,哨兵也在打盹。不論作為哨兵還是作為主將的秘宜,萬萬沒有料到在這月夜亮似白晝,百步之內(nèi)就能看清人影的時候,誰會前來偷襲。正是估計到秘宜會麻痹大意,乞伏國仁親率挑選的5千精兵,將羌人四面合圍。突然的一聲牛角號刺破夜空,準備充分的國仁沖殺了進去,霎時間羌軍大營火光連天,喊殺聲遍地。驚慌失措的秘宜來不及號令抵抗,就帶數(shù)騎逃出包圍,敗歸南安。
就這一仗后,莫侯悌率領(lǐng)3萬余戶、鮮卑匹蘭率領(lǐng)5千戶前來投誠了。同時,國仁親領(lǐng)鐵騎3萬多,在六泉大敗鮮卑族密貴、裕茍、提倫等部落;又在平哀打敗了鮮卑越質(zhì)叱黎,收降5000余人。
乞伏國仁尊崇佛學,也提倡儒學,在位3年多的時候,正該大有作為時,突然間死了。什么原因,喝酒喝多了,從馬上掉下來,摔成重傷,不治身亡。臨終說自己的兒子太小,只有8歲,在這種亂世,不能立個孩子當首領(lǐng),讓弟弟乾歸即位。
國仁于東晉太元十三年(388年)六月逝世,謚號宣烈王,葬于夏官營附近。當時群臣也認為以國仁的弟弟乾歸“雄武、英杰、沈雅、有大量”,出了國仁遺命,也一致推舉乾歸為“大將軍、大都督、大單于、河南王”。
注意,這乞伏乾歸一即位就打上了“王”字頭。
乾歸登基后,改年號為“太初”,立妻子邊氏為王后,“置百官,仿漢制”。
乞伏乾歸確實不簡單,政治上比哥哥還要成熟。封南川侯出連乞都為丞相,梁州刺史悌眷為御史大夫,金城邊芮為左長史,東秦川刺史袐宜為右長史,武始翟瑥為左司馬,略陽王松壽為主薄,弟乞伏益州為秦州牧,堂弟乞伏軻彈為梁州牧,屈眷為河州牧。
乞伏乾歸以邊氏為王后,這邊氏出身于金城豪族,是地方勢力的代表。讓出連乞都當丞相,因為出連部還是個大部,出連乞都就是這個部的首領(lǐng)。悌眷御史大夫,袐宜為右長史,三年多前就是這袐(bi)宜,率領(lǐng)羌軍前來攻打剛剛建立的西秦,被乞伏國仁劫寨打敗。他這個人是南安的地頭蛇,大豪族。同時也是個豪爽的人,被你打敗了,服氣了,我就歸降你。自己歸降還不算,還拉著好友,另一個當?shù)馗缓楞┚煲黄穑€帶來了三萬戶。翟勍(qing)為左司馬,王松壽為主簿,翟勍是高車族人,王松壽是漢族人,當然也把自己族中的親屬安排到要職上。這個權(quán)利架構(gòu)看來是精心安排的,各方滿意,也能做到同心協(xié)力。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又將首都遷到金城(蘭州市西部)。
轉(zhuǎn)年正月,前秦主符登被后秦姚興打敗,在這種情況下,他迫切的需要外援。當時,他的部隊被后秦的部隊包圍在馬毛山,馬毛山雖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是缺少糧草,無法長期堅守,在這種情況下符登派人冊封乞伏乾歸為梁王,還把自己的兒子作為人質(zhì),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妹妹東平長公主嫁給乞伏乾歸為王后。當時,乞伏乾歸心里一定很矛盾,因為已經(jīng)宣布邊氏為王后了。這不到一年就換真是難以說出口。從歷史記載看,邊氏自然地退讓了,表現(xiàn)的很識大體,因為畢竟前秦是當時最大的一個王國,盡管淝水戰(zhàn)敗,苻堅已經(jīng)死了,但是,那大國的牌子還掛著呢,國王的親妹妹前來下嫁這立國才三年多的小地方的小國王,還是剛剛賜封的,這對于西秦的發(fā)達是有好處的。
乞伏乾歸和心情焦急的東平公主舉辦了婚禮后,就派大將前軍將軍乞伏益州,冠軍翟瑥率領(lǐng)兩萬騎兵前去支援符登,符登得到消息后率領(lǐng)人馬迎接西秦的援軍,哪里想到姚興從安定帶領(lǐng)部隊已經(jīng)趕到了涇陽,行動神速,在馬毛山南麓和符登相遇,一陣激戰(zhàn)竟然把符登擒殺,前秦到此也就滅亡了。
乞伏益州和翟瑥聽說后馬上率領(lǐng)部隊返回了金城。
這就是西秦和前秦和親的過程,至于后來究竟是苻公主繼續(xù)當梁王王后還是邊后又恢復(fù)了王后的位置就不得而知了。
西秦真正有意思的西秦第三任國王乞伏熾磐和禿發(fā)公主的和親下篇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