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是阿拉善沙漠的主體,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西部的銀額盆地底部,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7萬平方公里。其中的巴彥淖爾、吉訶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達100多個。高聳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測的鳴沙,靜謐的湖泊、濕地,構(gòu)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獨特的迷人景觀,每年吸引了上萬名國內(nèi)外游客前來觀光。
二、塔克拉瑪干沙漠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余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分布在新疆四個地區(qū)界內(nèi):巴音郭楞、阿克蘇、喀什、和田,是中國境內(nèi)最大的沙漠,故被稱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僅次于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65萬平方千米),流沙面積世界第一。
三、吉爾班通古沙漠(新疆準噶爾盆地)位于新疆準噶爾盆地中央,瑪納斯河以東及烏倫古河以南,是中國第二大沙漠,同時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有大約4.88萬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水源較多。
四、鳴沙山、月牙泉(甘肅)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月牙泉內(nèi)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huán)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五、沙坡頭沙漠沙坡頭沙漠,位于中衛(wèi)縣城西20公里處的騰格里沙漠南緣,黃河北岸,乾隆年間,因在河岸邊形成一個寬2000米、高約100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頭,訛音沙坡頭。百米沙坡,傾斜60度,天氣晴朗,氣溫升高,人從沙坡向下滑時,沙坡內(nèi)便發(fā)出一種“嗡———嗡———”的轟鳴聲,猶如金鐘長鳴,悠揚宏亮,故得“沙坡鳴鐘”之譽,是中國四大響沙之一。
站在沙坡下抬頭仰望,但見沙山懸若飛瀑,人乘沙流,如從天降,無染塵之憂,有鐘鳴之樂,所謂“百米沙坡削如立,磧下鳴鐘世傳奇,游人俯滑相嬉戲,婆娑舞姿弄清漪。”正是這一景觀的寫照。
六、大古城沙漠奇景(延慶八達嶺長城北側(cè))大古城沙漠奇景,在八達嶺高速公路的盡頭,延慶八達嶺長城北側(cè),北京與河北交界的官廳水庫南岸,有離京城最近的一塊沙漠,方圓約為1平方公里,許多表現(xiàn)沙漠場景的電影都是在這里拍攝的。
七、騰格里沙漠(內(nèi)蒙古西部)騰格里沙漠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邊境,南越長城,東抵賀蘭山,西至雅布賴山。南北長240公里,東西寬160公里,總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第四大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東部,在銀額盆地底部。
八、天漠(河北懷來縣龍寶山)距北京約60公里的懷來縣境內(nèi),有一片占地1300畝的天然沙漠,它位于官廳水庫南側(cè)燕 山腳下,著名的八棱海棠之鄉(xiāng)。在山水之間逶迤著一道金燦燦的沙丘,綿延起伏十余里,甚為奇特壯觀,人稱“天漠”。
九、庫布齊沙漠(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北部)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為蒙古語,意思是弓上的弦,因為它處在黃河下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古稱“庫結(jié)沙”、“破訥沙”,亦作“普納沙”。庫布齊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位于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的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部分地區(qū)。
十、沙湖(南距銀川市50公里)沙湖地處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境內(nèi),距石嘴山市區(qū)26公里,距首府銀川56公里。國道與包蘭鐵路傍湖而過,京藏高速公路直達沙湖。沙湖以自然景觀為主體,沙、水、葦、鳥、山五大景源有機結(jié)合,構(gòu)成了獨具特色的秀麗景觀,是一處融江南秀色與塞外壯景于一體的“塞上明珠”,既有大漠戈壁之雄渾,又有江南水鄉(xiāng)之秀美,被譽為“世間少有”的文化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