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第二任梁山泊主的晁蓋,雖然不在天罡地煞之列,但他卻是整部《水滸傳》的重要人物。
可以說,如果沒有晁蓋,就沒有了智取生辰綱的精彩紛呈,也就沒有了后來水泊梁山波瀾壯闊的一系列故事了。
但是,小說編寫者對晁蓋的處理,卻很有點匪夷所思的感覺。其中,最為明顯的莫過于對晁蓋容貌的描寫。
晁蓋人稱“托塔天王”,乍一聽好像是非常的厲害。讓人覺得,這晁天王不但武功高強,能力過人,而且還一定是個儀表堂堂,威儀天下的英雄好漢。
但是,如果你細(xì)讀小說原著,就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小說的描寫并非如此。
我們可以這樣說,晁蓋是所有水滸好漢中,容貌最為模糊的一位。
小說第六十回,是這樣描寫段景住的:“焦黃頭發(fā)髭須卷,捷足不辭千里遠(yuǎn)。但能盜馬不看家,如何喚做金毛犬?”
段景住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排在地煞星第七十二位,總排位第一百零八位。也就是說,段景住無論是在地煞星還是在梁山好漢的排行榜中,排名都是倒數(shù)第一。
小說第四十六回,是這樣描寫時遷的:“骨軟身軀健,眉濃眼目鮮。形容如怪族,行走似飛仙。夜靜穿墻過,更深繞屋懸。偷營高手客,鼓上蚤時遷?!?/span>
時遷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排在地煞星第七十一位,總排位第一百零七位。也就是說,時遷無論是在地煞星還是在梁山好漢的排行榜中,排名都是倒數(shù)第二。
小說第六十一回,是這樣描寫盧俊義的:“目炯雙瞳,眉分八字,身軀九尺如銀。威風(fēng)凜凜,儀表似天神。慣使一條棍棒,護(hù)身龍絕技無倫?!腋呜炄?,壯氣凌云??犊柝斦塘x,論英名播滿乾坤。盧員外雙名俊義,綽號玉麒麟?!?/span>
盧俊義是梁山泊的第二把手,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排在天罡星第二位,總排位也是第二位。
小說第十八回,是這樣描寫宋江的:“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懸珠,明皎皎雙睛點漆。唇方口正,髭須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養(yǎng)濟(jì)萬人之度量;身軀六尺,懷掃除四海之心機。志氣軒昂,胸襟秀麗。刀筆敢欺蕭相國,聲名不讓孟嘗君?!?/p>
宋江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排在天罡星第一位,總排位也是第一位。
小說第十二回,楊志東京城賣刀,是這樣描寫那個潑皮牛二的:“面目依稀似鬼,身持仿佛如人。枒杈怪樹,變?yōu)槊I瘩形??;臭穢枯樁,化作腌臜魍魎。渾身遍體,都生滲滲瀨瀨沙魚皮;夾腦連頭,盡長拳拳彎彎卷螺發(fā)。胸前一片緊頑皮,額上三條強拗皺。”
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小說,是如何描寫晁蓋的。
晁蓋的第一次出場,是在小說第十四回。
小說寫道:“原來那東溪村保正姓晁,名蓋,祖是本縣本鄉(xiāng)富戶,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jié)識天下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若要去時,又將銀兩赍助他起身。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span>
不知各位看官注意到了沒有,小說連對名列梁山排名倒數(shù)第一、第二位的段景住、時遷的容貌特長,甚至是那個東京城的潑皮牛二,都有精細(xì)的描寫,更不用說對宋江、盧俊義的描寫了。
可是,小說對第二任梁山泊主晁蓋的容貌描寫,卻是非常的模糊不清。
我們把小說從頭讀到尾,都不知道晁蓋這個人到底長得怎么樣?是高還是矮?是胖還是瘦?
讀了小說,我們只是知道晁蓋“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jié)識天下好漢”,“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
如此而已。
所以,陳老蓮在作《水滸葉子》時,總共畫了四十個梁山好漢,但他就是畫不出晁蓋的模樣來。
那么,晁蓋的容貌為什么會這樣不合情理地模糊不清呢?
從小說的整體架構(gòu)來看,這恐怕是由晁蓋在小說中的特殊地位決定的,是小說編寫者的故意所為。
小說第十九回末尾有句話,寫得非常有意味:“替天行道人將至,仗義疏財漢便來?!?/p>
顯然,這個“替天行道人”說的應(yīng)該是宋江,而那個“仗義疏財漢”當(dāng)然就是指晁蓋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正因為宋江這個“替天行道人”將要登場亮相了,所以,晁蓋這個“仗義疏財漢”便先來給宋江打個前站。
晁蓋上梁山之前,梁山泊的寨主是白衣秀士王倫。
但王倫只是個小富即安的山大王,守著梁山泊這樣一個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的大寨子,卻胸?zé)o大志,只想守住這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個安安穩(wěn)穩(wěn)的小日子。
所以,當(dāng)林沖在柴進(jìn)的舉薦下前來梁山泊入伙時,王倫卻因擔(dān)心林沖武功高強,“倘若被他識破我們手段,他須占強,我們?nèi)绾斡瓟??”于是,便全然不顧柴進(jìn)的面孔,一定要打發(fā)林沖去另投別處。
當(dāng)晁蓋他們劫了生辰綱反上梁山的時候,王倫又“恐眾豪杰勢力相壓”,擔(dān)心晁蓋的加盟會威脅了自己梁山泊主的位子。于是,又不肯讓晁蓋他們?nèi)牖?。所以,最后才引發(fā)了林沖火并王倫這一節(jié)故事。
可以說,王倫時期的梁山只是個“陷人去處”,“剝下人皮蒙戰(zhàn)鼓,截來頭發(fā)做韁繩”,“斷金亭上愁云起,聚義廳前殺氣生”,這梁山泊,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小打小鬧的山賊草寇的集聚地而已。
晁蓋火并王倫以后,就舉起了“共聚大義”的旗幟。
小說第二十回,有句詩是這樣描寫晁蓋當(dāng)了梁山泊主后,梁山的新氣象的:“一從火并歸新主,會見梁山事業(yè)新?!?/p>
不過,這詩中所說的“梁山事業(yè)新”,只是因為晁蓋在王倫山賊草寇的基礎(chǔ)之上,更多地注入了“義”的元素。用晁蓋自己的話來說是,今后下山搶劫,“只可善取金帛財物,切不可傷害客商性命?!?/span>
晁蓋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biāo)仍然是“論秤分金銀,換套穿衣服”。
所以,晁蓋最多只能算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好大哥,但他絕不是一個能引領(lǐng)梁山事業(yè)大發(fā)展的好首領(lǐng)。
因為,晁蓋既沒有如何壯大梁山的綱領(lǐng)目標(biāo),也沒有怎樣折服眾人的出色本領(lǐng),更沒有為梁山建立什么驕人的發(fā)展業(yè)績。
從黃安之死這一個小細(xì)節(jié),我們便可看出晁宋兩人的不同。
小說第四十一回,宋江從江州法場逃出生天后,上了梁山。宋江在與眾頭領(lǐng)聊天時,講到了那個兵敗梁山而被擒的濟(jì)州團(tuán)練使黃安。
宋江道:“黃安那廝,如今在那里?”
晁蓋道:“那廝住不夠兩三個月,便病死了。”
宋江聽了,嗟嘆不已。
黃安是堂堂的濟(jì)州團(tuán)練使??墒牵驗殛松w只滿足于酒池肉林,偏安一方的現(xiàn)狀,所以,晁蓋對黃安這個朝廷降將的態(tài)度是,嗤之以鼻,任其病亡。
而宋江到了梁山之后,想要發(fā)展壯大梁山事業(yè),非常需要各路英豪的加盟。所以,宋江對各類朝廷降將都非常尊重,不但禮遇有加,有時甚至還禮遇得有點過分了。比如,聽說黃安病亡了,就要嗟嘆不已,遺憾萬分。比如,對董平、關(guān)勝、呼延灼之類的朝廷降將,宋江是超乎尋常的謙恭,有時甚至提出要讓位以待。
所以,小說第六十回宋江權(quán)居梁山泊主位之后,當(dāng)即就將原先晁蓋的“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
因為,宋江的主張是“全忠仗義,輔國安民”。這“忠義堂”的牌子一掛上,立馬就改變了梁山泊的聚義性質(zhì)。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梁山泊,已由晁蓋時期的生存需求,上升為宋江時期的自我實現(xiàn)需求了。
于是,那晁蓋時期“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聚義好漢,自此搖身一變,也就成了“全忠仗義,輔國安民”的忠義之師。
對此,容與堂本有個很到位的評語:“李卓吾曰:改聚義廳為忠義堂,是梁山泊第一關(guān)節(jié),不可草草看過?!?/p>
所以,宋江沒上梁山時,晁蓋的作用是為宋江上山作準(zhǔn)備。而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晁蓋的作用就成了為宋江當(dāng)梁山泊主作準(zhǔn)備了。
晁蓋在梁山,注定只能是個過渡性的人物。
所以,晁蓋就成了一個對梁山來說十分重要,但面貌卻永遠(yuǎn)模糊不清的第二任梁山泊主了。
因為,小說的編寫者只是想讓晁蓋有個模糊的存在,包括他的容顏。
這,就是晁蓋的宿命。
(文章選自本人著作《水滸探秘》,寧波出版社)
(圖片取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