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67
拓跋燾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解釋說道:用兵之道,攻城是最下策,不到萬不得已應(yīng)盡量不用。如果我們帶著大批步兵和攻城器械開進到城下,對方知道我們要攻城,一定會堅守到底。如果一時攻不下來,對方又堅壁清野,我們糧盡兵疲,情況就不妙了。不如用騎兵直抵城下,再故意示弱,引誘對方與我們決戰(zhàn),一定能得手!
這下群臣當然就無話可說了。
到達統(tǒng)萬附近后,為了迷惑赫連昌,拓跋燾把大部隊隱藏在山谷中,故意只帶了少數(shù)騎兵來到城下挑戰(zhàn)。
不過,他并沒有盼到赫連昌出戰(zhàn),卻先盼到了一盆冷水。
有個剛投降北魏的胡夏將領(lǐng)給拓跋燾提供了這么一個情報:夏主赫連昌聽說魏軍將至,曾派人征召赫連定回師,但赫連定卻認為統(tǒng)萬城堅固異常,只要專心守城,一時半會不會有事,等他平定了奚斤再回師夾擊魏軍。故而赫連昌決定堅守不出,等待弟弟回軍。
這對拓跋燾來說當然不是個好消息。
但他并不愿就此放棄。
他先是令部隊撤退以誘使對手追擊,接著又讓大將娥清率五千騎兵在城外到處擄掠,以激怒對手。
然而,這回赫連昌似乎成了坐懷不亂的柳下惠——無論面對什么誘惑,他都毫不心動,毫無行動,始終抱定自己的龜縮戰(zhàn)術(shù)不動搖。
但拓跋燾知道,赫連昌畢竟不是柳下惠,而是個普通的男人。
他之所以沒有動心,也許只是因為誘惑還不夠大。
既然如此,那就給你來個性感迷人的絕色美女吧,看你還能不能坐得??!
于是,接下來就發(fā)生了下面的這一幕:
有個北魏士兵叛逃到了胡夏,向赫連昌匯報說,北魏軍的糧食已經(jīng)吃盡了,只能以野菜為食,他們的后勤輜重、步兵和攻城器械都遠在幾百里之外!
赫連昌果然把持不住了——北魏軍已經(jīng)斷糧,這是個趁人之危的好機會。而且,如果現(xiàn)在不打,等北魏的后續(xù)部隊來了,那可就不好打了!
千里馬常有,這樣的戰(zhàn)機可不常有!
第二天,他親率三萬步騎出城,直撲北魏軍。
見胡夏軍來勢洶洶,長孫翰建議說:夏軍的步兵方陣密集嚴整,難以攻破,我們應(yīng)避其鋒銳才行。
拓跋燾反駁道:我們之所以大老遠地跑來,本來就是要引誘他們出戰(zhàn)的,現(xiàn)在他們來了,我們?nèi)绻俦芏淮?,那豈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不過,話是這么說,拓跋燾也知道胡夏軍現(xiàn)在氣勢正盛,正面硬拼顯然并非良策。
他下令詐敗誘敵。
見北魏軍不戰(zhàn)而逃,赫連昌不由大喜——看來昨天得到的情報沒錯,北魏軍果然已經(jīng)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他把部隊分為左右兩翼,對北魏軍緊追不舍。
追了五六里地后,胡夏軍本來緊湊密集的陣形逐漸出現(xiàn)了松動。
隊伍越拉越開,越來越散——從開始的方形變成了一會兒S形一會兒B形,從開始的鐵板一塊變成了散沙一盤。
拓跋燾覺得戰(zhàn)機已到,正打算發(fā)令反攻,沒想到此時天氣突變,從東南方向刮起了大風。
一時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剛才還是陽光明媚的天空像是被一支飽蘸濃墨的狼毫一筆涂黑,能見度不到一米五,PM2.5高達八百五!
北魏軍中有個精通術(shù)數(shù)的宦官趙倪,見此情景連忙對拓跋燾說:風從敵人那邊吹來,我們逆風,敵人順風,這說明天不助我!陛下還是先退兵回避,來日再戰(zhàn)吧!
此時崔浩正在拓跋燾身邊,當即怒斥他道:你這是什么話!我們早就定好了作戰(zhàn)計劃,怎么可以在一日之內(nèi)說變就變!敵軍貪功冒進,前后脫節(jié),正是我們克敵制勝的好機會。刮風下雨全看我們怎么利用,怎么能夠認為一定就會對我們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