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王淑娟 發(fā)自上海
銀行卡還在自己兜里好好的,卻莫名其妙收到異地取款、轉賬6萬多元的短信,上海市民占先生嚇出一身汗。占先生當即報警,并在公安人員的陪同下到銀行柜面取出了卡內剩余的90.44元。顯然,占先生的磁條銀行卡被盜刷了,最終上海徐匯區(qū)法院經審理判令銀行賠償占先生66559.24元的盜刷損失。
同樣,浙江紹興居民盧女士今年8月份在一家超市刷卡結了65元的賬,三天后當她還在夢鄉(xiāng)酣睡時,卡里近5000元已經被莫名提取,而卡就在她身邊。一個月后,案件告破,原來是超市收銀員在她刷卡時復制了磁條,偷窺了密碼。中招的共有20多位顧客,少的損失幾百元,多的損失數萬元。
的確,對大多數持卡族而言,盜刷無疑是“噩夢中的噩夢”。由于磁條信息易被復制的“先天弱點”,在人們享受刷卡的便捷之時,頻頻發(fā)生在身邊的盜刷卻威脅著每個人銀行卡資金的安全。不過,這一現象有望在未來得以改變。
根據中國央行部署,10月底前,中國銀行卡交易將告別“刷卡”時代,迎來“插卡”時代,明年還將逐步停止新發(fā)磁條銀行卡。相對于磁條卡交易,芯片卡不易被復制,能有效防止盜刷,但銀行卡的安全問題,真的就此解決了嗎?
為什么要換“芯”?
多年來,磁條卡盜刷堪稱銀行卡犯罪重災區(qū)。全國公安機關每年破獲的銀行卡犯罪案件數以萬計,銀行卡犯罪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則數以億計。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數據顯示,偽卡盜刷已成為信用卡欺詐排名第一的原因。
據記者了解,磁條信息容易被犯罪分子通過測錄器等方式收集復制出偽卡,從而發(fā)生卡在身邊但被盜刷的事件。這種側錄設備,主要是趁消費者不注意時采用重復刷卡的方式復制磁條。
在淘寶網上,這種銀行卡盜刷設備很容易買得到?!翱梢钥寺°y行卡,而且包你學會,支持當面試驗、當面交易、教學。”淘寶上一位網絡賣家竭力地推銷著自己的產品,而像他這樣的“銀行克隆器”賣家在網絡上隨處可見。
“銀行卡的芯片安全系數要高于磁條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fā)現在交易情況下芯片卡被克隆的現象。”中國銀聯(lián)資深風險專家王宇介紹說,“芯片就是一臺小型計算機,且每次的校驗值不同,復制的可能性小,這也是央行主張更換芯片卡的原因”。
“芯片卡較磁條卡在安全、多應用等方面優(yōu)勢明顯,建議持卡人盡快更換。”中國央行相關負責人明確表態(tài)。
大家準備好了么?
根據中國央行的最新部署,10月底前全國POS機將關閉芯片銀行卡降級交易,也就是說,同時帶有芯片和磁條的銀行卡,今后將只能插安全性高的芯片,而不再刷安全性低的磁條。而從明年開始,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新發(fā)行以人民幣結算的銀行卡應為芯片卡。
芯片銀行卡時代正在加速到來,但大家準備好了么?
目前的情況是,全國POS和ATM終端支持芯片卡的改造率分別達到99.6%和99.5%,芯片卡已經成為新發(fā)銀行卡的主流。
設備雖有了,問題是,有些銀行對此的態(tài)度卻不冷不熱。
“這幾天看到新聞報道說要關閉磁條卡交易,要換芯片卡,但我都沒有收到銀行的任何通知,自己打客服電話去問,客服還告訴我不用換,說磁條卡可以繼續(xù)用,要換的話自己到柜臺去辦理要收費的?!鄙虾J忻耜愊壬鸁o奈地告訴記者,錢包里有5、6家不同銀行的磁條卡,但沒有一家主動提示客戶有“磁條換芯”的服務。
而目前盜刷最多的其實是信用卡,但“磁條換芯”還主要是在銀行借記卡層面,信用卡方面很多銀行都未啟動。陳先生就告訴記者,“我有一張交通銀行的信用卡,打客服電話去問,客服說現在該行的信用卡全都是磁條卡,還沒有收到任何換芯卡的通知,具體日期也不清楚。”
其實,經過近30年發(fā)展,“刷卡”已成為習慣。如今“換芯升級”不僅要消化近34億張磁條卡的存量,還要改變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兩項艱巨任務到底要靠誰來推進,這確實是不小的難題。
對此,央行有關負責人表態(tài),“對于存量巨大的磁條卡,將采取自然淘汰的方式,逐步引導商業(yè)銀行開展磁條卡更換芯片卡工作,不會影響磁條卡的使用?!?/p>
真的可以高枕無憂?
相比于磁條卡,芯片卡顯然更安全。但換芯以后,也并非可以高枕無憂了。
據記者了解,芯片卡具備密鑰加密技術,加密信息隨機生成。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還未發(fā)生過芯片銀行卡被復制導致偽卡欺詐的實際案例,但銀行卡盜刷并非只有偽卡盜刷一種。因此,即便銀行卡從磁條卡升級到了芯片卡,仍要注意用卡安全。
比如屢屢出現的網絡銀行卡欺詐行為是無卡交易,芯片卡也無法杜絕,更要注意防范。近期就有許多不法分子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盜刷銀行卡活動。
“不法分子可能通過向客戶手機推送病毒或其他方法,屏蔽了扣款提醒,并通過客戶的手機號碼和銀行卡信息,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注冊?!币豁椪{查報告顯示,客戶的手機中毒之后,不僅不會收到第三方支付平臺發(fā)送的校驗碼,還會自動將信息轉發(fā)到不法分子手中,而不法分子就是通過這些校驗碼,神不知鬼不覺地轉移客戶卡內資金。
據悉,攔截短信并非高端技術,且手機網絡的安全性的確比PC端還要差,在便捷的同時,風險可能也就在那里了。
其實,隨著目前銀行卡使用環(huán)境的變化,網絡盜刷也已經成了當下銀行卡安全所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比如,銀行一些創(chuàng)新的網絡銀行功能、網上支付平臺的廣泛使用,都讓金融信息暴露在外。一些看上去方便的功能和操作,都有可能留有不安全的因素。
王宇指出,如今網絡上較為常見的盜刷,就是卡在身邊,但銀行卡中的錢卻在網絡或境外網絡被盜刷,“這可能是因為客戶在某些電子商務網站上預留了銀行卡信息所致?!?/p>
“網上支付最大的安全隱患就是木馬程序和釣魚網站?!币讓氈Ц队邢薰臼紫瘓?zhí)行官唐彬提醒網購消費者,“不要輕易在不熟悉的網站下載軟件,以免中了木馬病毒;也不要貪圖便宜,誤入釣魚網站,以免泄露賬戶信息?!?/p>
據記者了解,一般來講,一些網站為了方便持卡人多次重復輸入銀行卡信息,都會儲存用戶錄入的相關信息,這就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因為數據存儲到某個網站上,但網站的防控能力比較弱,可能就會給黑客攻擊留有空間。前不久,國內知名的“攜程網”就發(fā)生過用戶銀行卡等敏感信息“泄露事件”。
“靜態(tài)的數據一旦被泄露,那么在黑客的層面上將會具有可復制性和傳播性,而且這種傳播速度非常快,用戶只能通過換新卡才能保證銀行卡信息不被復制和轉移?!蓖跤钫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