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沛田 海南三亞市中醫(yī)院
小兒再發(fā)性腹痛(簡稱RAP),臨床常見,其中功能性RAP占90%以上,目前原因不明。多為綜合因素導致胃腸消化道功能紊亂,腸管運動異常,使腸內(nèi)容物推進障礙,小腸部分擴張,引起腹痛、腹脹、嘔吐、便秘等癥候群,中醫(yī)辨證施治有較好效果。
脾胃氣虛
癥見脾痛綿綿,食少腹脹,便溏而膠滯不爽,或便秘,神疲氣短,乏力嗜睡,時有嘔吐,常因疲勞或飲食不當而加重,面色少華,舌白,指紋淡,脈細弱。治宜健脾益氣,方選香砂六君子湯加減:木香、砂仁、陳皮、厚樸、半夏、麥芽、黨參、茯苓、白術、山藥、當歸、黃芪、公英、甘草。
濕熱內(nèi)蘊
癥見腹痛作脹,隱痛綿綿,嘔吐頻繁,口渴不飲,不思飲食,大便秘結(jié)或黏膩不爽,指紋紫,舌苔黃膩,脈弦滑。治宜清香濕熱、理氣和胃,方選三仁湯、平胃散加減:蒼術、厚樸、半夏、陳皮、茯苓、杏仁、薏苡仁、蔻仁(后下)、木香、檳榔。
脾胃陰虛
癥見腹痛灼熱,煩渴思飲,口燥咽干,大便秘結(jié),胃納欠佳,時時嘔惡,舌紅少津,指紋淡紫,脈細數(shù)。治宜養(yǎng)陰益胃,方選益胃湯加味:沙參、麥冬、玉竹、生地、竹葉、烏梅、石斛、白芍、山藥、佛手、半夏、甘草、木香。
脾胃氣滯
癥見腹痛腹脹,攻撐作痛,波及兩脅,噯氣吞酸,心煩少眠,口苦口干,大便黏滯不爽,不欲飲食,舌薄膩質(zhì)淡,指紋紫,脈弦。治宜理氣止痛,方選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枳實、香附、川芎、陳皮、白芍、木香、麥芽、佛手、萊菔子、云苓、山藥、川楝子。
飲食積滯
癥見腹痛作脹,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減,不思飲食,大便不爽或秘結(jié)。常有飲食不節(jié)或暴飲暴食史。舌苔厚膩,舌質(zhì)淡,指紋紫,脈滑。治宜消食導滯、和胃止痛,方選保和丸加減:山楂、神曲、萊菔子、制半夏、陳皮、內(nèi)金、木香、麥芽、佛手、茯苓、連翹、枳實。
寒凝氣滯
腹痛暴作,疼痛劇烈,時發(fā)時止,畏寒喜暖,得溫痛減,遇寒痛甚,口不渴,喜熱飲,苔薄白,指紋淡紅或紫,脈弦緊或弦遲。治宜溫脾散寒、和胃止痛,方選良附丸、平胃散加減:高良姜、干姜、香附、吳茱萸、蒼術、厚樸、木香、檳榔、陳皮、山藥、佛手、甘草。
瘀血阻絡
多因病情遷延,癥見腹痛反復發(fā)作,痛如針刺,痛處固定,痛時持久,腹脹嘔惡,噯氣少食,或見黑便,舌質(zhì)黯、苔膩,指紋紫黑,脈澀。治宜化瘀通絡,理氣止痛,方選活絡效靈丹、失笑散加減:丹參、制乳香、制沒藥、陳皮、五靈脂、蒲黃、砂仁、云苓、枳殼、木香、當歸、紅花、山藥、大腹皮、香附、甘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