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個夜晚,舉國上下,通宵達(dá)旦;有一桌晚飯,準(zhǔn)備了整整一年…
年夜飯是一場充滿儀式感的團(tuán)圓。為了這桌菜,媽媽會提前好幾天開始大掃除,歡歡喜喜的置辦年貨,讓家中充滿新年的氣息;奶奶則難得亮出自己的畢生功力,親手做出一串串散發(fā)著香味的臘腸…
過去一年又一年,從年頭到年尾,變的是我們的容顏,不變的是家的味道。在每個除夕夜的餐桌上,都有一道必吃菜,越久,越牽腸掛肚;而在每道必吃菜的背后,都有一個,值得一直銘記的故事,歷久彌新。在除夕即將到來之時,我們準(zhǔn)備了幾個有關(guān)年夜飯必吃菜的故事,講給你聽。
聽家里的老人說,年夜飯講究滿上十二碗,擺滿一桌看起來豐盛,代表生活好了,新的一年可以“月月有菜,月月有財”。十二碗里面有幾樣比較經(jīng)典,臘味合蒸是一個。別的地方臘味可能就是臘腸臘肉這些,我們還有臘魚,臘雞。
在臘味的制作上,祖母永遠(yuǎn)是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一位。祖母住在農(nóng)村老家,我們在城市工作,平時比較忙,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老家多陪她幾天。她總說:“我老了,沒什么用,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你們多吃點。”所以每次回老家她都會給我們準(zhǔn)備很多臘味,即使只是簡單的蒸制,也好吃的不得了。吃過很多臘味,但只有祖母的臘味最難忘,我想她一定在臘味中投入了太多對我們的思念與愛吧??墒俏覀兒螄L不愛她呢?希望她能夠健康長壽。
我覺得包郵區(qū)人民年夜飯菜式都差不多,也可能是我們家講究的少,不過我們有一道紅燒肉是必吃的。這道紅燒肉是我爸的拿手好菜,聽他說是以前在餐館打工, 跟一個上海廚師學(xué)的。每次一做這道菜,老爸都顯得特別年輕活力,與平時的疲憊倦怠大不一樣,也許是回憶起了年輕歲月在外打拼的日子吧,畢竟那是屬于他的最絢爛的青春。
以前在外地讀書,總是吃不慣,很想念家鄉(xiāng)味,打電話回家還沒說話就開始哽咽,每次媽媽都會給我寄來一大盒嗆蟹,安撫我對家鄉(xiāng)味的渴望。其實嗆蟹也是我們寧波人過年必吃菜。我們那兒最好的紅膏蟹是不會燒熟了吃的,都拿去做咸嗆蟹了。過年飯桌上如果沒有這一道塞飯榔頭,年都沒味兒了。
劈開蘸醋是正統(tǒng)吃法,雖然家里大人會不停強調(diào)生冷的別吃太多,我們也就是一邊點頭答應(yīng),但是手和嘴完全不會?!?/span>
廣西人的酒席桌上,扣肉永遠(yuǎn)是C位,壓軸出場的那種,吃過這一道大菜一席才圓滿。過年的時候我家吃芋頭扣肉比較多,因為春節(jié)這一陣正是荔浦芋頭最好的季節(jié)。芋頭夾著五花肉,底下墊著菜枯。常常一端上來芋頭就被搶光了,肉還剩在盤子里哈哈哈~
因為知道我們喜歡吃芋頭,所以每年我家的芋頭都種的特別多。其實種芋頭很是辛苦,尤其是夏天,需要經(jīng)常澆水,但就因我愛吃,所以爸媽總會種那么大一塊地,然后在夏天的烈日下不停給芋頭潑水。隨著年齡的增大,真的越來越能體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感覺。
我們年夜飯桌上必備的是一道叫棕包炒肉的菜,除了云南可能很少地方會吃。棕包是棕櫚樹上長出的花穗,到過年這一陣差不多就熟了。棕包味道帶點兒苦,會有回甘的那種,以前家里的長輩說這是寓意新的一年苦盡甘來,也教育小孩要憶苦思甜。
棕包炒肉雖然談不上美味,但每年都會出現(xiàn)在我家年夜飯的餐桌上,從不缺席,因為它是“家味道”的傳承。就像爺爺對爸爸無私的愛,爸爸對我無私的愛,這是愛的傳承。雖然我家現(xiàn)在談不上富裕,可我們始終在為愛的人努力奮斗。
味道承載著回憶,而年夜飯承載著的,是團(tuán)圓。
無論此刻的你是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是在歸鄉(xiāng)列車上,還是在親人的身旁,一張溫馨的年夜飯全家福,會是我們在一整年的拼搏與勞累之后,最柔軟的慰藉。而這張年夜飯全家福,此刻正等你著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