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在《水滸傳》中一出場就索取賄銀,說的第一句話是“新到配軍如何不送常例錢來與我!”,給人不好的印象。上了梁山,主要工作就是跑跑腿,也沒什么大的作為,滅方臘后,辭官不做,最后,竟如魯智深般大笑而亡,他的神秘也在平淡中隱身泰山。
戴宗在梁山兢兢業(yè)業(yè),不事張揚
看似平淡的一個人,卻有諸多問題無法解釋,或者是沒有人深究:
索賄受賄是當時官場的普遍現(xiàn)象。宋江作為鄆城押司,也是此中的高手,否則,他哪有那么多錢“仗義疏財”?
官吏們的勾當宋江門清道熟,發(fā)配江州,進了牢房,打點差撥、管營、甚至營里管事的人并使喚的軍健,該送銀子的送銀子,該請客的請客,結(jié)果是,“無一個不歡喜宋江”,可見官府上下早已生成了“收錢”的利益鏈。戴宗身處其中,自然是這鏈條上的一員,不過僅以此判定戴宗收受黑錢,未免太主觀了。
戴宗有錢是肯定的。他的官階“江州兩院押牢節(jié)級”及所處的位置高于宋江,撈錢的程度應該也甚于宋江,但在文中,戴宗對錢很是吝嗇:初次與宋江飲酒,及時雨拿出十兩銀子給李逵,戴宗嘆息未及阻攔,等隨后李逵幾番惹事,都是宋江掏錢平了,戴宗也只是埋怨李逵“又教哥哥壞了許多銀子。”
我們是不是可以就此判斷戴宗是守財奴呢?
答案是否定的。戴宗是吳用介紹給宋江的,吳用對其的評價是:“此人十分仗義疏財”。他的財疏到哪里去了?書中沒交代,我們也無從推測。一個沒有妻子兒女的人,一個不為自己花錢的人,掙了大筆的銀子,錢去了哪里?這是個謎。
十分仗義疏財?shù)拇髯?,錢不知花那去了
宋江發(fā)配江州,以其黑白雙道的老練,竟然尋不到戴宗的住處,故而未交“常例錢”,以致激得戴宗親自來討。這位江州監(jiān)獄長的住所,難道是秘密私宅,一般人都不讓知道?
這個“私宅”所在也是令人大跌眼鏡。宋江在江州監(jiān)獄一切安頓妥當后,進城回訪戴宗,作為官府的人,他自然地到州衙旁詢問,得到的答案是:“他又無老小,只止本身,只在城隍廟間壁觀音庵里歇?!?/p>
上無父母,下無妻子,住在城隍廟旁邊的觀音庵里。如此看來,戴宗真可稱得是艱苦樸素了。明明很有錢,卻連個屬于自己的安居睡覺之所都沒有。難不成一早就想著今后造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戴宗作為官員竟然家都沒有
戴宗在江湖上出名,是因為會一種道術(shù),神行法。把兩個甲馬拴在兩只腿上,作起法來日行五百里,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則能日行八百里。
入云龍公孫勝是羅真人的高徒,混世魔王樊瑞早年是道士,學得一身妖法,后來拜公孫勝為師,可見也各有師傳。但戴宗的道術(shù),不知從何而得,書中前后都沒有交代,莫非是夢中得來,或是天生就會的?
當梁山好漢征方臘得勝班師,戴宗放棄封官,去泰安州岳廟出家做道士了。按理,戴宗請公孫勝時,認識了羅真人,如要學道,為何不去追隨現(xiàn)成的神仙?而入岱廟,背后一定有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戴宗對宋江的解釋是:“兄弟夜夢崔府君勾喚,因此發(fā)了這片善心?!?/p>
崔府君是道教的神仙,戴宗的際遇也許真的有我們不知道的故事。
戴宗從未談起過師承
戴宗身上的這些疑點,不知道讀者們是否注意到了?沒有魯智深那樣的慧根,兢兢業(yè)業(yè)奔跑各地傳遞消息的神行太保,最后灑脫地大笑而亡,也將幾段疑惑留給了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