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因為想紅起內訌(ID:ywxhqnh)
最近,一個“滾”字,把儒雅了一輩子的王耀慶送上了熱搜。
事情是這樣的,《聲臨其境》上參加節(jié)目的王耀慶,遇到了自己的“外甥女”虞書欣。
這所謂的親戚關系,其實只是某部電視劇里的短暫合作。王耀慶甚至都記不清楚來人是誰。
女孩不僅一上來就親熱地喊王耀慶“舅舅”,而且每次點評發(fā)言都很積極,每次她發(fā)言的時候,王耀慶都是這樣的表情。
王耀慶太無禮了?
并非!
實在是這個女孩的行為太不合乎時宜了。
01
這女生的表現(xiàn),實話實說,非常不討喜。
情商智商都顯得不怎么高,點評王耀慶配音有“像雄性一樣的爆發(fā)力”。
連海濤都能察覺到的詭異尷尬氣氛,她察覺不到,仍舊自我沉醉,滔滔不絕。
發(fā)言更是沒有重點,廢話連篇。
而且非常擅長故作腔調,繞了一大圈,最后竟跳票到韓雪身上。
正是這一系列騷操作,把現(xiàn)場的王耀慶惹火了。
那聲土撥鼠尖叫版的“滾”,看似逗趣,實則無奈。
無論這行為背后帶有怎樣的“流量目的”,被晚輩如此調侃消費,向來端正自處的王耀慶必定是不適應的。
其次,如此莊嚴的舞臺,時間是寶貴的,發(fā)言機會更是寶貴的。讓所有人陪著這樣一個女孩浪費時間,王耀慶也必然非常不解。
不適應加不理解的心態(tài),最終導致了王耀慶難以接受式的爆發(fā)。別說王耀慶了,在場的誰不為這小姑娘倍覺尷尬。
胡軍無奈感慨,“又來了”。
何冰看不下去,說,“你看把耀慶愁的......”
現(xiàn)場其他人,也都像看笑話一樣看這場由新老藝人間代溝引發(fā)的鬧劇。
微博上討論的時候,大家也在調侃王耀慶的表情。
好笑嗎?
我只覺得有點心酸。
跟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新流量們相比,王耀慶之流的老藝人們的確已經跟不上潮流了。
上文提到的何冰,別看他在臺上氣勢十足。
到了如今流行的新媒體社交平臺上,卻尤其蹩腳。
從2017年開通微博至今,他總共發(fā)了7條微博。
粉絲23萬,最高點贊也不過第一條的4萬多。
跟新流量們一條廣告宣傳就動輒幾十幾百萬的轉發(fā)點贊,是沒法比的。
其中有一條微博,還暴露了何冰的輸入法。
老藝術家無疑了。不玩社交平臺的老藝術家少跟不上潮流,少了曝光機會和渠道。玩的人也沒好到哪里去,風波不斷。
去年圈里就出了一樁活久見的烏龍矛盾。蔡徐坤和潘長江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藝人,被強行捆綁在一起。
起因是某綜藝節(jié)目上,游戲環(huán)節(jié)放了蔡徐坤的照片讓潘長江指認。
潘長江猜了一圈,還是沒認出來。
不識最火流量,成了老藝術家潘長江的罪。他的微博底下聚集了來為自家偶像討公道的粉絲。
甚至連他女兒的微博都被攻陷。
潘長江氣急,發(fā)了一條微博質問來騷擾他的人:“不認識蔡徐坤,有錯嗎?”
其實這個問題能否得到答案或者答案如何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吃過虧的潘長江老師已然懂得如何向流量低頭。
但仍有人不肯向流量低頭。
至今連微博都沒有的周杰倫,在19年贏得了一場意料之外的勝利。
一場關乎“周杰倫”和“蔡徐坤”的流量較量于去年中悄悄拉開了帷幕。
雙方代表的不同陣營似乎極力想用這場比賽來證明一些東西。
周杰倫們還有地位和價值嗎?
蔡徐坤的地位和價值穩(wěn)固真實嗎?
盡管半數以上的周家軍皆已淪為人父人母,網上沖浪的能力跟年輕粉絲們根本沒法比。
他們還是拿出了十幾年前半夜起床偷菜的熱情,為偶像打榜。
熱鬧到還引來了圈內的一眾明星大V跟風。
最終,周杰倫實力榮登超話榜第一。
正如人民日報所言:
周杰倫的勝利,何嘗不是一個時代群體的勝利。勝利后有序退散的粉絲們即便不戰(zhàn),也未必會輸。
老藝術家也好,老藝術家的追隨者也好。
低調沉默并非代表妥協(xié),有些東西,大家只是懶得去爭。
02
有些東西不屑爭,但有些東西,老藝術家們卻在努力保存著。
比如在這個圈子里愈發(fā)珍貴的“情義”二字。不敢說真話,以及說太多假話。是如今娛樂圈心照不宣的生存規(guī)則,年輕一代的藝人看似也在傳遞“情義”。
當初一部《擺渡人》。
觀眾已經用票房和評分表達了對電影質量最直觀的感受。
創(chuàng)作者卻視而不見。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