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推送玉器藝術信息、專家評論、微拍信息、書畫藝術等優(yōu)質(zhì)內(nèi)容(關注微信:yuqilaofashi)
在紅山文化玉器中有一種器型,我們通常稱之為勾云器或者勾云佩,這種器型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一種經(jīng)典器型,與玉豬龍、C形龍、太陽神一起被認為是紅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但在對勾云佩的解讀上人們卻往往難以達成一致,有的根據(jù)勾云佩的形狀把它解讀為鳳鳥,有的根據(jù)勾云佩與C形龍的相似性把它解讀為C形龍,當然也還有一些其它的解讀。各種解讀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至今尚未有一個特別有說服力的解讀。本文分享一組館藏紅山文化勾云玉器(玉佩),也許看完之后您能自己找到正確的解讀、破開這深藏多年的秘密。
1
2
3
4
5上圖為牛河梁出土的紅山文化勾云玉珮,現(xiàn)收藏于遼寧省博物館,長28.6厘米,青綠色玉質(zhì),單面工,是目前館藏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中最大的。
1
2
3
4上圖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長22.5厘米、寬11.5厘米、厚0.5厘米
1
2
3
4上圖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上圖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上圖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上圖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1
2上圖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長9.5厘米,最寬3.1厘米,彎勾刀形,休扁平,援部兩側(cè)雙面磨刃,中有凹槽,內(nèi)分兩段,近端部的一段向內(nèi)收縮,中有一孔,援與內(nèi)之間有二道突脊,其間為一凹沿,很像南方砍柴的彎刀。
上圖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上圖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上圖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上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玉珮,高14.2厘米、寬19.1、 最厚0.55厘米,不對稱形,外緣有雙并連的尖牙,右下方一組已傷缺。玉佩表面雕琢瓦溝紋,瓦溝的凸脊明顯,甚至在重點處加刻凹線,以加強立體感。
上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玉珮
上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玉珮,T形,長19.1厘米、高6.9厘米、厚0.2-0.35厘米。
上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玉珮
上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玉珮
上圖為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玉珮
上圖為塞克勒藝術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玉珮
上圖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玉珮
以上是一些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勾云玉佩,對其造型目前有人、龍、鳳、云、鳥、虎、鹿、蛇、獸面、饕餮、鸮面、玫瑰花、眩目神、男女媾和、多種動物組合體等,欣賞完這組照片相信您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您覺得它更像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