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睡前刷了會兒視頻號,看到一個視頻,心里一動
這個視頻一下激發(fā)了阿杰的好奇心。
做過的朋友都知道,這類視頻其實不難,主要是提示詞要寫好,畫面要連貫,否則轉場會比較生硬。所以都是要用大佬的提示詞模板的。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老 D 出現(xiàn)了,能不能找他協(xié)助呢?
所以今天早晨阿杰就試了一下,簡直可以用無腦操作形容!
下面就簡單說一下步驟吧
直接打開 deepseek,寫入這樣的提示詞:
我想做一個變身視頻,畫面一開始是一條金龍和白虎,共分為五個鏡頭,每個鏡頭逐漸遞進,到第五個鏡頭的時候金龍和白虎成功合體。幫我給每一個階段生成一段midjourney提示詞,要求畫面連貫絲滑 |
接下來 deepseek 就會返回一個結果。它完全抓住了我們想要的重點,在思考過程中考慮到了如何讓畫面“連貫”,不得不說真的非常強
Deepseek 給我們的提示如下,飯直接喂到嘴邊了
出圖建議使用 midjourney,一方面是效果好,另一方面保持畫風一致性也方便一些。
第一個鏡頭的提示詞生成的畫面如下:
阿杰挑了第三張
為確保風格一致,在復制后面盡頭的提示詞之后,一定要把這張圖片加入風格參考中,并添加一個參數(shù) --sw 50。默認是 100,但這樣參考強度太大了,容易把畫面固化,所以我們改成 50。
調整后的提示詞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把 deepseek 給我們的提示詞全都這樣操作之后,就可以很快速的生成一系列圖片了
圖片準備好之后,我們就完成 80% 了。
接下來只要打開可靈,選擇“圖生視頻”的功能,切換到“首尾幀”,分別上傳圖片,直接生成即可。
剪輯部分只要將上一步生成的視頻片段拼接起來,添加上應景的 BGM 即可。最終效果如下
Deepseek 現(xiàn)在能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說實話前一段時間阿杰也挺亂的,什么都搞。
但想了想還是應該聚焦自己的定位:AI 繪畫和 AI 視頻。在這兩個領域,比拼的無非就是創(chuàng)意——
誰能寫出更好的提示詞,誰就贏了。
但說實話,AI 繪畫的提示詞領域有太多專業(yè)的詞了,什么“剪影”、“克萊因藍”、“意識流”...很多小白想畫出漂亮的圖,真的不容易。
但現(xiàn)在有了 deepseek,似乎這些東西都不需要鉆研了,給它一個大概的指令,結果也不賴。
真是這樣嗎?仔細想想,阿杰覺得并不是。
因為沒有這些專有名詞的概念,我們甚至壓根不知道要畫什么,只會被 AI 牽著鼻子走。就像今天演示的例子,阿杰并不知道要什么樣的龍,什么樣的虎...
想要 AI 可控,人腦多少還是要有點東西的。AI 再怎么發(fā)展,該學的還是得學,甚至要學得更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