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紀
1994年華中科技大學畢業(yè),2000年重慶建筑大學建筑學碩士畢業(yè),2010年接觸期貨,2014年開始程序化交易。
訪談全文
資管網:李汝紀先生您好!感謝您于百忙之中接受資管網的采訪。據了解您是建筑專業(yè)出身,畢業(yè)以后是從事什么工作?后來是如何接觸到期貨的?
李汝紀:畢業(yè)后,我一直從事建筑設計工作。2010年知道有幾個同學在炒單,而且做的挺好,受他們影響接觸到期貨。
資管網:從2010年開始接觸期貨,2014年開始程序化交易,期間遇到過哪些困難?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轉型做程序化交易?
李汝紀:剛開始也是向同學朋友學習,也是炒單,斷斷續(xù)續(xù)做了幾年,一直無法穩(wěn)定盈利,我總結當時自己最大的問題是執(zhí)行力不夠,于是開始考慮用機器替代人,逐步從半自動過渡到全自動的程序化交易。
資管網:您在資管網展示的賬戶“紀源趨勢”在運行初期經歷了較大幅度的回撤,請問當時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后來對策略做了怎樣的調整?
李汝紀:主要原因是初期采用的是日線和30分鐘級別的中長線趨勢策略,中長線趨勢策略的優(yōu)點是能抓到大趨勢,但缺點是回撤幅度和回撤周期也相對比較大,對個人的承受能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這兩年交易策略逐步轉換為15分鐘、5分鐘和3分鐘級別的短線策略,回撤幅度和回撤周期相對容易控制一些。
資管網:“紀源趨勢”在近兩年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您認為要達成穩(wěn)定盈利的關鍵是什么?
李汝紀:對一個程序化交易者來說,是否穩(wěn)定我認為應該是用至少8-10年的周期來評判,這樣才能真正的經歷各類行情沖擊的檢驗。我這種短期的盈利,只能說明這兩年的行情正好與我的策略匹配而已。
資管網:2017年商品期貨程序化的策略大多都表現(xiàn)不太好,普遍出現(xiàn)較大的回撤,您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汝紀:我認為主要原因應該有兩個:一是策略的同質化,二是市場行情的不明朗。市場行情的不明朗又與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有關,這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
期貨交易我認為本質上和農民種地一樣,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yè)。你把你的策略這顆種子種下去,能有什么樣的收獲,更多的只能是老天說了算了。
資管網:建筑設計和做交易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都需要非常嚴謹。您如何看待交易中對于細節(jié)的把握和對大局的把握?
李汝紀:交易思想或者說交易邏輯,是你的策略的靈魂,它決定了你的交易系統(tǒng)優(yōu)秀與否。但細節(jié)決定了交易系統(tǒng)能否真正的由優(yōu)秀到卓越。交易邏輯我認為應該大道至簡,但系統(tǒng)的細節(jié)卻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我認為細節(jié)不簡單是參數的優(yōu)化,更重要的應該是系統(tǒng)如何止盈,如何止損,如何加倉,資金管理如何確定頭寸,如何選擇品種,品種之間資金如何分配,滑點如何控制等。
資管網:您主要是做趨勢交易,根據您的經驗來看,您認為應該如何搭建形成趨勢交易系統(tǒng)框架?
李汝紀:趨勢交易的本質是跟隨,發(fā)現(xiàn)趨勢,然后跟隨它,這就是趨勢交易的全部內容。搭建或設計系統(tǒng)應該首先是發(fā)現(xiàn)趨勢,尋找判斷趨勢的參照點,這需要大量的實盤經驗積累。我的經驗是去尋找那些趨勢的必經之路,在那些必經之路上去等趨勢的到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日線級別交易系統(tǒng)的20天均線,只要中長線趨勢形成它必然會穿越這根均線,這根均線就是趨勢的必經之路,就是判斷趨勢的參照點。
資管網:量化策略在震蕩行情中由于不停地觸及止損線而導致資金曲線不理想,您面對震蕩行情時是否有針對性的策略?
李汝紀:做趨勢的死于震蕩,做震蕩的死于趨勢。趨勢策略想要完全解決震蕩問題,或者震蕩策略想要完全解決趨勢問題,我認為都是不可能的。市場中不存在最好的系統(tǒng),但是存在最好的組合。我認為“多策略、多品種、多周期”的組合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
資管網:目前您的程序化交易中,總共有多少個策略,每個策略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策略之間是如何組合以及分配資金的?
李汝紀:我現(xiàn)在實盤運行的有兩個策略,都是短線趨勢策略。采用不同的周期,一個相對慢一點,一個相對快一點,以適應不同的市場波動特征,形成一定的對沖作用。每個策略各占一半資金。
資管網:再好的策略都會有失效的時候,您對策略有效性的評判標準是怎么樣的?您主要根據什么來評判一個策略的優(yōu)劣好壞?
李汝紀:我主要根據收益回撤比和回撤周期的長短來評判策略的好壞。隨著市場參與人群的不同和市場波動率的改變,策略確實會有失效的時候,我認為如果一個策略的實際回撤超過歷史最大回撤,就應該保持警惕;超過50%,就應該減倉;超過100%,就應該暫時停止策略運行。
資管網:作為程序化交易者,您是如何看待期貨市場上的風險的?對賬戶的風險控制,您是怎么操作的?
李汝紀:作為程序化交易者,在期貨市場上最大的風險就是策略失效。從策略誕生的那一天,你就知道它一定有失效的那一天,就像人從出生的那一天,就必須時刻面臨著死亡一樣。雖然每個策略我們都進行了詳細的測試,但那只代表已知的過去,不代表未知的未來。我們不知道策略在市場中到底能夠存活多久,我們未來實際要面臨多大的風險,它最終會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傷害,我覺得這才是交易者最惶恐的事。就像我們身披盔甲,勇敢的沖向槍林彈雨,理論上我們只會偶爾受些皮外傷,可實際的結果卻常常是萬箭穿心。“我們辛苦的種下那粒種子,只能每天懷著一顆虔誠的心,等待那終將到來的末日審判”。程序化交易絕對是一個反人性的、非人的煎熬職業(yè)。
資管網:您交易周期一般多久?平均一單持倉時間多長?倉位一般控制在多大范圍內?
李汝紀:我目前采用的是短線波段策略,平均持倉時間1-2天。倉位一般控制在25-30%,極端情況也不會超過50%。
資管網:您選擇品種的標準是什么?會在每個品種上平分倉位嗎?或是有所側重的布局?
李汝紀:選擇品種的標準是足夠活躍。對活躍品種我都盡可能多的參與,但會根據品種收益率的高低有所側重。也就是常說的普遍撒網,重點釣魚。
資管網:很多程序化盤手不免會對策略手工干預,您又是如何看待這樣的情況?您在什么情況下會手工干預?
李汝紀:作為一個新手,對策略手工干預是一個正?,F(xiàn)象。程序化交易更像一種信仰,我們的執(zhí)行力和虔誠程度相關。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增多,信仰的力量會不斷增強,執(zhí)行力也會隨之增強。我現(xiàn)在只有在回撤幅度超過測試中的歷史最大回撤時,才會考慮手工干預,甚至暫時停止策略運行。
資管網:做交易7年以來,在交易理念、交易心態(tài)、交易技術等方面,您認為自己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李汝紀:最大的改變是交易理念的改變,我覺得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對市場存在的意義,對價格形成的機制和交易系統(tǒng)的運行規(guī)律有了更深的理解。對交易技術和系統(tǒng)細節(jié)不再執(zhí)著的追求完美,對暫時的盈虧勝負,對運行中的偶爾得失也不再過份的糾結。
資管網:對于一個剛進入期貨市場的新手,如果想學習做程序化,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應該樹立哪些理念?
李汝紀:如果是一個期貨市場的新手,我認為炒單、短線、中長線和套利都應該積極努力去嘗試,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真實性格,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如果方向錯了,越努力越痛苦。如果想學習做程序化,也必須有大量的實盤經驗、大量的書籍閱讀和知識積累為基礎,找出市場運行規(guī)律,總結出你的交易思想和交易邏輯,是程序化交易中最重要的事情。書籍閱讀是整個過程最好的催化劑。
資管網:當前期貨市場專業(yè)性越來越強,您目前有組建團隊嗎?請介紹一下團隊情況并談談您未來的投資規(guī)劃。
李汝紀:期貨市場確實專業(yè)性越來越強,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程序化交易本身又是一個鉆牛角尖的活,一個人單槍匹馬把趨勢、震蕩、套利和高頻這些牛角尖都鉆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程序化交易未來應該是在“多策略、多品種、多周期”的基礎上加上“多市場、多盤手”的模式,應該是國內國外不同市場的組合,多個不同風格盤手的組合,這也是平滑資金曲線和放大資金容量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