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文化有記載以來,酒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便從未斷過。無論是晉安風骨狂士的放浪形骸,還是盛唐的浪漫飄逸,狂放自由,酒與詩總是不可或缺的。
而詩仙兼酒仙的李白,在《將進酒》中亦充滿激昂瀟灑,充滿狂放的氣息。他寫道:“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那李白究竟在什么情況下才創(chuàng)作出如此不羈的《將進酒》呢?
01
李白三人相見
唐開元二十年(736年),在文壇上嗜酒如命的詩仙李白35歲。這一年他剛剛從太原游學歸來,準備在洛陽稍作休整后,便啟程回家與闊別已久的妻女團聚。不料,在洛陽東市,李白卻遇到了他的摯友元丹丘。
元丹丘是一位著名隱士,剛從蜀中訪道回來,他鄉(xiāng)遇故知,自然相談甚歡。言談間,元丹丘提到了南陽名士岑勛,岑勛對李白仰慕已久,特托元丹丘相邀:“渴慕已久,已置江陽美酒相待”(瀘州古稱江陽)。李白本是好酒之人,在元丹丘一再邀請下,便欣然同意:先取道穎陽山拜會岑勛,再行返鄉(xiāng)。
這趟潁陽山居之行,李白算是故地重游。幾年前,他在元丹丘初建“穎陽山居”時就曾來此隱居過一段時間。但他與岑勛卻是一直“只聞其名不見其面”,只從元丹丘口中得知,岑勛身出名門,“高蹈不仕,為人耿介”,也是當朝一流人物。所以,當三人相見時,竟喜不自禁,相擁大笑。
02
李白被發(fā)問荔枝酒
這天傍晚時,三人一同登上山居背后的馬嶺,憑空遠眺,只見極目處黃河蜿蜒東來,仿佛從天而降。而百里之外的洛陽城也盡收眼底,在落日的余暉下籠罩在一層金光里。
正所謂人生快意事最不過“酒逢知己”和“棋逢對手”。因此當三人從馬嶺返回后,丹丘急忙命僮仆在院中擺下酒肴,并特意囑咐仆人到地窖取來他剛從蜀地帶回的瀘州老酒,并佐以蜀地荔枝上桌。
李白向來愛酒,一看這場合,哪里還按捺得住。等到酒一上桌,也不多拘禮數(shù),提壺仰首,一傾而盡。那才真叫個“相見恨晚”、“酣暢淋漓”??!幾碗酒下肚。元丹丘突然發(fā)問:“太白,可知這美酒荔枝的來歷?”
李白默然。元丹丘遂放低聲音:“當今圣上,看中了壽王的王妃楊玉環(huán),欲將她納入宮中,這楊玉環(huán)喜食荔枝,每年都命令飛騎從嶺南送來,走數(shù)千里,馬死無數(shù)而荔枝之味不變。而我的一位驛官朋友,得知蜀地產的荔枝不遜于嶺南,遂行偷梁換柱之法,用蜀地荔枝替換嶺南荔枝,減少各地驛官奔波之苦?!?/span>
原來大唐時的四川地區(qū)和江南地區(qū)一樣,都是唐朝財賦的主要供應地,有一種名為“荔枝春”的瀘酒頗得世人喜愛。元丹丘的這位朋友,每年都會給元丹丘帶來蜀地特產瀘州老酒。而這荔枝,則是他冒著欺君犯上的危險從貢品中扣下的“私貨”。在送給元丹丘時,這位朋友還笑道:“與其送豬狗,不如贈朋友。”
這時,李白突然想起數(shù)月前,忠臣張九齡因反對李林甫,主張殺了安祿山而遭到陷害被罷官的事,多日來郁結于心的愁緒萬種竟被一一觸發(fā),五味雜陳一齊涌上心頭。
隨后,元丹丘和岑勛二人又談論起近來朝中官員的爭權奪利、相互傾軋,談起后宮因太子之位而引起的明爭暗斗,還有玄宗大赦罪本當誅的安祿山的背后隱情……
而現(xiàn)在的長安早已變成“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的藏污納垢之處,變成了御林軍“只手遮天,殺人越貨”的地獄;而那位天子也早已不是開元盛世中那個納諫諍、焚珠寶、禁女樂;罷奏祥瑞、親耕藉田的賢圣之君,反而成了好大喜功,任用“口蜜腹劍”之人的荒誕君王……
03
《將進酒》的產生
接下來,三人又頻頻舉杯,美酒又讓李白想起了家鄉(xiāng),喚醒了他心中光陰虛度的悲傷和懷才不遇的憤激,以及他羈旅漂泊的辛酸:他想到自己自二十四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自蜀地出三峽,游洞庭、金陵、廣陵……入長安,北游太原,期間也隱居山林發(fā)奮讀書過,也拜師學習治國之道過,甚至還多方干謁遍投行卷過,然而到頭來,不是才高遭人嫉,就是氣傲受人妒;空有凌云志,卻無報國門。一如莊子筆下的大鵬,既無風可乘亦無浪可破……
想著想著,李白這個堂堂七尺男兒的眼中竟淚光閃爍,幾欲橫流。元丹丘見狀,怕他喝醉,趕忙假意說:“再喝下去,我可沒錢打酒了?!?/span>
正在興頭上的李白哪肯就此作罷,他起身拔劍,竟趁著酒性舞起劍來。
只見他一個燕子掠水式的橫掃,干凈利落。然后轉身斜帶,如風卷荷葉;縱步平刺,如野馬跳澗;聳身上指,如白虹貫日;撤步反擊,又如彗星襲月。左盤右旋,上縱下跳,愈舞愈快,那柄長劍宛如一條白龍在庭中翻滾,幾乎不見人影。整個院中銀光閃閃,寒風颯颯。
正待元、岑二人要擊掌稱好之際,卻聽到他口中又似癲似瘋地出口成章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元、岑二人一聽,都心下驚異這開篇之陡,比興之高。又聽他自說道: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元、岑二人趕緊舉起杯來,湊他興致。李白則一把抓起仆人新送來的酒壺一飲而盡: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此時李白突然停下,手指著元丹丘,大笑著說道: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然后,身子一仰,竟跌進了丹丘的藥圃里,他躺在地上,口中還拖長了聲音自說著:
與爾同銷萬古愁,萬古愁啊萬古愁。
岑勛趕緊上前去扶他,知他已是醉了。而元丹丘呢,他等不及去扶起李白就趕緊命人去取來筆墨,趁熱打鐵地將李白剛才隨意吟出的句子記錄下來。
他太了解他這位斗酒詩百篇的朋友了,若是等到明早起來,剛才那些渾然天成的佳句,我們的詩人肯定是再也記不起的了。
所以,直到很多年后,當后人讀到《將進酒》一詩時,總忍不住感嘆:那一夜月光下,若不是元丹丘從千里之外帶來的瀘州美酒,擾動了我們這位偉大詩人的鄉(xiāng)愁和懷才不遇的悲戚,這世上恐怕就少了一首絕等好詩!
多美的酒,給予了詩人創(chuàng)作的靈感。多美的詩,賦予了酒水永恒的靈魂。
到如今,瀘州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座城市絕大部分的事物皆已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詩酒的文化內涵從未淡化。瀘州被譽為全世界最適合釀造蒸餾酒的地方,“城以酒興,酒以城名”,瀘州成為中國唯一一座得到官方認證的“酒城”,也是中國釀酒史最長的城市之一。
與瀘州釀酒歷史一脈相承的瀘州老窖同樣源遠流長,瀘州老窖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發(fā)源地。瀘州老窖始于秦漢時期的古江陽,興于唐宋。瀘州老窖酒的釀制技藝在元、明、清三代得以創(chuàng)制、雛型、定型及成熟的。兩千年來,世代相傳,形成了獨特的、舉世無雙的酒文化。”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詩酒文化在瀘州的交相輝映,本月16日將在酒城瀘州舉行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第二屆中國酒城·瀘州老窖文化藝術周。
本次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是由中國作協(xié)《詩刊》社主辦,中國詩歌網、中國歌劇舞劇院、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華凱信和承辦的一項推廣普及詩歌的公益性活動。國際詩酒文化大會自 2017年首屆成功舉辦,便獲得社會的廣泛關注。
而這次瀘州老窖文化藝術周再遇經典舞劇《李白》,經由“李白”的酒仙、詩仙雙重身份,更好地詮釋詩酒一體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現(xiàn)瀘州老窖·國窖 1573“濃香國酒”的文化底蘊。 瀘州老窖要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在實踐創(chuàng)造中進行文化創(chuàng)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xiàn)文化進步!
深秋時節(jié),整個瀘州都彌漫著濃濃的詩意與陣陣的酒香,本次國際詩酒文化大會集藝術性、觀賞性、公益性、學術性、趣味性于一體,一定可以讓嘉賓在享受視覺大餐的同時,又能輕易學習到各種知識!
瀘州,李白,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