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女神?
女神作為一種與人類相伴生的精神文化,是一種以女人為原型的神話形象,是神話、圣化女性的多棱鏡中折射出的形象。用弗洛伊德的話說,她是男性內(nèi)心深處埋藏著的期待和恐懼的外在投射。在20世紀西方文化的尋根中,女神被認為是原始的大地母親蓋婭(古希臘的大地母神)的演化。人類的母親模仿和重復生命在大地的子宮孕育的行為,胎兒和出生,是重復宇宙創(chuàng)生人類的行為,女性的生產(chǎn)就是微型的宇宙生產(chǎn)。在永生的神話中,回歸母體也就意味著回歸大地。
二、為什么是女神?
這個問題的另一種問法是,為什么在崇拜男性權威的父權制社會,藝術和日常表現(xiàn)中突出女性而非男性呢?隨便打開一部人類藝術史,你都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女神的裸體形象幾乎占據(jù)了全部內(nèi)容的半壁江山。
當代的解釋是這樣的:男性由于生殖器官如此可見地暴露在身體外部,又如此搖晃不定,使他們變得無可救藥的自戀、焦慮和脆弱。相對男性而言,女性具有子宮和完整的胸部,在繁衍過程中擔任主要的角色,使人類具有依賴性和安全感。
以上言論在早期的女神形象中都可以找到依據(jù)。
三、千變?nèi)f化的女神無處不在
從距今兩萬多年前的考古發(fā)現(xiàn)到古代遺址上的壁畫藝術,從大英博物館的藏品到中國民間傳說,你都會女神的形象無處不在,而她們多以以下幾種形象出現(xiàn):
1.遠古圖騰形象
a.雙手抱腹,豐臀肥乳代表生命的孕育
b.雙手向上,兩腿合緊是為了便于插入泥土中進行祭祀儀式
它們分別象征著生命的孕育和由大地母體中發(fā)揮出的生命原力不可阻擋和頑強向上
2.人類神話形象
在人類的神話中,女神大致分成以下幾類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出現(xiàn):
a.帶有羽翼的天女

日本神話中失去羽衣,只能留在人間淪為漁夫妻子的天女

埃及的冥神伊西斯的寬大的翅膀可以超度亡靈,使之起死回生

圣經(jīng)中的天使
中國敦煌壁畫上的飛天神女和神話傳說中的龍女,嫦娥都具有飛翔的本領
b.以蛙、蛇、魚等形象出現(xiàn)
因為這幾種動物都有強盛的繁殖能力,在崇尚繁衍的古代,它們多和女神形象一起出現(xiàn)或融為一體,一直延續(xù)至今,比較有名的是:

中國的女媧和龍女都是半人半蛇
泰國玉佛寺的蛙人和澳大利亞巖畫上的蛙人

格林通話中《青蛙王子》的故事喻意人與蛙原本是一樣的

而人魚,人蛇則是更常見的。安徒生童話中的小美人魚,大西洋中誘惑船員的海妖,希臘神話中的蛇發(fā)女妖美杜莎,能將看到她的人變成石像
c.美神、花神和母神
在這一類別中,女神都是以極其美麗的形象出現(xiàn)。她們代表了美、愛、誕生和仁慈

美神維納斯

花神芙洛拉

洛神
還有圣母瑪利亞,送子觀音,媽祖和后土娘娘
d.人獸結合
此類女神形象多為戰(zhàn)神,狩獵女神和河神。雖然具有無上的權威,卻仍不失女性的柔美,使之有哺育眾生,保衛(wèi)人間和平的蘊義。
古埃及守護女神斯芬克斯

《山海經(jīng)》中的九尾狐
希臘智慧女神雅典娜頭戴獸冠,可以驅使巨蛇和獅子。歐洲的狩獵女神狄安娜喜歡與鹿為伍。恒河女神與百獸為伍,象征哺育眾生。
四、女神崇拜的復興
在人類步入父權制社會后,女神崇拜曾一度湮滅。無論是在希臘神話,埃及傳說還是天主教中,女神都成為了附屬品。但是,由于社會越來越快的加速發(fā)展,在人與自然的失衡之間,具有侵略性的男性神祗已經(jīng)無法成為人們信賴的對象,代表仁愛與回歸自然的女神又逐漸回到了人類的崇拜中心。
首先,在文藝復興時期出現(xiàn)了大批的女性崇拜者:
達.芬奇 《巖間圣母》 《圣母子與圣安娜》
拉斐爾 《西斯廷圣母》
他們淡化了繪畫中的宗教意義,而著重突出了女性的柔美
貝尼尼 《阿波羅與達芙妮》

作品表現(xiàn)了月桂女神達芙妮為了拒絕太陽神阿波羅強加的愛情,請求河神父親將自己變成了一棵月桂樹的情景。它表達了女性對自由的追求遠大于其依附于男性的愛情。
在現(xiàn)代社會,女神的復興主要表現(xiàn)為巫師文化的繁榮。女巫作為女神在現(xiàn)代社會的存在,她的形象在電影、廣告、文學作品中屢見不鮮。
在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和托爾金的《指環(huán)王》中,我們可以看到明顯的女性崇拜的痕跡。
《指環(huán)王》中的精靈女王,優(yōu)美而仁慈,與那些進行仇殺與血腥斗爭的男性形成鮮明的對比。
而《哈利.波特》中不僅格蘭芬多學院(Gryffindor)取名自報應女神格萊芬(Gryphon),就連院長麥格教授 (McGonagall)的名字也是取自雅典娜的羅馬名字密涅瓦(Minerva)
魔法世界與麻瓜世界的對立,如果從性別上劃分,女巫的世界是陰性的世界,而主人公逃離代表陽性的麻瓜世界,從一定意義上象征著逃離了基督教的父權統(tǒng)治,重返女神懷抱。
在兩本書中,主人公們所對抗的邪惡勢力,都是追求長生不老和權利的魔鬼,而這正是從巴比倫史詩時代就開始的神話英雄們所追求的理想。這種希望無限延長物質存在的想法,破壞了自然生態(tài)法則,是走向毀滅的一步,它與象征著輪回轉世,生生不息的的女神剛好是相對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