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最后一面”,指的通常是遺體告別,因為喪儀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瞻仰逝者的遺容。這算是逝者在人世間最后一次近距離接近天日,此后就是天人永隔。
遺體告別儀式完成后,從此就是真正的陰陽兩界。無論生者還是逝者,都不應(yīng)相互打擾(清明節(jié)另議)。
常常聽到“陰宅”“陽宅”的說法。陽宅就是陽間宅邸,是活人住的房屋,而陰宅就是墓穴,是死人的最終歸宿。“入土為安”,就是說死者被埋在地下,從此“永世安寧”,文學(xué)作品中“讓你永世不得安寧”是非常惡毒的詛咒,意思是哪怕你死了,也不得安寧。
題目中“死人不見二遍天”,意思是說人既然已經(jīng)死了,就不該讓其“重見天日”,畢竟已經(jīng)埋葬于地下,再挖出來曝露于人們的視線之中,無論是腐爛的尸體蛆蟲遍布,還是森然白骨七零八落,都不是賞心悅目的好事情,這首先是對逝者的不尊重甚至是褻瀆羞辱,其次,觀者看到這種場面,心情也好不到哪兒去。
由此可見,古代“開棺驗尸”的阻力有多大,如非十足把握而且極有必要,“死人不見二遍天”的鐵律是極其難以違背的。
滿清時期,皇太極的妃子大玉兒(后稱“孝莊皇太后”)哺養(yǎng)教育順治、康熙兩代帝王,居功至偉。她死前就汲取了漢民族文化中“死人不見二遍天”的文化傳統(tǒng),立下規(guī)矩:此后如過先皇離世,遺孀死后不得打開先皇棺槨與之合葬,必須另立墳塋。
孝莊本人也是按照這個規(guī)矩做的。她的丈夫皇太極歸葬于老家遼寧撫順的昭陵,而孝莊則安葬于河北遵化的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