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史文恭、林沖、他們是師兄弟關(guān)系,都是“鐵臂膀”周侗的得意弟子,三人功夫了得。當世評論盧俊義是“棍棒天下無雙”、史文恭為“神槍”,而對林沖的說法是“一桿槍從無敗績”,都是武值一流的高手。
晁蓋臨死時說誰能殺史文恭為他報仇就立誰做梁山之主。當時梁山戰(zhàn)將雖多,但能與“神槍”史文恭一戰(zhàn)的唯有林沖。晁蓋的遺言意有所指。暗示就是讓林沖做梁山之主。一則是晁蓋反感宋江的招安傾向。二則也是把頭領(lǐng)位置還給林沖。
?史文恭后來在曾頭市任武術(shù)教師。一次斗爭中暗箭射殺了梁山頭領(lǐng)晁蓋,這就為后來師兄弟生死博殺留下伏筆。
?“黑三郎”宋江是當時的二當家,其人心機深重,迷戀權(quán)勢。擔(dān)心林沖擒殺史文恭,憑著林沖的威望和資格,做了這梁山之主。此時的梁山政治上敏感性極高,在利益的權(quán)衡中——所以我們沒有機會看到梁山派林沖去戰(zhàn)史文恭,為晁蓋報仇。后來宋江舍近求遠,計賺盧俊義上山。梁山?jīng)Q定為晁蓋報仇,雪洗前恥——圍攻曾頭市。亂戰(zhàn)中,盧俊義不負宋江期望。三招五式搞定“神槍”史文恭。
難道史文恭如此不堪,名不符實?事實并非如此——主要是因為史文恭在氣勢上輸了,當時曾頭市一方敗勢已定。史文恭拼命逃竄,猶如驚弓之鳥/喪家之犬一般。戰(zhàn)斗中體力損耗很大,逃跑時又受到晁蓋鬼魂的纏繞,狀態(tài)幾乎處于崩潰的邊緣。而盧俊義以逸待勞,體力上也遠勝于史文恭,所以才能如此輕松打敗史文恭。
?晁蓋大仇得報,根據(jù)遺言,盧俊義當作梁山之主。而盧俊義剛來梁山泊,沒有任何根基,也不至于傻得去做。一切都是套路,宋江成功了,如愿的被推上了梁山頭領(lǐng)的位置。
??除了政治因素,林沖不能去打史文恭。那到底林沖能不能打過史文恭?這個爭議很大。我認為可以。就連當時梁山大多數(shù)的好漢,包括宋江。都認為林沖可以打敗史文恭。不然也不至于舍近求遠的去賺取盧俊義上山。此為其一。
同一條街上
?其二,作者施耐庵也認為可以。只是有的細節(jié)隱藏的很深,一般人看不出來罷了。我們看到書中對三個人的武功形容。盧俊義為“棍棒天下無雙”,史文恭為“神槍”,林沖叫“一桿槍從無敗績”。雖然對盧俊義和史文恭的“形容”叫的都很響亮,但前提是他們?nèi)齻€都在梁山一帶斯混。也許通過一個小故事,大家就明白了誰最厲害。從前,有三個鞋匠在修鞋,各自做了一個廣告。第一個寫作“天下最好的鞋匠”,第二個寫作“全國最好的鞋匠”,第三個寫作“這一條街上最好的鞋匠”。你們說說誰才是最好的鞋匠?可見,林沖就像那“第三個鞋匠”,厲害而謙虛且低調(diào)。這非常符合作者對林沖性情的描寫。遇強越強,遇弱不逞強。作者有意隱藏了林沖是水滸第一高手的事實,并且藏的很深。當然書中還有更多的伏筆等待著讀者去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