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戰(zhàn)國中后期到漢代中期,由楚人或巴蜀人著作?,F(xiàn)代學者們達成共識:《山海經(jīng)》成書并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就是說《山海經(jīng)》這本書不是一個人所著作,而是匯聚成的一本書。
古昆侖山異獸
《山海經(jīng)》這本書記錄大量的遠古異獸,它們是不是真的存在,我們根本不得而知。開始很多人認為這就是相當于現(xiàn)在的玄幻小說,但久而久之人們更愿意相信,這些東西是曾經(jīng)存在過,畢竟古人不會無聊到那種程度,編那么多怪獸來嚇唬自己!其中很多異獸還被部落首領當作圖騰。
古昆侖山
除了這些怪獸,另一個疑點就是昆侖山。對于《山海經(jīng)》所記載的的昆侖山,人們更愿意相信他是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
新羅婢女
在中國古代昆侖的意思,除了指昆侖山,還指一些黑人或者黑色的物體,黑人就被稱為昆侖人。有句古話是這樣說的:昆侖奴新羅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昆侖人長得又黑又壯,適合當做奴隸來干活;新羅女人漂亮又能干,適合做婢女。
《山海經(jīng)》里有一段話介紹昆侖山的位置: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
昆侖奴
依照順序而看這不就是地中海、撒哈拉沙漠、紅海、尼羅河。這描述剛好就在非洲附近。而后一段話:有神人面虎、身有文尾白,處之其下,有水之淵環(huán)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根據(jù)《山海經(jīng)》的這段描述,古昆侖山并非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