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國2型糖尿?。═2DM)患者近60%存在超重或肥胖,這些患者血糖控制差,并發(fā)癥風險高。國內(nèi)外權威指南一致推薦口服藥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及時起始基礎胰島素進行治療。但伴隨肥胖程度的增加,不同基礎胰島素降糖療效存在差異。另一方面,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可能引起體重增加。由此可見,如何選擇可兼顧降糖及體重的基礎胰島素進行治療尤其重要。 一、糖尿病合并肥胖: 患病率高,控糖更難 據(jù)研究顯示,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近60%存在超重/肥胖,整體比例相對較高。同時,與體重指數(shù)(BMI)正常者相比,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HbA1c達標率更低(圖1)[1]。根據(jù)UKPDS等研究結(jié)果,血糖控制不佳可導致微血管并發(fā)癥風險增加,預后更差。 圖1. 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HbA1c達標率更低 對此,國內(nèi)外權威指南/共識一致建議,胰島素仍是迄今為止效果最強的降糖藥物,針對T2DM合并肥胖患者在選擇胰島素治療時,應考慮體重對降糖療效的影響,優(yōu)先選擇降糖效果肯定,且同時體重增加不顯著的藥物(圖2)[2-4]。 圖2. 國內(nèi)外權威指南/共識意見 二、控糖療效:伴隨肥胖程度增加, 不同基礎胰島素降糖療效存在差異 PORCELLATI 研究是一項交叉試驗,納入18例接受OAD或胰島素治療的T2DM患者,分別皮下注射0.4 IU/kg的NPH、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后進行32 h正葡萄糖鉗夾試驗。通過正葡萄糖鉗夾試驗的GIR(葡萄糖輸注率)和EGP(內(nèi)源性葡萄糖產(chǎn)量),評估肥胖對不同基礎胰島素藥效影響。結(jié)果顯示:隨著肥胖程度增加,地特胰島素的藥效明顯減弱,且弱于甘精胰島素和NPH ,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3)[5]。 圖3. 地特胰島素GIR AUC與BMI呈顯著負相關 有意思的是,臨床RCT研究也證實了在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中,兩者療效存在差別。EFFICACY研究是一項為期26周的多中心、隨機、治療達標的臨床試驗。針對OAD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肥胖患者(HbA1c 7%~9%,BMI>28 kg/m2),采用二甲雙胍聯(lián)合一天一次甘精胰島素或地特胰島素,比較兩者療效和安全性。結(jié)果顯示,甘精胰島素組HbA1c降幅更大,達標患者更多,每日胰島素治療劑量更少(圖4)。 圖4. EFFICACY研究 三、兼顧體重: 平衡考慮胰島素對體重影響的問題 理想的基礎胰島素在保證長期良好血糖控制的同時,應盡可能減少對體重的影響。ORIGIN研究顯示,甘精胰島素治療6.2年隨訪期間,F(xiàn)PG控制嚴格在5.3(mmol/L)以下,而體重增加僅為1.6 kg(圖4)[6]。另有一項薈萃分析納入了24個對照研究,涉及5397例未接受胰島素治療的T2DM患者,比較甘精胰島素與地特胰島素治療每降低1% HbA1c所引起的體重變化。結(jié)果顯示,按同樣降低1%的HbA1c統(tǒng)計計算,甘精胰島素較地特胰島素所需劑量更少,體重增加無顯著差異(圖5)[7]。 圖5. ORIGIN研究 圖6. 薈萃分析 四、結(jié) 語 針對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不同基礎胰島素降糖療效存在差異。甘精胰島素治療兼顧血糖和體重,是理想的基礎胰島素選擇。
Zhou X, et al. PLoS One 2016,11(1):e0144179
CSE.中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綜合管理專家共識 2016
ADA. Diabetes Care 2017,40(Suppl 1):S1-S135
紀立農(nóng),等. 成人2型糖尿病基礎胰島素臨床應用中國專家指導建議.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7; 25(1):2-9.
Porcellati F, et al. Diabetes Care 2011,34(12):2521-2523
ORIGIN Trial Investigators, et al. N Engl J Med 2012,367(4):319-328
Dailey G, et al. Diabetes Technol Ther 2010,12(12):1019-1027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