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結婚的年輕人來說,最讓人期待的莫過于孕育一個新生命了。而且現(xiàn)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是獨生子女,在他們心里都普遍認為男孩女孩一樣好,都是自己的“心肝寶貝”。
比如兒子雖然調皮,但是有責任感、有擔當,是爸爸媽媽的“拐杖”;而女兒漂亮可愛又貼心,是老父親和老母親的“小棉襖”。
可是在一些家庭中,老人卻往往還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自打晚輩結婚后,天天盼著早點添個“大胖小子”,甚至在他們眼里,女孩子跟男孩子就是沒有可比性的。
“女兒再優(yōu)秀也不如兒子好”
凡凡今年30出頭,不但人長得漂亮,性格也爽朗,作為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年紀輕輕的她已經(jīng)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管,簡直就是女強人的代表。
凡凡來自一個小農村,那里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回憶起自己奮斗的路,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和行為,帶給她太多的艱辛。
凡凡家里姐弟三個,上邊有一個姐姐,下邊還有一個弟弟。從小父母就特別偏愛弟弟,家里不富裕,好吃的,好穿的都要先給弟弟留著。
盡管凡凡的學習成績一直優(yōu)秀,可是父母總是抱怨說:“女孩讀那么多的書有什么用?將來還不是要嫁人。”所以為了完成學業(yè),她不得不在大學的時候半工半讀。可以說,今天的成績真是得來不易。
但即便是這樣,每當父母談及家里的三兄妹時,也還是那句話:“女兒就算再優(yōu)秀也不如兒子好!”
不過凡凡雖然年輕時也覺得爸爸媽媽待人不公平,但現(xiàn)在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出現(xiàn)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不是沒有道理。
老一輩人重男輕女的理由,細想起來其實也很現(xiàn)實
老一輩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一些獨生子女看來其實很不合理,但如果把這種思想放在以前的環(huán)境中仔細分析,其中卻有很多“合理”的因素。
★男孩子在以前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
以前大家生活水平比較低下,家庭的經(jīng)濟來源主要靠男孩子干農活或者外出打工。因此,一個家庭里的男性成員越多,就代表著經(jīng)濟水平越好。
相反,女性在家庭中只能操持家務,不但不能給家庭帶來看得見的經(jīng)濟利益,反而是多一張嘴吃飯,是一個家庭的負擔,所以出于生存的需要,父母當然希望家里能多生男孩。
★在一部分家長看來,“女孩遲早是潑出去的水”
在一部分老人心里,“女孩遲早是潑出去的水”的想法可謂是根深蒂固。
所以父母們總覺得女孩既然早晚是別人家的人,當然就沒必要投入太多,反而對兒子永遠是自己的,當然就更加受重視。
★女孩子無法完成所謂姓氏的延續(xù) 無法延續(xù)一個家族
對于一些比較講究的大家族來說,族譜上可能記錄男人的名字,所以要想自己的家族延續(xù)下去,就必須得有兒子。
這樣的壓力下,讓生兒子成為了一項重要的任務,也使得女兒的地位跟兒子無法不能相提并論,父母很難對兒子女兒一視同仁。
★男孩是父母未來養(yǎng)老的保障
在一部分老人心目中,自己年老了以后就只能和兒子一起住,沒有兒子就代表晚年沒人養(yǎng)老送終,是最凄涼的事。
而且有男孩代表有經(jīng)濟來源,兒子就是父母晚年生活的保障,因此從自己的晚年需求上講,父母也不能不重視兒子。
不過,父母這些“頑固”的想法在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不成立了。
現(xiàn)如今,女孩子也同樣能成為父母的依靠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平時的家庭相處模式,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老人不會與子女同住。
而良好的教育,也讓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樣能在事業(yè)上創(chuàng)造價值,獲得富裕的收入,所以作為女兒,同樣也可以扛得起贍養(yǎng)父母的責任。
不僅如此,女兒天生心思細膩,更多為父母著想,反而會更好地照顧父母,成為父母的依靠哦。
媽咪有話說:
現(xiàn)在大家都提倡男女平等,女孩子也可以在工作中發(fā)揮自己的才干,擁有自己的事業(yè)。所以對于父母來說,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jīng)是大可不必了。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一視同仁,一樣的疼愛才能換來孝順的子女,這才是晚年最堅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