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記住那些“第一人”,卻時常忘卻很多“其中之一”,有些人生活在名人的光環(huán)下,創(chuàng)造出的豐功偉績直到從史料中才找到他們。比如張騫出使西域,張騫成為千古的名人,但如果沒有張騫手下的翻譯和向?qū)靡馗福蛟S張騫早就命喪沙漠無人識。同樣,班超以36人出使西域,其膽識過人也被后人銘記,但其他的35人卻被遺忘。所以歷史總記住“帶頭人”,卻忘卻支撐他們的那些人,有些“帶頭人”沒干出多少功績,卻成為千古名人,還被后人搬到影視,但他們手下即使創(chuàng)造再大功績也被人遺忘。
漢朝的蘇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蘇武身上功績并不多,他只是代表著一個對漢朝忠貞不渝的精神。但蘇武如果沒有他手下人相救,恐怕蘇武早就老死在匈奴,也不會被后人所記住。此人就是蘇武出使時手下的“助理”?;荨5F(xiàn)在“蘇武牧羊”的故事早已刻在國人心中,而且關于蘇武牧羊的影視劇層出不窮,卻忽略了蘇武手下?;?。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身邊的侍從官蘇武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此時漢武帝嫁公主到匈奴,漢匈之間已經(jīng)處于短暫的和平期。但就在蘇武出使匈奴期間,匈奴內(nèi)部出現(xiàn)內(nèi)亂,有人勸蘇武趕緊跑,但蘇武卻認為他是大漢使節(jié),匈奴發(fā)生內(nèi)亂與他沒關系。沒成想匈奴換了可汗后,就把蘇武扣押。
匈奴可汗想勸蘇武為匈奴效老,但蘇武堅決不投降。匈奴就想看看蘇武骨頭有多硬,便把他流放到貝加爾湖放羊,而放的都是公羊,要求公羊生下小羊后,就讓蘇武回來。當時已經(jīng)投降匈奴的李陵勸蘇武投降也沒有成功。蘇武在匈奴19年不變節(jié)而回歸漢朝,李陵留下一句贊語:“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給蘇武精神定義,成為千百年來人們傳頌的故事。
但人們記住了蘇武,卻忽略了他的百人使團,拒絕投降匈奴的并不是蘇武一人,他的使團都很堅貞。那些隨蘇武出使匈奴的使節(jié)我們記得誰呢?清朝學者趙翼曾考證過,并在《二十二史劄記·與蘇武同出使條》這樣記載:“即與武同時出使者,有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后勝為匈奴所殺,惠仍在匈奴。教漢使言天子在上林,射得雁足書,知武等所在。故武得歸。是惠在匈奴,亦十九年也?!?/strong>
趙翼記載了兩個人,一個是張勝,一個是常惠,都是蘇武百人使團之一。張勝身為中郎將被匈奴所殺。實際史料記載張勝投降了。而?;萆頌榧倮?,相當于臨時助理,卻一直被匈奴所扣留。至于是否跟隨蘇武一起去貝加爾湖牧羊,史料并未記載。但當匈奴扣押蘇武等人19年后,?;菹敕ㄒ姷綕h朝來使,這說明?;莶⑽磁c蘇武一起在北海牧羊。不過?;輩s給漢使出一計,讓漢使告訴匈奴,漢朝皇帝看到蘇武鴻雁傳書,知道蘇武在北海牧羊。匈奴聽后只得放了蘇武??梢姏]有?;荩K武會老死在匈奴。
蘇武與常惠回到漢朝,蘇武晉封為博望侯,成為漢朝功垂青史的人物,而?;荽藭r雖然得以受封,但比起蘇武來,他只是“綠葉”。
史料對?;萦涊d,連生年都沒有,可見他就是漢朝一個無名小卒,從他擔任蘇武的“假吏”這一職務就能看出。常惠出身貧寒之家,為謀碗飯吃,他毅然跟隨蘇武出使。雖然沒有記載常惠多大跟著去的,但肯定是年紀輕輕就去出使了。但?;菀踩缣K武一般被扣押19年,這19年年輕人也要熬成中年人,以漢朝當時平均年齡看,公元前81年?;莼氐介L安后,已經(jīng)是老年人了。
雖然?;輿]取得蘇武一樣的職務,但也受到皇帝封賞,他完全可以在家養(yǎng)老。但歷史總要讓這個“綠葉”放彩。
嫁到烏孫的解憂公主給漢朝皇帝寫信,請漢朝派軍與烏孫一起攻打匈奴。這個解憂公主是皇室宗親,之前劉細君和親四年后便早逝了,于是解憂公主頂替劉細君繼續(xù)和親烏孫。但匈奴可不愿看到烏孫與漢朝交好,就進攻烏孫,此時解憂公主才寫信請漢朝支援。此時漢朝選了熟悉西部業(yè)務的?;?,常惠再次成為出使西域的使者。
常惠作為使者到烏孫,主要任務是了解情況,為漢朝之后派兵打前戰(zhàn)。公元前72年,?;莸搅藶鯇O后,看到烏孫形勢很緊急,他連忙上書皇帝出兵,漢朝才派五路大軍共計15萬兵力支援烏孫。
沒想到漢朝五路大軍卻沒有起到真正支援烏孫的目的,?;菥鸵詽h朝校尉之職,帶領5萬烏孫兵大破匈奴。《漢書·常惠傳》記載:“從西方入至右谷蠡庭,獲單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騎將以下三萬九千人,得馬、牛、驢、騾、橐佗五萬余匹,羊六十余萬頭?!?/strong>這一戰(zhàn),使匈奴受到重創(chuàng),也使匈奴失去西域的統(tǒng)治權(quán)。?;輵{借這一戰(zhàn),使他終于達到老領導蘇武的官職,被封為長羅侯。
常惠指揮烏孫大敗匈奴后,終于封侯,在別人眼里?;輰崿F(xiàn)了人生價值完全可以頤養(yǎng)天年,但?;莶]有陶醉于這次勝利,也沒有因為勝利而沖昏頭腦,他還有著更長遠打算。
在?;莩鍪刮饔虻倪^程中,他發(fā)現(xiàn)西域各國由于長期受匈奴的影響,對漢朝實行的“騎墻”對策,漢朝厲害了倒向漢朝,匈奴厲害了倒向匈奴,而且對漢朝很不尊重。
?;菰谂c烏孫時,便得知龜茲國曾殺害漢朝校尉,他便請求皇帝再去西域處置龜茲王。當時漢宣帝剛繼位,還不理解?;莸淖龇?。執(zhí)掌大權(quán)的霍光讓?;菀姍C行事,實際就是默認了?;葑龇?。常惠便帶人到了龜茲,他先用金銀財寶買通龜茲東面兩國,迅速調(diào)集近三萬人大軍,從三面向龜茲殺來。龜茲王以為離漢朝遠,漢朝管不了他,沒想到大軍殺到后,當時就慫了。他對?;菡f,殺害漢朝校尉的是手下大臣姑翼,然后把姑翼交給常惠,常惠殺死姑翼后返回漢朝。
這次?;葜粠?00漢軍,卻調(diào)用西域三萬軍隊,實現(xiàn)了漢朝以夷制夷的目標。也為后來漢朝統(tǒng)治西域找到了一種新方式,后來班超在西域,便借鑒了?;莸倪@種方式,聯(lián)合聽話的打擊不聽話。
?;菔且粋€很有智慧的人,他運用策略并沒費漢軍一兵一卒,便實現(xiàn)了“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目標,比漢武帝兩次遠征要劃算的多。?;葸@次征服龜茲后,龜茲便成為西漢的屬國,該國的國王絳賓還迎娶了解憂公主的女兒弟史,與漢朝也是沾親帶故,并到長安生活學習,回國后對龜茲進行初步漢化。《漢書·西域傳下》記載:“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檄道周衛(wèi),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形象描述了龜茲王絳賓與弟史在長安生活的景象。
公元前65年至前61年,烏孫國內(nèi)因為可汗位出現(xiàn)內(nèi)亂,?;菰俅纬鍪篂鯇O,運用自己的計謀使解憂公主兒子贏得了汗位,穩(wěn)定了烏孫內(nèi)政,保住了漢朝的兄弟國。?;莸墓?,使他接替蘇武職位,成為主抓漢朝周邊附屬小國的事務。班固評價?;荩骸懊髁曂鈬?,勤勞數(shù)有功”。
歷史上我們總會記住那些第一人,卻忽略了支撐“第一人”背后的人,像常惠這樣的人,最初只是蘇武手下的助理,卻創(chuàng)造出比蘇武還要大的功績。歷史對于?;葸@樣人沒有忘記,至少在史料中有所記載,只是被人傳頌的少而已。?;蓦m然是使節(jié),但他與傅介子、陳湯稱得上漢朝的名將!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