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chuàng),歡迎個人關(guān)注、轉(zhuǎn)發(fā)、分享
二胎家庭有一條鄙視鏈:一兒一女>兩個女兒>兩個兒子。但說實話,我寧可要2個兒子,也不想生1個女兒。
并不是重男輕女,是因為如果生的女孩,她可能保護自己的能力比較弱,還要經(jīng)歷生育之痛,養(yǎng)育之苦。作為媽媽,我不忍心她再走一遍我走過的路。
韓國N號房事件帶給我的有震驚,有憤怒,也有不安。
N號房里有26萬男性會員,74名女受害者,16名未成年少女受害者,最小的只有25個月……不得不承認,在保護自己這方面,單是力氣,女生就處于弱勢。
怕女兒以后被欺負,總想教給她各種本領(lǐng),但她羽翼漸豐之后,還是要自己飛翔,父母不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女生保衛(wèi)自己的能力也比較弱,加上現(xiàn)在罪犯低齡化,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懲戒力度不夠,以及社會不法分子的猖狂,我們真的很難保證女孩能一直在和平的氛圍下成長。
“我教了我的女兒二十年,讓她知道怎么保護自己;而你卻一秒都沒有教過你兒子,不要傷害他人?!彼责B(yǎng)女兒再盡心盡力,有時候也會百密一疏。我們自己教育好了還不夠,外邊不經(jīng)意的一件事、一個人,都可能傷害到她。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婦產(chǎn)科,接收了一位38歲的危重產(chǎn)婦:林琴。林琴即將迎來她的第三個孩子。
但林琴的胎盤沒有長好,屬于兇險性前置胎盤,再加上之前兩次剖宮產(chǎn),這次剖宮產(chǎn)的過程中,林琴極有可能大出血。
但她執(zhí)意要生第三胎——為了給丈夫生個兒子。
孩子出生了,如愿是個男孩,但林琴的危險才剛剛開始。因為隨之而來的就是止不住的大出血。
短短十分鐘,林琴就出了3000ml的血,一個成人正常的血量,也只不過是4000ml左右。整個剖宮手術(shù)過程中,林琴一共出了一萬毫升的血,相當于體內(nèi)的血換了三遍。最后,只能切除子宮保住性命。
好在母子平安。
面對鏡頭,林琴說:“其實我覺得,還是做男的好。就至少不用遭那么多罪?!?/p>
女人生產(chǎn)就像鬼門關(guān)走了一遭,所以很多媽媽不希望生女兒,也是怕自己的女兒以后也會經(jīng)歷同樣的磨難。
豆瓣評分9.1的日劇《坡道上的家》,反映了女性在育兒過程中的辛酸。
帶孩子過程中,不僅要忍受孩子的“折磨”,還要經(jīng)歷喪偶式育兒的氣憤,以及不被公婆理解的艱辛。
除了這些,還有求職的尷尬、社會對母親的道德綁架,丈夫的出軌,以及大眾對母親理所應當付出的誤解……
母親帶孩子,被認為是天經(jīng)地義;爸爸帶孩子,就會被吹捧上天。即便全年無休,也仍然有人覺得當媽帶娃輕松,媽媽們的辛苦沒人體諒,反而是有一點帶娃的疏忽,就會被揪著不放。
所以寧可要兒子,一生都在操勞,也不愿意要女兒,怕她被當成公主生活二三十年,到最后成為別人手中的玩偶和笑柄。
當然,男孩女孩都一樣,在成長的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長大后也會遭受各種各樣的委屈。但父母永遠是他們溫暖的港灣,父母的愛也永遠會陪伴他們,給他們力量,去抵抗外部的洪水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