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是“蠟梅”不是“臘梅”
文/俞思義
現(xiàn)在將是坊間蠟梅盛開的時候,于是又出現(xiàn)蠟梅與臘梅之爭。
首先我們要知道蠟梅這一名稱的來歷。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边@段話告訴我們蠟梅“因色似蜜蠟”而得名,并非因在臘月開花而得名。同時又告訴我們蠟梅與梅花不同類。實際上,蠟梅是蠟梅科蠟梅屬植物,而梅花是薔薇科李屬植物。蠟梅香味濃烈,而梅花香味清甜。此外,蠟梅的“蠟”質(zhì)感很強,蠟梅的花瓣比較硬,梅花的花瓣比較軟。
我國古代很多詩人稱蠟梅,而不是臘梅。例如,唐代詩人崔道融有詩云:“故里琴尊侶,相適近蠟梅。”宋代蘇東坡曾作詩《蠟梅一首贈趙景貺(kuàng)》有“蜜蜂采花作黃蠟,取蠟為花亦其物”之句。蘇東坡認(rèn)為它的花色極似蜂蠟,應(yīng)名為“蠟梅”。宋·黃庭堅《從張仲謀乞蠟梅_》有“聞君寺後野梅發(fā),香蜜染成宮樣黃。”《辭源》(商務(wù)印書館1982年)在“蠟梅”詞條下引:宋·黃庭堅《戲詠蠟梅二首》宋·任淵注:“京洛間有一種花,香氣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類女功捻蠟所成,京洛人因謂蠟梅?!庇忠冻纱蟆睹纷V》:“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有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蠟梅”(蜜脾,是蜜蜂營造的釀蜜的房)。明朝的《花疏》中寫道:“蠟梅是寒花,絕品,人以臘月開,故以臘名,非也,為色正似黃蠟耳?!庇绕涫?,宋代謝翱有一首寫“蠟梅”的詩:“冷艷清香受雪知,雨中誰把蠟為衣? 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歸。”詩人說雨中的蠟梅以蠟為衣,更以“蜜房”來比喻蠟梅枝頭的花朵,并說蜜蜂住在這里躲雨避寒不愿離去。詩人有此奇思妙想,當(dāng)與“蠟”字有關(guān)。元代耶律楚材的“枝橫碧玉天然瘦,蕾破黃金分外香”,他把“蠟黃”升華到“金黃”的色調(diào),使蠟梅變得更加風(fēng)姿綽約了。
不少人認(rèn)為“蠟梅是正名”而“臘梅是俗名”。清初《花鏡》中就這樣的記載:“蠟梅俗稱臘梅,一名黃梅,本非梅類,因與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蠟,且臘月開放,故有是名?!?/span>
其實,認(rèn)為蠟梅只在臘月開放是個誤會。
蠟梅并非只在臘月開花。南京中山植物園有幾株來自浙江的“夏蠟梅”,夏季開花?;ǘ浔榷障灻犯?,白色花瓣透著粉紅,花蕊是黃色的,猶如托著金珠的玉碗綻放枝頭。前幾年從美國佛羅里達(dá)州引進(jìn)的蠟梅也是夏季開花,形似迷你睡蓮,淡淡花香令人陶醉。
由此可見,應(yīng)該是蠟梅 ,而不是臘梅。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版),無“臘梅”詞條,只有 “蠟梅”。《辭源》也沒有“臘梅”,只有“蠟梅”。而《現(xiàn)代漢語詞典》還保留了“臘梅”詞條,解釋是“同‘蠟梅’”,似乎不妥。
作者簡介
俞思義,1933年生,在中學(xué)教學(xué)語文21年,在高等院校教學(xué)普通邏輯等21年。從南京曉莊學(xué)院退休。
我的昵稱是集義所生。六歲時讀私塾,先生為我起了“集生”為“字”。這個“字”源于《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問孟子何謂浩然之氣時,孟子所說的一段話。其中有一句是(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意思是,浩然之氣必須積善,做任何事都要合乎義才能生成,而不只是行一事偶合于義,便可取得的。我用“集義所生”作為昵稱,也是一種紀(jì)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