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慷慨激昂的《水滸傳》,臨近尾聲之時,壯士斷臂,好漢吻頸,凄慘之至,令人不忍讀之??v能以死而慰身平之志,不枉一腔熱血,亦為雖死無憾;而命喪無謂之處,一身好本領不得建更大之功勛,可謂冤甚至哉!本期,姚看江湖將為大家盤點梁山十大冤死的好漢。
TOP10 中箭虎丁得孫
中箭虎丁得孫在《水滸傳》中有兩大吸人眼球的“閃光點”:一是“面頰連項都滿是疤痕”,其恐怖丑陋應不遜于鬼臉兒杜興,因而有“中箭虎”之稱;第二便是在遠赴江南作戰(zhàn)時被草叢中的毒蛇咬中,不治身亡。丁得孫本領不錯,東昌府之戰(zhàn)便盡顯其鋒芒,上得梁山以來,大小數(shù)百戰(zhàn)役,雖無關勝、林沖般的顯赫功勛,卻也是兢兢業(yè)業(yè),不輸旁人。一顆光茫四射的地煞之星,沒能死于兩軍陣前,卻最終窩囊斃命于叢中之蛇,怎么說都有點讓人唏噓不已。
遺憾指數(shù):6.0

TOP8 TOP9 錦毛虎燕順 鐵笛仙馬麟
攻打睦州之戰(zhàn),燕順、馬麟被宋江吳用委以阻擊敵名將石寶增援部隊的重任。在宋江如此腦殘的安排下,燕順、馬麟不但沒有阻擊成功,甚至連拖延時間的作用都沒有起到,便在三五回合之間直接做了炮灰。石寶乃是堪比關勝的名將,身旁又有白欽這樣的猛將相助,宋江就是手頭兵將再緊,也應該從關勝、花榮、秦明、朱仝、李應這些大將之中分出一二再輔以燕順、馬麟去迎戰(zhàn)石寶白欽,即使不能成功,也能全身而退。宋江做出如此的荒謬安排當真是匪夷所思,燕順、馬麟因此也毫無價值地做了宋江低智商的犧牲品,不可謂不冤也!
遺憾指數(shù):7.0

TOP6 TOP7 雙槍將董平 沒羽箭張清
從宋江、盧俊義抓鬮攻打東平東昌二府開始,董平與張清的命運便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作為梁山上兩位年青有為的一流戰(zhàn)將, 二人前途廣大,鵬程似錦。然而由于董平一次不理智的無謂冒險,兩人的命運發(fā)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兩個在正面戰(zhàn)場上無人可以斬殺的超級戰(zhàn)將,卻以他們最不擅長的步戰(zhàn)方式雙雙斃命于獨松嶺上,成為《水滸傳》中最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之一。兩顆冉冉升起的將星以如此方式墜落,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遺憾指數(shù):7.5

TOP5 黑旋風李逵
李逵是一員猛將,更是一位福將,酷愛裸露的他,經(jīng)常赤膊沖殺于亂軍之中,雖是槍林箭雨,刀山斧海,也未能傷及鐵牛半點,鐵牛似乎就是砍不倒、殺不了、滅不得的天生福將。然而,誰也想不到這位讓人聞之色變、見之喪膽的大漢,居然最終會死在毒酒上面,而更令人訝異的是,遞給鐵牛這杯毒酒的人,居然是鐵牛最信任的大哥——宋江。為了保住自己忠義的美名,宋江竟然親手毒死了自己最忠實的小弟,宋江的心可謂毒也!威風一世的黑旋風落得如此結局,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
遺憾指數(shù):8.0

TOP4 大刀關勝
人們說酒駕猛于虎也,此言一點不假,名震天下的大刀關勝便是由于一次“酒駕”事故而意外殞命。話說遠征方臘歸來的關勝,憑借卓越的才干和傲人的戰(zhàn)績,位至北京大名府兵馬總管的高位,領導干部當久了,未免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一次兵馬操練歸來,違規(guī)酒后駕馬,結果“失腳落馬,不治身亡”。關勝因此也成為中國酒駕殞命的先驅。
遺憾指數(shù):8.5

TOP3 小李廣花榮
小李廣花榮乃是《水滸傳》中上上品的人物,一桿雪山飛龍槍打遍天下無敵人,一張天地日月弓更是傲貫四海無人可及。相貌與才智并舉,忠義與德行兼?zhèn)涞幕s,始隨宋江一起出江湖而譽滿天下,終又隨宋江一起殞落塵埃以死謝知己,可謂忠義之楷模。姚看江湖每每讀到花榮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一種難言的不忍,一種心痛的惋惜。生在北宋末年的花榮,原本可以憑借自己出色的才干成就更為輝煌的事業(yè),卻為報宋江知遇之恩過早殞落,此實乃宋江個人之大幸,而北全國之大哀矣!
遺憾指數(shù):9.0

TOP2 玉麒麟盧俊義
玉麒麟盧俊義文武雙全,名冠天下,放眼四海無人能與之匹敵,只可惜正值壯年的盧俊義,未能成就不世偉業(yè)便死于奸人的詭異伎倆之下。同樣是死于毒酒之下,宋江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而盧俊義卻是壯志未酬,忠義難成。可憐一代豪杰未等一酬凌云壯志,已屈作水中冤抑鬼;可嘆時政昏庸令如此英雄請櫻無門,報國無路。歷經(jīng)百戰(zhàn)毫發(fā)未損的盧員外,敵得過敵人的槍林箭雨,卻防不住奸佞的背后冷箭,盧俊義乃是梁山好漢中死得最可惜的一位。
遺憾指數(shù):9.5

TOP1 豹子頭林沖
林沖的一生,除了與林娘子短暫的幸福與快樂之外,絕大多數(shù)是在精神的極度憂郁和內心的莫大矛盾中掙扎渡過:當他不想上梁山的時候,卻身不由已地被逼上梁山;當他不想下梁山的時候,卻又萬般無奈地被逼下梁山;當他極度隱忍想在高俅手下建功立業(yè)時,卻慘遭高俅無情地拋棄和陷害,當他怒火攻心欲殺高俅一血前恥時,卻又不得不違心地在高俅帳下俯首效命。林教頭的性格中充滿了隱忍、退讓和妥協(xié),是個謹小慎微的老實人,但時事卻從未褒獎他的妥協(xié),在每一次妥協(xié)之后,便是更加強勁的摧殘蹂躪,以致讓林教頭躊躇滿志之心日竭,報國忠君之愿日枯,等到招安之后,隨著眾兄弟凋零待盡,連賴以生存的最后一點兄弟之誼也蕩然無存,林教頭生存的希望自然也不復存在了,連年的征戰(zhàn),數(shù)十載的積郁,特別是即將與高俅同殿稱臣的巨大心理壓力,終于讓這位在沙場上無人可敵的大英雄轟然倒下。林沖之死,恐怕三分在病,七分在心,用一句“郁郁而終”,也許就是林沖最形象的結局。
遺憾指數(shù):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