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蘇軾蘇轍:史上最深的兄弟情

文丨《那些年》悅悅

蘇軾、蘇轍,北宋王朝的雙子星。他們一母同胞,卻性格迥異。蘇軾曠達(dá)灑脫,蘇轍沉穩(wěn)內(nèi)斂。少年時一起伴讀詩書,青年時雙雙名動天下,文學(xué)上他們相互唱和,宦途中他們攜手共進(jìn)。他們是兄弟,更是知己。無論經(jīng)歷怎樣的順逆枯榮,他們的感情始終如一。對蘇軾而言,四海只有一子由。蘇轍也總是說:兄長,你只管瀟灑地向前走!

誰都不是配角

一門三蘇,最耀眼的是蘇軾。蘇軾名氣太盛,熱情奔放,以至于人們往往會忽略同樣出類拔萃的蘇轍。世人都羨慕蘇轍有個好兄長,實(shí)際上,兩人旗鼓相當(dāng),誰都不是誰的配角。

蘇軾年長蘇轍近3歲,他們自幼一起讀書,入仕之前未曾有一日分離。蘇軾從小就是弟弟控,處處照拂弟弟。無論春夏寒暑,蘇軾帶著蘇轍讀書習(xí)字,不荒廢一日。外出登山浮水,蘇軾撩起衣服涉水而過,蘇轍默默跟在身后。游歷四方,蘇軾得了好物都想著弟弟。他曾經(jīng)買到一個形制奇特的硯臺,自己非常喜歡,回來卻割愛送給了弟弟。蘇轍從小就是跟在天才哥哥身后的小尾巴,終其一生,他對哥哥的仰慕始終如一。雖然仰望著哥哥,他卻沒有成為蘇軾的影子,而是成長為另一座高峰。

三蘇祠中的蠟像

蘇軾蘇轍同榜考中進(jìn)士。之后,在難度最高的制舉考試中再一次雙雙榜上有名。蘇軾得了第三等(一、二等皆為虛設(shè),三等為實(shí)際最高等級),成為北宋開國百年來第一人!事實(shí)上,蘇轍本也有機(jī)會名列三等,相比蘇軾 “直言當(dāng)世之故,無所委曲”,他的策論卻真正筆鋒犀利,讓人驚駭。他把矛頭直指宋仁宗,詳盡論說其為政得失,掀起了軒然大波。司馬光對此特別欣賞,“所試文詞,臣不敢言”,要將他置于第三等??脊俸迗詻Q反對,最終定為第四等。宋仁宗看過兩人文章后對皇后說:“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蘇軾也認(rèn)為蘇轍的文章比自己的厲害,說世俗不知蘇轍的好處是因?yàn)槲娜缙淙?,沉穩(wěn)低調(diào)。其學(xué)生秦觀也作證說:“中書(蘇軾)嘗謂‘吾不及子由’”。

如果說蘇軾像煙火一樣輝煌絢爛,那么蘇轍就像燭光一樣平和溫暖。從年幼到出仕,兄弟二人相知相伴,相互欣賞,互相幫扶。蘇轍說蘇軾亦師亦兄,“撫我則兄,誨我則師”。而對蘇軾而言,蘇轍不只是兄弟,更是最好的朋友: “豈獨(dú)為吾弟,要是賢友生。”無論是在精神世界還是在世俗世界,他們一生都并肩攜手,風(fēng)雨同行。

相知無遠(yuǎn)近

入仕后,兄弟兩人宦海漂泊,聚少離多。世人都看到了蘇軾的曠達(dá),蘇轍卻時時刻刻牽掛著蘇軾的脆弱。觀其一生,蘇軾到哪兒都能走出天下何處不為家的氣勢。但每次和蘇轍分離,畫風(fēng)卻急轉(zhuǎn)直下,各種凄凄慘慘戚戚。

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蘇軾出任鳳翔府判官,為了照顧父親,蘇轍辭謝外職不就,與父親同住京師。這是兄弟二人第一次分離。離別時,蘇軾望著蘇轍在雪地上騎著瘦馬的背影,擔(dān)心他衣衫單薄,一直看著他頭上的烏帽在連綿起伏的溝隴中全然不見才轉(zhuǎn)身離去。在寄給蘇轍的詩中他寫到:“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他囑咐弟弟,別只顧著追求仕途精進(jìn)忘了咱們“夜雨對床”、常常團(tuán)聚的約定??!

漂泊一生,蘇軾每到一處都會給弟弟寫信贈詩,詩作中以“子由”為題的詩詞就超過100首。他對蘇轍感嘆:“吾從天下士,莫如與子歡?!?/strong>

林語堂先生說:往往為了子由,蘇東坡會寫出最好的詩。蘇轍回憶起與蘇軾進(jìn)京考試時路過澠池寺院,在寺壁上題詩一事,作《懷澠池寄子瞻兄》。蘇軾和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兩人同在山東為官,卻因公務(wù)繁忙不能相見,中秋節(jié)這天,清冷的月光下,想起五年未見的弟弟,蘇軾心中感慨,寫下千古絕唱《水調(diào)歌頭·中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比起心無城府的蘇軾,蘇轍要沉穩(wěn)持重多了。他深知蘇軾秉性“其于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于敢為,而不顧其害。用此數(shù)困于世,然終不以為恨。”他尊重并努力維護(hù)蘇軾的赤子之心,但也不忘時時勸誡。蘇軾愛交朋友,蘇轍苦口婆心勸誡他交朋友要謹(jǐn)慎。眼見不平事,蘇軾“如蠅在喉,不吐不快”。蘇轍聽到急急制止,告訴他口不擇言容易禍從口出。

聽聞鳳翔玉女洞中的水能延年益壽,蘇軾定期派侍衛(wèi)前去取水。為防止侍衛(wèi)偷懶,他特意做了調(diào)水符。后來他發(fā)現(xiàn)侍衛(wèi)仍會用其他泉水替換,于是寫信給蘇轍感嘆人心不古。蘇轍回信時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他:“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簡……置符未免欺,反復(fù)慮多變。授君無憂符,階下泉可咽。”他提醒蘇軾欲求過多,反受其累,只要約束欲望,才是真正的“無憂符”。

難兄難弟

公元1079年,蘇軾被指在詩句里譏諷朝廷,烏臺詩案發(fā)。御史臺派人前往湖州緝拿蘇軾。在河南任職的蘇轍提前得到消息,立刻派人前去報信。又急急寫下《為兄軾下獄上書》上呈皇帝,言辭懇切,請求朝廷削去自身官職來替兄贖罪。

蘇轍為了救兄不惜以身犯險,而蘇軾因?yàn)橐粓鰹觚埩艚o蘇轍一首絕命詩。長子蘇邁每天給獄中的蘇軾送飯,父子約定,若無事則送肉和菜,若判死罪則送魚。一日,蘇邁有事,委托親戚代送。為給蘇軾改善伙食,親戚特意做了一尾魚。蘇軾見魚,以為大限將至,不禁悲從中來。平靜后寫下《獄中寄子由》:“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dú)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jié)來生未了因。”雖然是一場誤會,但是在死亡面前,蘇軾最先想到的是蘇轍,最想說的話也是希望來生還能和他做兄弟,足見二人感情之深。蘇轍讀詩后大哭。這首詩輾轉(zhuǎn)到了神宗手中,神宗看后被他們的手足之情深深感動。

蘇軾最終免去一死,被貶黃州,蘇轍也受牽連被貶筠州。據(jù)說出監(jiān)獄時,蘇轍見到蘇軾,拼命捂著他的嘴,提醒他禍從口出。

公元1080年,蘇軾和蘇邁前往黃州。蘇轍帶著家人和蘇軾的眷屬前往高安。安頓好自家人后,又把蘇軾家眷送往黃州。烏臺詩案,從始至終,蘇轍都拼盡全力地為蘇軾奔忙,毫無怨言。

在黃州、筠州的4年,兄弟二人詩文往來不斷。蘇轍因喝酒過度犯了肺病,蘇軾寫詩相勸說他要多加保養(yǎng)。聽聞蘇轍在筠州與官長不和,蘇軾又勸蘇轍不必委曲自己,大不了來黃州一起耕地種菜,也能怡然自得。

同進(jìn)同退,殊途同歸

哲宗即位,皇太后垂簾聽政,兄弟二人被召回京城,共同經(jīng)歷了政治生涯的輝煌時期。紹圣元年(公元1094年),新黨執(zhí)政,二蘇又開始了長達(dá)7年的貶謫生涯。蘇軾晚年寫到:欲問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而蘇轍的貶謫地圖也大致相似:筠州雷州循州

蘇軾被貶惠州,連路費(fèi)都湊不出來。蘇轍傾其所有,資助了哥哥七千緡。蘇軾這才得以安排一家老小到宜興生活,免除了后顧之憂。

紹圣4年(公元1097年),蘇軾被貶海南,蘇轍被貶雷州。五月,在藤州,這對難兄難弟相遇了。或許珍惜這次相聚的不易,或許冥冥中意識到這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處,他們盡可能地慢慢趕路,延長相伴時日。此時的他們兩鬢斑白,沉浮一生仍然身陷泥潭,想起少年出蜀時的意氣風(fēng)發(fā),想到一直企盼的“對床聽雨”遙遙無期,不禁慨嘆連連。

分別前夜,蘇軾痔病發(fā)作,難受不止。蘇轍一夜未眠,照顧左右。他反復(fù)誦讀陶淵明的《止酒詩》,勸哥哥戒酒。清晨,蘇軾登舟渡海。自此,兩人天各一方。在海南,兄弟之間依舊詩信不斷。蘇軾分享他苦中作樂的海島生活,蘇轍寫信告訴蘇軾自己當(dāng)了曾祖的歡喜。有時候長時間得不到蘇轍的書信,蘇軾就會擔(dān)擾,還會用《周易》卜上一卦。

徽宗即位,蘇軾獲赦,蘇轍也奉召回京。蘇轍厭倦仕途,請求歸隱許昌。蘇軾決定處置完宜興的田產(chǎn)后與蘇轍相聚。

蘇軾希望和弟弟住在一處,但是又怕增加他本就沉重的負(fù)擔(dān)。當(dāng)他思慮再三,決定與蘇轍結(jié)鄰而居時,趕上時局有變,他害怕再次卷入政治漩渦,只好作罷。他最后把兄弟不能聚首歸咎于天命。給蘇轍的信中,他托付了身后事,并叫他不要破費(fèi),不必徇俗。

很快,蘇軾因瘴毒發(fā)作,在常州去世。臨死前,蘇軾對友人錢濟(jì)明說:“惟吾子由,自再貶及歸,不及一見而訣,此痛難堪。”一生都在追求“對床聽雨”的蘇軾,終究臨死都沒能再見到弟弟。

蘇轍從此閉門著書,不談?wù)???吹教K軾在海南和陶淵明《歸去來辭》的舊作時,他不僅潸然涕下,慨嘆:“歸去來兮,世無斯人,誰與游?”

11年后,蘇轍去世,和蘇軾葬在一起。終于,蘇軾和蘇轍以另一種形式兌現(xiàn)了歸隱田園、夜雨對床之約,自此再也不分開。

自古以來,兄弟鬩墻、文人相輕者數(shù)不勝數(shù)。蘇軾蘇轍兄弟卻能在詩詞唱和中相知相伴,在宦海沉浮中同進(jìn)同退,在患難困頓中友愛彌篤?!?strong>與君世世為兄弟”,中國古代文化中的“悌”字之意全在這里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
7首詩詞看盡蘇軾一生,幾經(jīng)沉浮,終有回甘!
一首無人能超越的中秋詞,見證了兩大文豪60余年的兄弟情深
讀懂這七首詩詞你就讀懂蘇軾這一生
蘇軾蘇轍詩文中的兄弟情
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jié)來生未了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