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貢丸是花8000元特地從廈門購來的配方,比較適合牛肉丸的食品加工廠批量制作,雖然不像電影里說得那么神奇,但是也能彈接近1米高,入口很脆,像吃鴨肫!”
原料:牛肉1300克(包括300克牛板筋和1000克牛精肉,精肉最好選用牛外通脊肉,也可全部用切牛柳剩下的邊角料代替),豬肥膘200克,牛蹄筋500克,大地魚200克,礦泉水400克(凍成冰塊)。
調(diào)料:鹽26克,雞精15克,味精5克,白糖10克,黃酒30克,生粉100克,蛋清50克。
制作:1、首先把牛肉和肥膘肉用刀反復(fù)斬成蓉。2、大地魚溫水浸泡洗凈,加入鹽8克、味精5克腌漬入味,入烤箱(爐溫約180度)小火烤15分鐘至酥脆,用粉碎機打成粉末狀(一定要細)備用。3、把牛蹄筋洗凈加入1000克水,中火熬70分鐘熬化制成高湯,冷卻后待用。4、把剁成蓉的牛肉餡放入盛器內(nèi),加入黃酒、冰塊迅速攪打上勁,讓牛肉餡將冰水吃進去(此過程可用攪拌機攪打15-20分鐘,用手要攪打30分鐘左右),然后再加入300克用牛蹄筋熬成的高湯,用力順一個方向攪打至牛肉餡抓著有彈性,再加入鹽18克、雞精、白糖、大地魚末、生粉、蛋清攪打均勻即可。4、鍋中加入清水把牛肉餡用手擠成大小均勻的丸子下入冷水鍋中,中火將水燒至微開,將丸子取出即可。
技術(shù)關(guān)鍵:1、制作牛肉餡時一定要反復(fù)斬成細蓉,如果用絞肉機要反復(fù)絞3-4次。否則吃到嘴里不爽滑,有柴的感覺。2、每個攪打過程都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打,同時攪打要一氣呵成,中間不能間斷。為了節(jié)約人力,并保持手感一致,可用攪拌機攪拌。
曾東強試制點評:我嚴格按照曹師傅的方法試制了一下發(fā)現(xiàn)的確比市場上賣的牛丸要脆,但是我認為還有一些不足:1、如加蛋清,做出牛肉丸太白,而且最多存放二到三天,不便長時間存放。2、如按他的制作方法不太爽口,不嫩滑。
曹尹飛回復(fù):加蛋清是為了讓丸子更爽口,按我的配比做出來丸子還是紅顏色的。我認為不爽口的原因主要在于三點沒做好:一、肉餡沒絞細,用絞肉機要反復(fù)絞3次以上。二、上勁時沒有攪打到位,一定要一次將肉餡徹底上好勁。具體做法是:加入黃酒和冰塊后放入攪拌機要用高速攪拌至冰塊融化后改低速,使冰水完全吃進去,改中速放入高湯和調(diào)料繼續(xù)攪拌15-20分鐘,要看到牛肉餡的密度很緊,抓起來有手感即可。三、一定要放入整個的冰塊打,冰塊可使牛肉的纖維縮緊有口感,在攪打中使冰塊融化,同時要使冰水完全被肉餡吃進去。
張建峰試制點評:我按照曹尹飛師傅的做法試做了一下,發(fā)現(xiàn)丸子沒有能夠彈出1米高。
曹尹飛回復(fù):如果彈得不好,除了要注意我剛才說的那三點外,可以加20克高彈素,丸子的彈性會增大。
曾東強:
“我的做法簡單沒有曹師傅的復(fù)雜,全部用牛肉的邊角廢料,按照1:0.06的比例放入松肉粉,丸子的口感比較嫩,同時肉餡先冷凍再加入冰水?dāng)嚧蛏蟿?,口感比我按曹師傅的方法試做的效果爽口,但彈性稍差?!?/p>
原料:牛肉邊角料500克(取牛柳剔下來的牛背筋及剩下的邊角廢料,牛筋一定要占到1/3),碎冰300克。
調(diào)料:松肉粉30克,鹽30克,味精10克,雞精10克,胡椒粉4-5克。
制作:1、牛肉用刀剁碎,加入松肉粉拌勻,放入冰箱(溫度控制在8度)冷藏2-3個小時,取出用絞肉機絞成牛肉泥,注意一般要攪打3-4遍,使牛肉徹底絞碎。2、加入碎冰及調(diào)料(除松肉粉外)用攪拌機攪打上勁(一般在20分鐘以上)。將上好勁的肉餡取出擠成丸子,冷水下鍋養(yǎng)熟即可。
張建峰:
“我的牛肉丸在配料上就和上兩種不同,放入香菇、土芹菜、牛肉汁等,口味上比較好,但彈性稍差。”
原料:牛肉1500克,牛板筋500克,香菇25克,土芹菜25克,姜10克。
調(diào)料:鹽40克,大喜大牛肉精30克,陳村枧水100克,保衛(wèi)爾牛肉汁100克,雞蛋清2個,鷹粟粉150克,食用油200克,冰塊400克。
制作:1、牛肉、牛板筋一起用一對鐵棍在砧板上砸成細泥待用,香菇用水泡好,土芹菜、香菇、姜切成末。2、把牛肉泥放入攪拌機,用中速攪打成膠時放入枧水和鹽,然后減至低速攪拌2分鐘,再緩緩注入冰塊,依次放入牛肉汁、牛肉精、香菇末、土芹菜末、姜末攪拌均勻,放入蛋清、鷹粟粉,攪均勻后放入食用油中速打一分鐘取出即可。3、將肉泥擠成丸子下入溫水鍋,水溫在五十度左右,用小火浸熟。
楊建華試制點評:
這三款丸子我認為其思路是不一樣的,其中曹師傅的做法是牛肉貢丸的做法,講究丸子的脆度和彈性,而后兩款丸子的做法是普通的牛肉丸的做法,講究入口的嫩爽,這兩者是不能兼得的。要想讓丸子嫩爽,提高牛肉肉質(zhì)鮮嫩度,須加入松肉粉和陳村枧水,而這兩種原料會破壞牛肉纖維,使牛肉失去脆感,這兩種做法在操作方法和成品效果上均是南轅北轍。
曹老師的做法還有幾點不妥:1、大地魚粉的份量過重,100克即可。我認真磨了大地魚粉,但是吃到嘴里還是有渣感,效果不好,第二次試制時沒有加大地魚粉而用5克鮑魚素和3克美國肉寶王代替,口感更鮮,選料也簡單。2、豬肥膘放得太多,100克即可,畢竟是牛肉丸,多了會膩口。3、牛筋湯要冷卻后用但不能凝固。4、攪打的順序不好,應(yīng)該先加入牛筋湯,牛肉吃進去湯汁后口感好,如果放完冰再放,牛肉纖維變緊,不便吃進湯汁。接著加入冰塊攪打,最后放入鹽等調(diào)料,因為鹽使牛肉散勁。5、單獨用機器和手工上勁效果不好,我認為最好先用手上勁10分鐘(邊揉邊摔打),再用機器攪打,最后再拿起來摔打幾下。6、上好勁的牛肉餡要放入冰箱冷藏20分鐘使牛肉餡的溫度降下來,但不能凍住。7、牛肉要用絞肉機絞5-6遍,才能將肉餡徹底絞細。8、丸子用溫水養(yǎng)熟,而非涼水。9、我做出的丸子可彈20厘米,如果彈得更高,可少加牛筋水,增加肉餡的稠度和硬度,但是這樣口感會不好,會發(fā)硬,丸子畢竟是吃的不能像電影那樣玩,不必過多講究彈性,只要保證口感脆即可。10、這款丸子可做成撒尿牛丸,在牛肉丸中釀入皮凍,溫水養(yǎng)熟即可。
對于后兩款牛肉丸,以鮮嫩為主,曾東強師傅的加入的松肉粉有點多,15克即可。張建峰師傅的牛肉丸不應(yīng)將陳村枧水打進去,這樣做成會堿味很重,如果要讓牛肉變嫩,可以用陳村枧水泡牛肉,沖凈后再用。同時不能加保衛(wèi)爾牛肉汁因為這種調(diào)料顏色很黑,放進去會影響牛肉丸顏色,可放牛肉精或牛肉粉等成品調(diào)味品。
揉魚丸是溫州菜的經(jīng)典技術(shù)。其技術(shù)含量、詳細配比,是其它很多菜系廚師想知道的。
金云存師傅是浙江人,做的是地道溫州菜,做魚丸技術(shù)特別好,記者嘗過金師傅做的魚丸,勁道大,味道好。
魚丸的制作:
1、取500克魚肉放在墊好肉皮的砧板上用刀剁約4分鐘至碎,或放絞肉機里絞兩遍,取出放在盆里,加鹽11克、蔥末5克、姜末5克后一手按住盆邊一手揉魚,揉的方法同揉面類似,前后揉制,1分鐘后魚肉上勁,下11克味精、11克白糖(提鮮)、10克雞精、10克胡椒粉(去腥),再前后揉1分鐘至發(fā)粘狀態(tài),此時下生粉再揉10分鐘左右,魚肉已經(jīng)上勁很足,粘住手再也揉不動,用手提起來,魚肉和盆懸在半空掉不下去。開始學(xué)做此菜的人,揉完后手指會發(fā)麻。
2、將揉好的魚肉取出在盆子里使勁摔打四五下,起到外表光亮,口感嫩滑的作用。然后用三個指頭(食指、中指、無名指)輕搓兩三下成橄欖形,即成魚丸生坯。
3、另取一盆注入沸水,將做好的橄欖形魚丸放入水中,定型備用。此時魚丸外表略熟,但里面還是生的。然后鍋注水燒到滾開,下入魚丸,看到鍋里出現(xiàn)魚眼泡時,將鍋拉離火口一半,并始終保持“一半火口”用大火再次加熱,打去浮沫,待魚丸全部浮上來即可。
特點:魚肉十分勁道。
小提示:做好的魚膠可以做成灌湯菜、或夾在百靈菇里面,同黑椒汁一起做成“黑椒珍菇夾”;做好的魚丸可以入籠蒸做成“干撈魚丸”;與四季豆、海蜇等一起做成小炒菜“五彩魚丸”等。
制作關(guān)鍵:
1、選料上一般用米魚、黃魚、鰻魚、黑魚等肉質(zhì)比較細嫩的,草魚、鯉魚不可以,腥味太重,而且出來的魚丸顏色容易發(fā)紅。
2、魚肉在剁或絞時,不是太碎也沒關(guān)系,因為在后面揉魚的過程中能將魚揉碎。
3、鹽和魚肉的比例很關(guān)鍵,鹽放少了味淡,容易上勁不足。
4、魚肉和生粉的比例保證在5:1左右,經(jīng)實驗,500克魚肉放110克生粉效果是最好的。生粉一次放入,放太少,上勁不足,放太多,出來的魚丸粉味重,鮮味不足。最好不用地瓜粉,否則出來的魚丸顏色容易發(fā)黑。
5、揉魚肉時用猛力,搓魚丸時用輕力。
6、盆里一定注入沸水,這樣魚丸才能定型,而且不會因相互擠壓變形。若水溫太低,魚丸容易散掉,形成一團糊狀。
7、汆魚丸時,一定是沸水下鍋。鍋開后鍋拉離火口是成湯質(zhì)量的關(guān)鍵所在。拉離火口,成湯清亮,否則大火一直加熱,會使成湯渾濁,而且容易將小的魚丸煮碎。
8、魚丸現(xiàn)做現(xiàn)上,味道最為鮮美。冷藏時需要全部汆熟放晾,覆膜靜置。只放開水里定型的魚丸不能冷藏,因為外表略熟,但里面全是生的,冷藏后再汆味道會很差,而且掌握不好魚丸會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