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挑戰(zhàn)第一人”詠寧墜亡事件中的人禍
作者:反思中的偵探君
來源:金融街偵探
近日,一位20多歲的湖南小伙兒吳詠寧因為意外墜亡引來了大眾對于高空挑戰(zhàn)這種極限運動的關注。
在這之前,作為“國內(nèi)極限挑戰(zhàn)第一人”,他在一些城市地標建筑拍攝的“極限挑戰(zhàn)”短視頻就獲得了很多的關注和打賞。在極限挑戰(zhàn)這個小圈子也是知名大V。
今年2月份開始,吳詠寧陸續(xù)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美拍、快手、火山小視頻等一些平臺上上傳自己拍攝的極限動作視頻,在全網(wǎng)有超過百萬的粉絲。
1 用生命押注,“極限-詠寧”意外墜亡
吳詠寧是8日出的事,跟原本商量好的和女朋友談結婚的日子只差兩天。他伯父馮勝良跟《瀟湘晨報》記者說:“本來說好了11月9日要去妹子家送禮金的。侄兒說他11月8日要在長沙的一棟高樓上錄一個兩分鐘的視頻,說如果火了可以拿10萬?!?/p>
他去爬樓就是為了這次合作,也為了將近10萬的報酬。對吳詠寧來說,這不是一筆小錢。
在今年7月份的一次海拔1000多米的高空飛行表演中,他“當時手滑了,差點失手”,收到了史上最高的打賞288.5元。
在火山小視頻上,他進行了217場直播,發(fā)了300個視頻,有100萬粉絲,也只收獲了差不多價值人民幣5.57萬的“火力值”。
吳詠寧來自一個很普通的家庭,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癥,父親多年前去世。在他出事后,繼父馮先生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孝順”。據(jù)說詠寧拍視頻是希望賺10萬塊給母親治病。而如今,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不知道原本就患有精神分裂癥的母親能否平穩(wěn)渡過這個難關。
高空極限挑戰(zhàn)是一項風險極高的運動,在出事后,有網(wǎng)友指責詠寧為了錢命都不要了,“作”之類的,偵探君覺得,這起悲劇背后,除了詠寧自己的性格因素外,也不排除“人禍”。
2百萬粉絲+打賞,直播平臺難辭其咎
詠寧在他的個人微博上介紹過,他曾經(jīng)當過群眾演員,做過武行,跑過龍?zhí)住=衲?月份左右,他才開始在多個平臺上發(fā)布極限挑戰(zhàn)小視頻。
在發(fā)布的第一個高空挑戰(zhàn)視頻上,他用一輛白色平衡車在樓頂滑行,這個視頻收到了100多塊打賞。隨著各種極限挑戰(zhàn)小視頻的上傳,他漸漸有了百萬粉絲,每次發(fā)布視頻都會收到打賞。
詠寧的朋友對媒體表示,“我覺得網(wǎng)絡視頻害了他,因為有粉絲打賞之類的?!?/p>
對詠寧使用的直播平臺和短視頻平臺來說,某種程度上說,是很需要他這樣的流量擔當?shù)摹?/p>
如今,各大平臺都在使出渾身解數(shù)博眼球。
據(jù)《北京商報》報道稱,快手、火山小視頻都被網(wǎng)友質(zhì)疑為是其合作平臺。
而這些為了流量博眼球的短視頻、直播平臺的背后,家家都有明星投資公司加持,是一場標準的資本之戰(zhàn)。
這次被媒體質(zhì)疑的火山小視頻是從今日頭條孵化出來的直播項目,其運營主體是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
為了在短視頻領域站住腳,今日頭條不僅往火山小視頻調(diào)了一批技術骨干,更是宣布拿出10億元補貼UGC用戶。
美拍曾在2015年一度成為現(xiàn)象級產(chǎn)品,這背后當然少不了“金主爸爸”的功勞。到目前為止,其運營主體廈門美圖網(wǎng)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6輪融資,背后投資方不乏創(chuàng)新工場、啟明創(chuàng)投等這樣的大公司,并于去年年底成功上市。
同樣的,吸引了詠寧大力直播的快手也受到了不少資本的青睞,包括紅杉資本、百度、騰訊等等。
上圖來自天眼查
在資本的助力下,快手被稱為“日活億級俱樂部”,總注冊用戶數(shù)據(jù)已經(jīng)超過7億,每天產(chǎn)生超過1000萬條新視頻內(nèi)容。
3忽如一夜春風來,網(wǎng)紅主播遍地開。
在被稱為“直播元年”的2016年,大量資本、團隊涌入直播和短視屏行業(yè),很多平臺和投資者從中賺得盆滿缽滿,部分直播紅人年賺千萬,媲美一線女星。
本來很小眾的“極限挑戰(zhàn)”運動,因為短視頻、直播平臺的互聯(lián)網(wǎng)效應,讓受眾突破百萬、千萬的級別。而足夠驚險,足夠吸引眼球的“極限挑戰(zhàn)”正在變成一門“流量好生意”。
為了流量博出位博眼球,不少平臺忽視平臺的監(jiān)管和引導責任,在“尺度”上做文章,即使是注意到此類毫無保護措施的“極限運動”,大部分平臺不僅不做風險提示,不采用遏制手段,甚至還大力度做推送,給予推薦位。這樣也容易讓年輕人在平臺和受眾的鼓勵下,忽視風險,只看到鮮花和掌聲。
在詠寧發(fā)生墜亡意外后,快手表示,詠寧的快手賬戶已于今年9月被限制傳播。美拍也表示,為避免類似事件發(fā)生,平臺不應再鼓勵此類內(nèi)容。
在質(zhì)疑快手和詠寧有合作的微博下面,也有快手官方客服官方微博@快手小客服回復稱,快手是一個用戶分享平臺,沒有所謂合作發(fā)視頻的事情,且?guī)讉€月前已對相關賬戶進行處理。
偵探君特意去快手,美拍,火山小視頻上搜索了“極限-詠寧”的賬號,目前三個平臺應該都做了相關屏蔽手段,已經(jīng)找不到賬號內(nèi)容。今天下午看見有媒體說可以通過“極限”,“爬樓”之類的關鍵詞搜到其他一些極限動作視頻,偵探君特意試了一下,基本上也都屏蔽了。各大平臺善后的速度如果能用在事前提醒,說不定真的可以挽救一條年輕的生命。
雖然平臺們現(xiàn)在都知道錯了,但是偵探君擔憂,如果沒有監(jiān)管層的介入,這種自律會不會只是暫時的曇花一現(xiàn)。不可忽視的是,在國際上公認的“極限挑戰(zhàn)”運動,是需要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士在專門的場地進行的一種運動方式,而且需要有嚴密的保護裝備和措施。
而由國內(nèi)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瘋狂打賞和傳播的背后,參與極限運動的人和受眾都非常年輕,翻閱“極限-詠寧”的社交媒體賬號留言,可以看到之前還有網(wǎng)友表示,“不刺激,再來點兒更刺激的?!敝T如此類的語言。
這一幕似曾相識,偵探君曾有一位警察朋友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當時有人要跳樓,警察在忙著救人,穩(wěn)定對方情緒,樓下的看客卻在高喊“跳下來”、“孫子,不敢跳”“慫貨”……
在目前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受眾人群中,不乏很多未成年人以及年輕人,他們心智還未完全成熟,容易被外界所影響,甚至效仿“偶像”的行為。對于這種情況,平臺其實是有著很重的平臺責任的,任重而道遠。
今天早間,有一個長約兩分多鐘的短視頻在微博、微信群流傳,是吳詠寧墜亡的視頻。隨后,吳詠寧女朋友在微博稱自己沒有授權媒體轉(zhuǎn)載,也不想這則視頻被轉(zhuǎn)發(fā)。
仍然是用別人的生命換流量的模式,良心不會痛嗎?
希望眾多有資本加持的平臺,能夠從詠寧墜亡事件中汲取教訓,盡到平臺責任。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如此這樣,詠寧也會有所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