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李商隱:在無情的世界里獨自深情


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查詢,古詩詞分享!

作者:張風莉,來源:(ID:tsgsc8)

唐朝的詩壇,如果沒有李白和杜甫,無疑會坍塌。

他們一個高舉浪漫主義的大旗,天馬行空,肆意揮灑;一個筑起現(xiàn)實主義的巔峰,沉郁頓挫,憂國憂民。

他們是大唐的標簽和靈魂,沒有他們,大唐何以成為大唐?!

但是,如果大唐只有李白和杜甫,大唐仍然是單調(diào)的。因為他們僅僅開掘了詩歌內(nèi)容和題材的一部分,還有一個屬于全人類的、更為廣闊和美好的心靈天地,他們沒有顧得上去耕耘。

于是,晚唐時期,李商隱出現(xiàn)了。
一、沒有父親的孩子,幸遇貴人

公元813年,李商隱出生。

他的出生,令家人欣喜不已。父親李嗣為他取名“商隱”,字義山,是希望他能像秦漢隱士“商山四皓”一樣,有德有才,不求聞達。

有父愛陪伴的日子自然是快樂的。而對李商隱來說,這樣的幸福,竟是那樣短暫。

李商隱九歲那年,他親愛的父親去世,孤兒寡母凄凄慘慘戚戚。

李商隱打著魂幡,和母親一起扶著父親的靈柩,一路顛簸,從浙江回到了家鄉(xiāng)河南。回到家鄉(xiāng)以后,因李商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他主動承擔起了養(yǎng)家糊口的重任。
李商隱“五歲誦經(jīng)書,七歲弄筆硯”,干些抄抄寫寫的活兒,他還是能勝任的。李商隱開始傭書舂米,小小年紀一個人就打兩份工。

在清苦的生活中,李商隱沒有自暴自棄,他一直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我要讀書,我要用知識改變命運!他有一個堂叔,學問很是淵博。李商隱白天干活,晚上就跟著堂叔念古文。

十六歲的那年,李商隱來到了洛陽。

在洛陽,他意外地見到了當時的文壇大佬白居易。白居易看了他的詩以后,大為贊賞,還說了一句與他的身份不太符合的話:“我死后,得為爾兒足矣?!?nbsp;

因為白居易的引薦,李商隱又和當時的洛陽留守、駢文大家令狐楚相識。令狐楚非常賞識李商隱的才華,他邀李商隱加入了自己的幕府,并“以其少俊,深禮義,令與諸子游。”

令狐楚認定李商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為了給自己的兒子令狐绹培養(yǎng)后備力量,令狐楚對李商隱進行了全面的培養(yǎng)和打造。

首先,他手把手地教李商隱寫標準的四六駢文,因為這是當時官場通行的公文文體。其次,他帶李商隱參加各種文學的高端聚會,讓他多交流,見世面。另外,只要是出差,令狐楚也必定讓李商隱同行,以增加他的各種才干。

李商隱學得差不多了,令狐楚就自掏盤纏讓他去參加科舉考試。李商隱懷著一肚子學問,連考三次卻沒有考中。

令狐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讓自己的兒子令狐绹在下一次的考試中,務(wù)必為李商隱好好運作一下。

公元837年,李商隱終于高中進士。

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能遇到令狐楚這樣全心全意幫他的貴人,李商隱無論如何都應(yīng)該對令狐楚父子感恩戴德,長久追隨。

但是,李商隱沒有。

二、你的婚姻沒有那么簡單
李商隱進士登科,得到了當時的地方官員王茂元的青睞。他向李商隱拋來了橄欖枝,要李商隱做他的東床快婿。李商隱與王茂元的小女王晏媄見面之后,對這樁婚事是一萬個愿意,他恨不得立刻與王晏媄拜天地。

才子佳人終成眷屬。不諳世事的李商隱,天真的以為,他的好日子終于來臨。

他不知道他現(xiàn)在擁有的,要用后半生的代價去換取。

當令狐绹得知,他曾經(jīng)視為手足的李商隱,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做了王茂元的女婿,令狐绹心中的那個火啊,簡直一點就著。

他只想沖到王府,揪住李商隱厲聲質(zhì)問:“你難道沒有見過女人嗎?你就是這樣回報我們的?說好的兄弟之情到哪里去了?”

那時,李商隱定然是一副迷惑不解的神情:“我的好哥哥,您這是生得哪門子氣呀,我不過是和王茂元的女兒結(jié)了個婚,我還是我,還是你的好兄弟呀!”

說完這句話,李商隱的嘴巴張得老大,他不明白是令狐绹的哪一根神經(jīng)錯亂了。

他哪里知道,那個神經(jīng)錯亂的人原來是他自己。盡管他認為他還是令狐绹的好兄弟,但令家人不這樣認為,牛黨的人不這樣認為,就連他的岳父所在的李黨也不會這么認為。

可憐的李商隱始終不明白自己哪里出了問題。他只知道,他喜歡王晏媄,王晏媄也喜歡他,所以他們結(jié)婚了。

他怎么會料到,他結(jié)的這個婚,在外界看來,就意味著他背叛了自己的恩主,意味著他與原來的陣營決裂。而一個輕易背叛恩主的人,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為人所不齒的。所以新舊唐書都評價李商隱“無行”,“德行有虧”。

國學大師陳寅恪說:“李商隱本應(yīng)始終屬于牛黨,方合當時社會階級之道德?!边@樣,一來可以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升遷機會,二來,他可以通過輔佐令狐绹,報答令家的恩情。

這是李商隱當時最好也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李商隱沒有這個判斷力。他對政治的感覺十分遲鈍,他的悟性和靈氣,全給詩歌了。

作為新晉進士,他似乎完全沒有關(guān)注過當時的政治生態(tài),他似乎根本不知道當時朝廷還有“牛李黨爭”的現(xiàn)象,他似乎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呆子,而并非一個合格的講時事、講政治的預(yù)備級公務(wù)員。

所以,他才沒心沒肺地跑去做了李黨的女婿,而李黨和令狐楚所在的牛黨是多年的政治死對頭,他們之間的撕逼,有時慘烈至極。

可想而知,這樣的選擇,對他的仕途能有利嗎?!

李商隱熬過了艱難的少年時代 ,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卻因為自己的單純無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三、從此仕途蹭蹬,再難翻身

839年,新婚之后,李商隱喜氣洋洋地去參加吏部的選拔考試,他的卷子答得無懈可擊。

但是放榜的時候,時握大權(quán)的令狐绹只一句“此人不堪”,李商隱的名字就被輕輕劃掉了。

后來,他雖然得了一個秘書省校書郎的九品小官,但受牛黨的排擠又被外調(diào)為弘農(nóng)尉。在小小的縣尉一職上,李商隱卯足了勁想有所作為,他私自做主平反冤獄,因而觸怒上司,不得不自請去職。

丟了工作以后,李商隱心情極為郁悶,他感嘆道:“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人生窮困,聞見所無?!?/span>

唐武宗即位后,李黨的首領(lǐng)李德裕提拔為相,李商隱重新回京,仍然做他的秘書省正字。

842年,李商隱的母親去世,作為孝子,他必須回家丁憂三年。

845年,守孝期滿,李商隱再次返京。返京之前,在一個百無聊賴的春日,他寫下了:

世間榮落重逡巡,我獨丘園坐四春。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發(fā)如絲日日新。
欲逐風波千萬里,未知何路到龍津。

經(jīng)歷了數(shù)次打擊,李商隱不墮青云之志,他對仕途仍然充滿了憧憬。

可是,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等他回京的時候,牛黨已經(jīng)整垮李黨,開始主持中央朝政。他的最好的機會已經(jīng)過去了。

沒有一個人認得他是誰,他只好去求見令狐绹,令狐绹閉門不見;他又給令狐绹一封一封地寫信,令狐绹沒有任何回音。

為了換一口飯吃,李商隱只好重操舊業(yè),奔赴一個又一個的幕府。其間的奔波輾轉(zhuǎn),其間的失意辛酸,怎一個“愁”字了得?!

王晏媄嫁給李商隱,沒有享受過一天的榮華富貴。他給她的,只有漫長的分離,只有刻骨的相思。

在一個下著雨的秋夜,李商隱惆悵難眠。他久久地站在異鄉(xiāng)的窗前,思念著遠方的妻子兒女: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他知道家中的妻子,在巴巴地等著他回去。他何嘗不想團聚,不想與愛人紅燭西窗、喁喁細語?

但是現(xiàn)在,自己依然白首無功名,他如何面對妻子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他只能任歷史上那場最漫長的秋雨,淅淅瀝瀝地下;他只能在險惡的宦海中,繼續(xù)浮沉、掙扎。

他本以為他是在為自己心愛的人,掙取一個足夠體面的未來。但他不知道,有些東西,會像我們手中握著的細沙,當我們驚覺,它已從指間悄然滑落。
四、愛人已逝,我的人生還有什么意義

在一個讓人心煩意亂的夏日,李商隱接到了妻子病重的消息。他心急火燎、馬不停蹄地往回趕。他幾乎肝腸寸斷,他害怕那最可怕的事情發(fā)生。

妻子最終沒能和他見上最后一面。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
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檗(bò)。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識。 

錦瑟猶在,一切如舊。斯人已逝,不可復(fù)來。將兩個兒女托付他人,帶著無盡的傷痛,李商隱再度出發(fā)。在討生活的路上,李商隱踽踽獨行。那無盡的悲涼,如同洶涌的波濤,在一浪一浪地朝他襲來:

劍外從軍遠,無家可寄衣。
散關(guān)三尺雪,回夢舊鴛機。

從此,再也無人為他寄棉衣;從此,他再也感受不到妻子的關(guān)懷。他真的是一個人了。

看到李商隱茶飯不思,情緒低落,新的幕府主人很是不忍。他熱情地給李商隱介紹了一個色藝雙絕的歌女,但是被李商隱拒絕了。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李商隱說,我是一個居無定所、漂泊無依的人,我不能耽誤  姑娘你的前程。就讓我們只享受眼前的這一點歡樂吧。

其實,是他的心里早已容不下別人了。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王晏媄從離去的那一天起,帶走了對愛人凄楚的思念,也帶走了愛人孤獨的靈魂。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858年的一個黃昏,李商隱獨自來到了樂游原,俯瞰著熱鬧非凡的長安城,他寫下了: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在遼闊的樂游原上,李商隱看到了紅彤彤的落日。那碩大的夕陽,是多么溫暖,多么瑰麗。

但是,它就要沉落了。李商隱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如同那夕陽,也快要沉落了。

可是,他是多么地不舍!因為他的人生,還未曾壯麗過;他的人生,還有著那么多的缺憾。對那些缺憾,他終歸無能為力。那么,就讓它們永遠地留在他的詩里吧。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寫完這首史上最朦朧、最無解并且美到極致的詩以后,李商隱也去了王晏媄所在的那個世界。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五、虛負凌云才,襟抱未曾開

李商隱去世的時候,年僅四十五歲。他不甘心離開這個世界。

或許,他最好的摯友崔玨是理解他的。聽聞朋友的噩耗,崔玨留下了傷感的淚水:

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兒時,父親的早逝,使李商隱飽嘗辛酸;中年時,陷入黨派之爭,使他里外不是人;后來,妻子的去世,更令他萬念俱灰。

李商隱的一生,幾乎都是灰蒙蒙的,壓抑的,沉重的。他最終沒有當過一個像樣的官,他幾乎沒有過開心和歡樂的時刻。

如果說他還有一點點溫馨的回憶,那就是和妻子在一起小聚的時日。

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輾轉(zhuǎn)流離,看慣了那么多的鄙視冷眼,他本來就敏感脆弱的心,變得更加地沉默和內(nèi)斂。

因為他不諳政治,所以他站錯了隊;因為站錯了隊,他終生再沒有重新洗牌的機會。

有人說李商隱的人品存在問題,在政治立場上,他左右搖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投機主義者。如果這樣評價李商隱,其實是高看了他,因為他根本沒有那么復(fù)雜。

終其一生,他只適合做一個詩人,而政治,他真的不來電。他當時離開令狐绹,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無心的,他哪里會算計,算計這樣的選擇能給他帶來多少利益。

他娶王晏媄,只是因為她就是那個他要尋找的人,并不代表著他就加入了李黨的陣營。他始終只有一顆詩人的赤子之心,而沒有世俗的花花腸子。

如果他就像有些人所說的那么下作,我相信他是寫不出能將世人感動千年的詩句的。

可悲的是,人們并不懂他的心。于是,他被社會的成見所殺,被深重的誤解所殺。在那個時代,他注定是一個悲劇。

對此,中國李商隱研究會會長董乃斌這樣評價:“義山的悲劇,不是偶然性的個人悲劇,而是一個必然的社會性悲劇。它反映了晚唐社會矛盾的一個重要側(cè)面,在當時大批懷才不遇的下層知識分子中具有代表性意義?!?/strong>

明代著名學者胡應(yīng)麟也認為:“君子出身,一有倚托后便去就兩難。李之錯處不在忘恩,正在受恩初耳。然亦見當時黨禍之烈?!?/strong>

六、在無情的世界里獨自深情

盡管李商隱從小遭遇的就是一個無情的世界,盡管他被迫成為黨派之爭的犧牲品,但他從來沒有泯滅初心,他依然認真地深情地活著。他的心中從來沒有喪失過愛。

在風華正茂的年紀里,他愛過一個富商之女,活潑無邪的柳枝姑娘。

畫屏繡步障,物物自成雙。
如何湖上望,只是見鴛鴦。

在玉陽山修道時,他與公主的侍女宋華陽一見鐘情,如膠似漆。

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
應(yīng)共三英同夜賞,玉樓仍是水精簾。

雖然這些甜蜜的愛戀最終無果,但對李商隱來說,愛過就好,結(jié)果并不重要。

因為那些故事,是他青春的悸動,是他靈魂的蘇醒,是他對于美和愛的追求。 一個詩人,如果從不追求美與愛,他還是詩人嗎?

李商隱最愛的,當然還是他的妻子。令人嘆惋的是,他一生與妻子聚少離多,妻子更多的在他的夢里,在他的詩里,在他的思念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因為愛,李商隱的心沒有變得涼??;因為愛,他才能寫下世上最曲折深婉的情詩。

他的情詩,寫盡了人間愛情的纏綿、相思的苦痛和失戀的悲傷。

他的情詩,其語言之精致清麗,意象之綺美朦朧,情韻之深微雋永,是從古到今無數(shù)的詩人所不可比擬的。

他的情詩,是對文學藝術(shù)領(lǐng)域的繼續(xù)開拓,是對人類心靈空間的深度挖掘;是對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的含蓄描摹。

他的情詩,是那樣憂傷,那樣惆悵,又是那樣朦朧。朦朧不是他的缺點,反而成了他的詩歌的一種標志。因為朦朧,所以霧里看花;因為朦朧,所以意蘊無窮。

寫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大詩人元好問,讀李商隱的詩,都在死磕,都在遺憾無人做注解: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所以,作為尋常之人,李商隱的有些詩,我們真的讀不懂,這也很正常。如果在讀的時候,你覺得它美、它婉約,它深情,這就足夠了。

-作者-

張風莉:筆名雨楓,中學語文教師,甘肅省白銀市作協(xié)會員,公眾號《唐詩宋詞古詩詞》專欄作家。作者授權(quán)首發(fā)公眾號:唐詩宋詞古詩詞。


現(xiàn)在新建了粉絲群以供各位詩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請在后臺輸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區(qū)回復(fù)喔)。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guān)注后,

回復(fù)唐詩”、“宋詞”,即可查詢詩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