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8年,美國天文學家塞斯·巴恩斯·尼科爾森(Seth Barnes Nicholson)發(fā)現(xiàn)了木星(Jupiter,依據(jù)神王朱庇特命名)的第十一顆衛(wèi)星,將其簡稱為Jupiter XI。在這之后的三十年多間,有人曾將這顆衛(wèi)星稱為潘(Pan),但未形成廣泛的影響。
公元1975年,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根據(jù)公開征集名稱的結果,將這顆衛(wèi)星正式命名為卡耳墨(Karme)。
在克里特~米諾斯神話中,卡耳墨是耕種之神歐部琉斯(Eubouleus)的女兒,是克里特島的刈禾女神。神王宙斯喜歡她的美麗溫順,使其成為自己的情人。卡耳墨給宙斯生了一個女兒,起名叫做布里托馬蒂斯(Britomartis)。
布里托馬蒂斯
傳說克里特之王米諾斯看中了布里托馬蒂斯,對她窮追不舍。布里托馬蒂斯無奈,便從懸崖跳入海中,落入漁網(wǎng)而成功躲避了米諾斯。后來漁民把她帶到希臘大陸,她就成了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的女伴。
阿爾忒彌斯利用一次機會,使布里托馬蒂斯也具有女神的屬性,布里托馬蒂斯遂成為克里特島的高山與狩獵女神,有時也稱作漁網(wǎng)女神。
《黛安娜出浴圖》1742布歇 ——難道是黛安娜與布里托馬蒂斯?
由于米諾斯的母親就是歐羅巴【請見《木衛(wèi)2 :歐羅巴 Europa》】,父親也是神王宙斯,所以這一求愛未遂事件,其實是在同父異母兄妹之間展開。幸好布里托馬蒂斯重視貞潔,否則又要搞出一樁亂倫的丑劇。
布里托馬蒂斯
經過希臘化和羅馬化的改造,上述克里特神話被添枝加葉,以至于使后人大感撲朔迷離。
一是有人宣稱,那耕種之神歐部琉斯是農業(yè)女神德墨忒爾的兒子——我們都知道,德墨忒爾是神王宙斯(即朱庇特)的姐姐兼情人——那么,朱庇特的情人卡耳墨,實際是他另一個情人德墨忒爾的孫女。朱庇特又一次兼收并蓄,不知忌口,難怪要遭道學先生痛罵。
二是另有一種傳說,認為布里托馬蒂斯其實就是阿爾忒彌斯(羅馬神話稱黛安娜)。如果這個說法成立,卡耳墨就應該是暗夜女神拉托娜在克里特島的化身啦。以她的地位,別說列為木星的第十一號衛(wèi)星,就算進入前四名,恐怕也沒有哪個神祇敢于爭論短長。
《拉托娜哺育阿波羅》1721弗朗索瓦·勒莫恩
拉托娜
因為,我們多次講過,拉托娜的一子一女,在第三代主神集團中各占一席,一個是光明與預言之神阿波羅,另一個就是月亮兼狩獵女神黛安娜。
《阿波羅與戴安娜》1757提埃波羅
《獵手黛安娜》吉婁梅·賽涅克——或者叫獵手布里托馬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