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有直抒胸臆的,同時也有委婉含蓄的,就是藝術創(chuàng)作者把所要表達的真實思想寄托予所創(chuàng)造的意象之中,留下欣賞者聯(lián)想的思想。這就是古人所表述的“余味曲包”或“象有盡而意無窮”,“藝無達沽”等等。
藝術多是沒有確解的,其創(chuàng)作的真正意圖是通過欣賞者與藝術作品的對話,交流,再創(chuàng)造等來實現(xiàn)。因欣賞者的理解,學識水平,經歷,興趣愛好,審美觀念來理解認識藝術創(chuàng)作者含蘊作品形象中的意。因而因欣賞者的不同,對藝術的真意理解也不盡相同。
古人說的“余味曲包藏”,正是含蘊在作品中的作者的余味,也正是讓創(chuàng)作者自己理解,創(chuàng)造的寓意。因人的不同,在作品中所寄托的余味也不盡相同。
認識到了這一點,也就認識了藝術作品中,藝術家所賦之意,之余味是不確定的?!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說的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