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4自駕晉陜22三原古跡1
(2015-03-20 20:42:46)

27日11:25,三原縣出口,高速10元,2995公里。


三原縣,因境內(nèi)有孟候原、豐原、白鹿原(陳忠實的白鹿原為虛構(gòu))而得名。歷史久遠,古稱池陽,關(guān)中文化名城。三原,也是我的故鄉(xiāng),這里出生,8歲離開。

過南郊中學,父親的母校。


三原古跡眾多,前文照片中已有許多三原出土文物和題刻。憑“旅游年票”,開放景點全都免費。

加油7.19/L、255元后,先去東南5公里外的文峰木塔。門西向,門票10元。據(jù)說,這是西北地區(qū)的唯一木塔。


曾為小學。父親說,小時候曾帶我來過,沒有一點記憶。

院子不大,進門南轉(zhuǎn),先是一座四柱八撐三樓木牌坊,高約15米、面寬10米,琉璃脊頂,如意斗拱,雄偉精致。這座牌坊原屬城內(nèi)南大街文廟,始建于元大德七1303。文革中,文廟被毀,牌坊1982年遷此。城隍廟的幾座木牌坊,同此樣式。


原有木塔寺,磚砌臺地為原來的大殿臺基。尚存舊碑二座。

歷史上的三原注重教育,出過不少進士。其中,《房山70》莊公院現(xiàn)存明碑《重建超化寺》撰文岳映斗,是三原籍的明代末科進士。木塔的建成,與明代的另一位三原籍進士溫純有關(guān)。

溫純,明嘉靖四十四(1565)年進士,后任工部尚書?;丶姨接H,看見城北清峪河木橋被洪水沖毀,交通不便,帶頭捐款,于萬歷十九1591興修了一座永久石橋,稱龍橋??紤]到三原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用修橋剩余木材,于明萬歷二十二1594在東南方位,修建木塔及寺院,意在文風興盛、人才輩出。萬歷三十四1606建成。


登上大殿舊基,磚砌甬道如橋,連通南端的塔臺,木塔座落于臺上。

可見,24米的木塔六角攢尖。但樹木茂密,不能一覽木塔全貌。


走近木塔,又不能拍下全景。

一層護磚,六邊各13米;上部四重塔檐,飛檐挑角,角掛風鈴。


門開西北側(cè)。與其說是塔,不如更像一座亭閣。


入內(nèi),首層六邊形磚墻。墻掛簡介,木梯可上。


木塔由6根包砌墻內(nèi)的木柱支撐,外施回廊。


登上二層,柱間格子窗,有梯通三層。


三層,周邊環(huán)凳,遠眺瞭望的視角并不好,開個秘密會議到適合。


塔頂藻井構(gòu)架,由額枋及三層抹角梁疊架收縮而成,雷公柱太平柱平梁上。


文峰木塔,外觀不怎么起眼。與其說是,不如更像一座亭閣;外表四層檐,內(nèi)部三層樓,這就是樓閣式塔的獨特構(gòu)造吧。所以,文峰木塔應(yīng)為六角三層四檐樓閣式塔

 

進城午飯后,去三原縣城隍廟。以前雖到過多次,長點歲數(shù),體會不同。

這座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八1375,為宮殿式建筑,布局嚴謹,均衡對稱,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全部建筑,琉璃蓋頂,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在全國城隍廟中首屈一指。列第五批國保,兼縣博物館。


城隍廟坐北面南,門前是10多米高的照壁。

整個照壁,疏密得當,刻鏤精致。琉璃歇山頂下,是精美的仿木結(jié)構(gòu)、花草瑞獸磚雕;壁身砌框,突出鯉魚躍龍門浮雕。


鯉魚躍龍門浮雕,四邊泡釘加固,體現(xiàn)了魚躍龍門、化為龍形的動感過程;花瓣式勾邊,構(gòu)圖別致。


壁前一對鐵旗桿。東側(cè)旗桿,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時震斷。

鐵座鑄字:“咸豐三1853孟秋朔日谷旦涇邑北關(guān)金火匠人玉興爐院”。


西側(cè)旗桿,上部斷裂缺損,做了加固,保持著蟠龍、旗斗。


正門前,矗立著一座高大的四柱八撐三樓木牌坊,與文峰木塔院內(nèi)的文廟牌坊相像。兩側(cè)石獅對峙,精雕八字墻照壁相映。


繁復(fù)的斗拱,氣象森然。

坊額:賜進士出身敕授文林郎三原縣知縣余庚陽敬題,威靈昭應(yīng)祠,大清咸豐三1853歲次癸丑秋八月吉日重修。


石獅偏瘦。


牌坊北,緊鄰山門門樓,門額“顯佑城隍廟”,柱掛于右任對聯(lián)“引曙光于世,播佳種在田”。

于右任,三原人,國民黨元老,近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后文參觀其故居


門樓,又稱八卦懸頂無梁門。八角藻井由華拱、懸柱收縮而成,內(nèi)繪八卦雷公柱面繪太極。


雕獅門枕石。門票42元。


門內(nèi),青石甬道,兩側(cè)廊坊。

中部又一木牌坊,稍小,刻陟降在茲


廊壁鑲嵌岳飛書寫的諸葛亮《前后出師表》。


前文《南下漢中勉縣武侯祠有新刻。三原城隍廟幾十年前就有,刻于何時,沒有查出。


北部廊坊,鑲嵌十四通建修碑石。


第三座牌坊為石制。沒有華山西岳廟石牌坊規(guī)制高,石刻同樣精美。

石柱刻聯(lián)可辨:“福善禍淫萬里高懸日月鑒,鋤強扶弱千年永奠山河圖”。


主樓,額坊浮雕十八學士登贏洲,學士、侍從、馬匹、傘扇,形象逼真。

匾刻:“賜進士知三原縣事北解李棲鳳題,監(jiān)觀”;額枋“侍經(jīng)筵太子太保光祿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致仕邑人亦齋溫純題。明靈保障。賜仝進士出身知三原縣事北解李棲鳳立,縣丞楚江陵周道隆,儒學教諭左立功,訓導豐吾仁、蔣目遠,萬歷三十五1607歲次丁未仲春之吉”。

這里記述了溫純最后的身份,溫純也是這年逝于三原。


東側(cè)邊樓,上刻三顧茅廬,其中劉關(guān)張三人體態(tài),反映三人的態(tài)度。

中刻當時城隍廟的道士姓名。


西側(cè)邊樓,下部同東,花鳥馴鹿;上部則為,傳道授業(yè),典雅別致。反映三原重視教育的傳統(tǒng)。


北側(cè)石刻稍有改變。


內(nèi)容傳統(tǒng)。




北為戲樓,橫斷前后院落。

已走過的城隍廟前院,占地狹長,布局嚴謹。


戲樓南側(cè)雙檐,宏大如殿,六柱深廊。

北側(cè)可見,上部二層為戲臺輔助房間。


柱聯(lián)為于右任的“氣平更事久心曠得春多”。


門枕石獨特,下刻江海波浪紋,鼓石中的麒麟造型少見。


戲樓北的中院加寬,中間又矗立一座木牌坊,左右為鐘鼓樓


回看戲樓,北側(cè)單檐,造型獨特,精美華麗。介紹稱九脊歇山頂,建于清乾隆二十二1757

兩幅柱聯(lián):“假貌寫真情莫閑看鏡花水月,新聲傳舊事須認作暮鼓晨鐘聲情驚愚開場日即收場日,高臺教化戲中人亦世上人。人生如戲,一個人既是觀眾,也是演員。


戲樓、牌坊之間的廣場兩側(cè)為東廡、西廡,分別為唐代出土文于右任書法真跡展。

東西廡北為鐘鼓樓。


鐘鼓樓對稱,下承十二根明柱,上為三重檐十字歇山頂,華麗挺拔。


院中木牌坊,體量最大,三樓歇山,雖同前樣式,卻斗拱奇巧,更為壯觀。


枋額明靈奠佑,左右款:“前明萬歷十1582歲次壬午八月谷旦,太常寺正卿邑人溫純題,特授廣東監(jiān)察御史趙□□書”;“大清咸豐三1853歲次癸丑秋八月吉旦重修”。


前后題刻一致,雕板內(nèi)容有所不同。


奇特的是枋梁下的一對小拱,按其位置,當為雀替梁枋支撐構(gòu)件。昂頭雕成龍首,并附以橫向花板,飾以高山、祥云、波浪、仙人,造型奇特,前所未見。


此外,次樓斗拱中部的每只昂頭,都騎一個金漆童子,沿周共58個,也是前所未見。


牌坊北月臺之上,便是大殿。


月臺東側(cè)有“大明誥命”碑。


碑刻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加封天下城隍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帝王受天明命,行政教于天下,必有生圣之瑞、受命之符。此天示不言之妙,而人見聞所及者也。神司淑慝,為天降祥,亦必受天之命,所謂明有禮樂,幽有鬼神,天理人心,其致一也。朕君四方,雖明智弗類,代天理物之道,實罄于衷,思應(yīng)天命,此神所鑒而簡在帝心者。君道之大,惟典神天,有其舉之,承事惟謹。三原縣城隍,聰明正直,圣不可知,固有超于高城深池之表者,世之崇于神者則然,神受于天者,蓋不可知也。茲以臨御之初,與天下更始,凡城隍之神,皆新其命。眷此縣邑,靈祗所司,宜鑒察司民城隍顯祐伯。顯則威靈丕著,祐則福澤溥施,此固神之德,而亦天之命也;司于我民,鑒于邑政,享茲典祀,悠久無疆。主者施行。

洪武貳1369  月。

正德六1511歲次辛未夏四月之吉,賜進士第文林郎知三原縣事蜀嘉程啟亮、迪功郎縣丞亢福、將仕郎主簿趙□、典吏王桓、儒學教諭張信、訓導……生員□□□書丹并篆,重立”。


可見,詔書全國一致,“三原”二字為各縣填寫。經(jīng)查,朱元璋的城隍階級封號分四級:京師城隍,爵,福明靈王城隍,公爵,明靈公;城隍,公爵,威靈公;城隍,侯爵,靈佑侯城隍,伯爵,顯佑伯。

碑陰,可見碑石是塊化石,刻“社首重立”等姓名。


月臺上的石獅。


不同于前文描述過的大殿。城隍殿由卷棚歇山頂拜殿十一脊歇山頂獻殿相連一體。

殿內(nèi)巨柱林立,橫梁交錯,寬敞深遠,誠為大觀。


其中,拜殿部分的卷棚頂,雕梁華拱。


拜殿獻殿相連部位的山墻內(nèi)側(cè),飾以精細磚雕。


獻殿內(nèi),是高大的城隍爺巨像。

城隍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的重要神祇。,,護衛(wèi)一城安全,城隍是一座城市的保護神。道教將城隍納入自己的神系,剪除兇惡,保國護邦,管領(lǐng)陰間的亡魂。

一城城隍多由名臣英雄充當,三原城隍是唐代名將李靖。


神化中的李靖,是托塔天王、哪吒的父親,出現(xiàn)在《封神演義》、《西游記》中。

真實的李靖,是隋末唐初軍事家,字藥師,三原人,原為隋將,后效李唐,隨李世民東征王世充。唐初南平蕭銑,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有西漢衛(wèi)青霍去病之功,相繼封代國公、衛(wèi)國公。死后謚景武,陪葬李世民的昭陵;沿用衛(wèi)、故事,墓冢形如其取得關(guān)鍵勝利的陰山、積石山(青海阿尼瑪卿山)。

晚唐時,李靖漸被神化。李靖故居在縣城北。


身為城隍的李靖塑像高達6米。


東側(cè)為城隍夫人。


西側(cè)為送子娘娘。


兩側(cè)的四大天王。




城隍身后是驅(qū)魔帝君鐘馗


城隍廟沿用“前宮后寢”格局。城隍的寢宮是一座精致的小院,宮門精雕細刻,緊鄰大殿后門。


宮門八字墻上的精致琉璃雕刻鳳凰牡丹。


宮門門枕石上的石獅,與廟門相同。


進門,明禋亭將宮門與寢殿連為一體。


小院墻壁上的奇特圖案,浮萍?


寢殿為三重檐九脊歇山頂,兩層。建于明成化二十二1484。現(xiàn)為館藏雕刻藝術(shù)展。


殿內(nèi)高大寬敞。展出明清宗教塑像及其他民間工藝品。一路看多了,匆匆一過。


寢宮東側(cè),有座財神殿。


狹長小院,布局嚴謹。


東西廡,安放著文財神比干、范蠡。


武財神關(guān)羽。雖為新塑,建筑格局確是可贊。


北側(cè)主殿的趙公明。


兩側(cè)的納珍、利市。


招財、進寶。


寢宮西側(cè),存放著部分碑石。西墻刻有王羲之、蘇東坡、鄭板橋、唐伯虎人等書法。


單立新碑,為李靖福建后裔認祖歸宗所撰刻《唐開歷始祖衛(wèi)國公李靖贊》。簡述了李靖生平、功績。


南部碑刻,其中的“關(guān)帝詩竹”、“魁鰲”石刻,與西安碑林所存相同。


于右任手書石匾:“民國三十五(1936)年,三原縣商會,右任(章)”。


出城隍廟,西行不遠,北轉(zhuǎn),就到橫斷南城、北城的清峪河邊。對岸是北城,矮橋就是明代工部尚書溫純倡導修建的龍橋。與現(xiàn)在平橋相比,短小很多。

可古時,這座三孔石拱橋是三原勝景之一,始建于萬歷十九1591萬歷三十1602竣工,橋長110米,寬11米?,F(xiàn)在橋拱上的龍頭尚在,而橋面石刻盡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三原城隍廟:陜西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其建筑規(guī)模在全國城隍廟中極其罕見
三原城隍廟
西安周邊一日游推薦,能玩能逛有美食,花錢少不累人
在三原縣的半日
三原縣城隍廟的歷史、傳說
陜西三原: 城隍廟·文峰木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