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總計40分。)
1. 我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 水稻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被列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優(yōu)質雜交水稻,為人類解決“溫飽”問題作出重大貢獻。目前已知水稻種植最早出現于下列哪一地區(qū)?( )
A. 黃河中游 B. 長江下游
C. 珠江三角洲 D. 遼河流域
2. 他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治理洪水,發(fā)展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yè),結束了中國原始社會的部落聯盟狀態(tài),創(chuàng)造了奴隸制國家,他還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這里的“他”是指( )
A. 黃帝 B. 舜 C. 禹 D. 啟
3. 當文明之光照耀中華大地,中國歷史開始了輝煌的篇章。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4. 春秋時期的政治據是“永樂征伐自諸侯出”。諸侯的出現與西周什么政治制度有關?( )
A. 禪讓制 B. 分封制
C. 郡縣制 D. 行省制
5.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語中源自晉楚爭霸的是( )
A. 問鼎中原 B. 紙上談兵
C. 臥薪嘗膽 D. 三顧茅廬
6. 下列反映戰(zhàn)國時期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是( )
7. 呂思勉在《呂著中國通史》中寫到:“秦始皇,向來都說他是暴君,把他的好處一筆抹殺了,其實這是冤枉的。”“他的好處”包括( )
①統(tǒng)一六國 ②焚書坑儒 ③推行郡縣制 ④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⑤ D. ①③④⑤
8. “馬到成功”蘊含著人們對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下列“馬”字,最有可能出現在秦朝官方文書中的是( )
9.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在中國農民戰(zhàn)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次起義爆發(fā)并得到各地農民紛紛響應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賦稅很重 ③秦朝統(tǒng)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殘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10. 班固《漢書》中“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記載的是漢武帝鞏固統(tǒng)治的哪一措施?( )
A. 頒布“推恩令”
B.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 派張騫出使西域
D. 統(tǒng)一文字
11. 下列關于古代絲綢之路史實與推論的搭配,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2. 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它能將復雜的歷史比較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下面哪一幅圖反映了222年三國鼎立的形勢?( )
13. 發(fā)生于4世紀后期,為江南經濟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是( )
A. 巨鹿之戰(zhàn) B. 官渡之戰(zhàn)
C. 赤壁之戰(zhàn) D. 淝水之戰(zhàn)
14.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氣候宜人,環(huán)境優(yōu)美
B. 北方長期戰(zhàn)亂,南方相對安定
C. 南方生產技術先進
D. 北方人口多,無地耕種
15. 小明正在準備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為主題的小論文,下列素材可以被入選的有( )
① 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污 ② 頒布均田令
③ 革除鮮卑舊俗,吸收漢族先進文化 ④ 頒布“推恩令” ⑤ 遷都洛陽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16. 文物是鮮活的歷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證商朝青銅器生產工藝高超的是( )
A. 人面魚紋盆 B. 司母戊鼎
C. 毛公鼎 D. 兵馬俑
17. 秦漢時期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東方文明,科技發(fā)展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下列屬于秦漢時期科技成就的有( )
①《九章算術》 ②《齊民要術》 ③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改進 ④全身麻醉手術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 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當代科學家利用巨型電子計算機已計算到小數點后約100萬兆位。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7位數字的數學家是( )
A. 阿基米德 B. 張衡
C. 祖沖之 D. 宋應星
19.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造就出以諸子百家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對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確的是( )
A. 韓非子主張“法治',強調“法與時移”
B. 孔子主張“仁政”,認為“苛政猛于虎”
C. 墨子主張“無為”,反對統(tǒng)治者侵擾百姓
D. 老子主張“兼愛”,提倡視人如己,互助友愛
20.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開創(chuàng)了“論從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紀傳體通史的體例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歷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學名著。這部史學名著是( )
A. 《漢書》 B. 《后漢書》
C. 《三國志》 D. 《史記》
二、填空題(每空1分,總計10分)
21. 堯、舜、禹之間的公共推舉、首領讓賢的方式,被古人稱為“__________”。為了鞏固對遼闊土地和殷商遺民的統(tǒng)治,西周推行了_________制。
22. _________、________首倡的秦末農民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戰(zhàn)爭。
23. 漢武帝時,派遣 _______、________發(fā)動三次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打敗匈奴,確保了北方地區(qū)的安全。
24. 西漢歷史學家_________編寫《史記》,是中國第一部_________通史。
25. 東漢醫(yī)學家張仲景 ,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一書,奠定中醫(yī)臨床醫(yī)學的基礎。北魏賈思勰編寫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農書。
三、判斷題,判斷下列表述中的錯誤并改正 (每小題2分,總計10分)
26. 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湯把都城遷到殷,商的都城穩(wěn)定下來。( )
27. 秦始皇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管理行政、軍事和司法。( )
28. 三國時期,在江南的手工業(yè)中,最重要的是造船業(yè)。( )
29. 從西漢末年起,匈奴、鮮卑、氐、羯、羌等少數民族紛紛內遷。( )
30. 四川出土的四羊方尊,結構巧妙,制作精細,堪稱青銅器中的精品。( )
四、材料解析題(總計40分)
31. 《宋書》記載:“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rěn,豐收),則數郡忘饑?!z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闭埢卮稹?/span>
(1)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區(qū)?
(2)江南的自然條件有哪些優(yōu)勢?
(3)這一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
32. “他發(fā)現西域,其對于當時中國人的刺激,就正像后來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美洲對于歐洲人的刺激是一樣的……他是一個冒險家,又是一個天才的外交家,同時又是一員戰(zhàn)將,真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人物。”——翦伯贊
(1)材料中的“他”是誰?他曾幾次出使西域?
(2)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當時西漢政府設置了什么機構來管理西域?
(3)他在出使西域的路途中歷盡坎坷,你認為他的哪些優(yōu)秀品質是我們應該學習和發(fā)揚的?
33. 四川成都出土的東漢畫像磚《講經圖》,所說的“經”是指“六經”,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最早興辦太學的皇帝是誰?當時太學設置在何處?
(2)這位皇帝采納哪位學者的什么建議,使儒家學說從此成為中國封建朝代的正統(tǒng)思想
(3)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作為教育家,他對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貢獻?請列舉你所知道的他的教育名言2條。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談談這句話對你處理同學關系有何啟示?
34. 改革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發(fā)展,就要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
材料一: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合并小都、小鄉(xiāng)、小邑、小聚為縣,設置縣令、縣丞,共三十一個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員治理;努力從事農業(yè)生產,耕耘紡織送交糧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變法五年后,國家富強起來。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樣的變法內容?
(2)公元前350年,秦國平民張三,因斬一敵國甲士,獲爵一級,田一傾,宅九畝。張三這是因為哪一項改革措施而獲田產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材料二: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墼唬骸胺蛎徽⒀圆豁?,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nbsp; ——《資治通鑒》
請回答:
(4)材料二反映了歷史上的什么歷史事件?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內容?
(5)材料二的措施產生了什么作用?請你談談你對我國推廣普通話意義的認識。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20BCABA AA ABB DDDBA BCCAD
21. (1). 禪讓 (2). 分封
22.(1). 陳勝 (2). 吳廣
23.(1). 衛(wèi)青 (2). 霍去病
24. (1). 司馬遷 (2). 紀傳體
25.(1). 傷寒雜病論 (2). 齊民要術
26. 錯誤:湯 改正:盤庚
27. 錯誤:司法 改正:監(jiān)察
28. 錯誤:造船業(yè) 改正:織造麻布
29. 錯誤:西漢末年 改正:東漢末年
30.錯誤:四川 改正:湖南
31.(1)“江南”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qū)(包括福建、廣東等地)
(2)江南地區(qū)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等
(3)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32. (1)張騫 兩次出使西域
(2)借用西域大月氏的力量,夾擊匈奴 西域都護府
(3)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3.(1)漢武帝 長安
(2)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孔子;仁;創(chuàng)辦私學,擴大教育對象,打破官府對教育的壟斷;編訂《詩》、《書》和《春秋》等作為教材,豐富了教學內容,保存和發(fā)展了我國古代文化;教學中,善于啟發(fā)誘導,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學生(答出任意一點就可)。“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钡热螌憙删?/span>
(4)尊重他人,求同存異;適度忍讓,體諒他人;與同學坦誠相待,主動與別人溝通(符合題意即可)
34. (1)商鞅變法 推行縣制;獎勵生產。
(2)獎勵軍功
(3)使秦國的國力大增,為以后兼并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北魏孝文帝改革 學習說漢語。
(5)促進了鮮卑族與漢族之間的交流,促進了民族融合;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語言種類繁多,推廣普通話便于進行交流。
來源:網絡。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若侵聯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