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數(shù)學復習策略
近幾中考試題都體現(xiàn)了 “立足基礎、考查能力、加強應用”的中考指導思想,大致有以下特點:一是知識考查基礎化;二是題材選擇生活化;三是能力要求層次化;四是思維模式開放化;五是試卷結構格式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扎實有序的開展復習工作,提高數(shù)學總復習的質量和效益。下面就初三數(shù)學總復習的有關問題談一點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第一輪復習全面復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這個階段的復習目的是讓學生全面掌握初中數(shù)學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做到全面、扎實、系統(tǒng),形成知識網(wǎng)絡,是總復習的重點。
在這一階段復習中要充分體現(xiàn)“習、練、透”。
1.習,即溫習。在每單元的復習之前,讓學生事先依據(jù)要求進行溫習,例如:要求他們根據(jù)考試大綱,溫習所學過的知識,整理復習提綱,編寫復習資料,各自編寫單元或綜合試題,互相考查,互相研究解題答卷的技巧,互評試卷的優(yōu)劣性等等。同時,運用“講演法”,讓學生對現(xiàn)階段復習進行回顧、思考及提高,以便指導下階段的復習。所謂的“講演法”不只是用語言表述,更主要是對復習的總結。
2.練。就是在復習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歸納總結、講解,在每一個單元設計一些針對性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練習,進行數(shù)學思維的訓練,形成嚴格又精確的思維習慣。運用數(shù)字化的處理方式,進行建模訓練,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學會抓住事物表象之下的數(shù)量關系,提出帶普遍意義的數(shù)學問題,達到強化、鞏固復習效果。
3.透。就是注重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思維的深刻性,并貫穿復習的始終。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區(qū)別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將繁雜的知識簡約化,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交叉的知識立體化,橫縱的知識網(wǎng)絡化。這樣才能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按這個層次結構,挖掘知識的內涵和外延,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復習質量和效
第二輪復習:綜合運用知識,加強能力培養(yǎng)。
這個階段的復習目的是構建初中數(shù)學知識結構,從整體上把握數(shù)學內容,側重提高學生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第一輪復習的延伸和提高。這一輪采取專題講座、綜合訓練等形式。
分類復習,一一擊破
分類復習的依據(jù)為內容分類和題型分類兩種形式。根據(jù)不同要求,對相關內容分門別類的進行綜合比較講解等。下面談談題型分類復習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1.注重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概括,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在復習課中,特別是在解題教學中,很多內容含有豐富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教師有意識地加以概括,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分析一道綜合題推理運算論證時,有意識展示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優(yōu)越性,在哪里體現(xiàn)了數(shù)形結合,使問題得到轉化,哪里體現(xiàn)方程思想,使運算過程簡化,有哪些地方的問題需要分類討論等等,引導學生不斷使用這些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2.注重解題方法的學習和指導,提高解題速度。根據(jù)題目的特點,采用適當?shù)慕忸}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性。例如:在復習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時,可運用下面的口訣:“方程解題應分析,先試分解后公式,b為零時開方做,c為零時化為積”。使學生能準確快捷地找到相關題目的解法,有效地提高解題速度。
3.加強專題練習,特別是“六板塊”的復習。設計題組,練為主,精講精練,并充分利用遞進關系的題目,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滿足學生取得成功的愿望。例如通過練習,代替抽象的理論概括,從而達到掌握和發(fā)展思維的目的。
4.安排難易適中的開放型習題,發(fā)散思維。適當選編一些開放型的習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應用能力,讓學生從變化的角度觀察圖形,從運動的觀點去分析問題,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質及規(guī)律,使思維的發(fā)展得到錘煉。
第三輪復習:考前訓練,綜合模擬復習。
這一階段,重點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訓練學生的解題策略,加強解題指導,提高應試能力??梢詮氖小⒖h調研試卷、綜合練習、自編試卷中精選進行訓練,每份的練習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及時批改,重點評講。以便把學生最佳競技狀態(tài)帶進考場。
復習工作要面向全體學生
復習要從實際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分類推進,全面提高復習效率。
復習時要因材施教,對后進生,課堂復習采取“低起點、多歸納、1、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快反饋”的策略;對中檔生,對他們要嚴格要求,解題要嚴密、細心,使其不因此造成常規(guī)題失分太多;對尖子生,在解題過程中,要求他們盡量走捷徑、出奇招、有創(chuàng)意、注重邏輯關系,力求解題完整,以提高中考優(yōu)秀率。
復習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1、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
2、多一些指導,少一些灌輸。
3、多一些討論,少一些講解。
4、多一些簡、易、新,少一些繁、難、舊。
幫助學生做好考前心理準備,優(yōu)化考試心態(tài)。
按照心理學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的復習。一是需要準確無誤地進行記憶的那部分知識進行再學習,達到進一步弄清其根本含義,并將其與相似的知識嚴格加以區(qū)分。二是突破“高原現(xiàn)象”。在中考復習中有一個階段的(在約4-5月份)學生多有“頭腦麻木”“不想學習”“學不進去”心情煩躁等感受,這是一種個體心理行為,暫時原地循環(huán),“停滯不前”的反應,需要放松和轉移,這時必須安排學生進行適當?shù)恼n外活動,進行勞逸結合,并抓緊早晚兩段時間的學習,提高復習效率。三是教會學生消除“遺忘錯覺”。在即將臨考一段時間,許多學生會感到頭腦中“一片空白”,使心情更加緊張擔憂。這時要求學生先做幾題,讓同學間相互交流討論一下,平復“遺忘錯覺”。
1、要明白第二輪復習的目的是什么。現(xiàn)在往往出現(xiàn)這樣的想象:應該在第一輪解決的內容放在了第二輪中,而應該第二輪解決的拼命放在第一輪中去講,有點不倫不類,讓學生無法適應。第二輪復習的定位是第一輪中的錯題、問題進行專題復習,關鍵是怎么分析一份試卷,更具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講課,而不是后幾位或者優(yōu)秀的幾位學生。那么差的學生怎么辦?幫助他們進行個別點撥,不會做有的是由于個別知識點的不理解而不會解,稍加點撥就能解決。要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中檔題放在第二輪復習中為重點解決,而綜合題在優(yōu)秀學生群體中解決就可以了,要舍得放棄。包括40分以下的要舍得放棄中檔題,注重填空和選擇。
2、第二輪復習中選擇題目時可以選擇近幾年中考題中相關知識的題目讓學生做。一節(jié)課定的教學目標要適中,要細,不要太大。對于圓中知識的取舍,我們大家都已經知道,明確不考的在現(xiàn)階段不必要再花時間去解決。根據(jù)學生的錯題、作業(yè)作為專題進行復習,關鍵是要總結,進行方法的提煉,切忌就題解題,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找規(guī)律。,善于反思,找準解題方法,
3、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再知的興趣。通過第一輪復習,學生已經進入解題的低潮期,如何在第二輪中激發(fā)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千萬不要每天一張試卷,學生做的累,老師批的累,評講的;累,并且還不能及時完成評講,一旦做了一定要反饋,做了要分析,分析解題卡住的原因是什么。是基本題型不會看,還是讀題不會,是基本的方法不知道,還是知識點沒有掌握?
4、備課組老師之間需要經商量,分工再細一點,提高老師備課的效率。針對40-70分的同學,分工落實到個人,提高及格率。備課時再次研究中考命題的情況,不要的題目不要再去浪費時間,試卷的處理要善于抓住熱點問題,要舍得放棄。
5、試卷的分析三大模式:a第1-25題逐題講解,b有針對性講評.按知識點,以塊的形式跳題分析,總結規(guī)律。每周一份試卷進行詳細分析,尋找原因,直至搞懂,著重前面基礎題。注重分析的方法。C基于對解題方法的分塊分析(分類討論、圖形的運動等)邊評講邊補充其他類似的題型進行專題性評講。而三種模式的選擇,合理恰當根據(jù)需要,關鍵看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