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其實很美妙”,真的嗎?↑↑↑
張愛玲曾說:結(jié)婚若是為了維持生計,那婚姻就等于長期賣淫。
話雖犀利,但也不無道理。勉強維持的婚姻,注定了是悲劇。
與其忍痛過日子,還不如果斷結(jié)束。
孩子高考完,我們就離婚
“孩子高考完,我們就離婚。”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很扎心的新聞,說是高考剛過,民政局門口就排起了長隊。熙熙攘攘的,全是中年夫妻在離婚。
與其他吵吵鬧鬧的男女不同,這些中年夫妻都很平靜,仿佛從很多年前,就已經(jīng)預(yù)見到這個結(jié)局。
在瀏陽民政局,余先生和妻子來登記離婚。被記者問到原因時,余先生說:
“我們早在幾年前就已經(jīng)感情破裂,怕影響到孩子,才拖到這時候?!?/span>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高考結(jié)束,孩子上大學(xué)后,會有自己的天地,我們也不必再堅持了?!?/span>
為了孩子。短短一句話,道盡了多少父母的心酸與悲哀。
孩子成了他們婚姻的唯一支柱。孩子高考完了,要離家了,這支柱也就斷了。
今年高考后一周,湖南就已經(jīng)為4142對夫妻辦理了離婚手續(xù),比去年呈上升趨勢。
民政局的工作人員說,這種孩子高考結(jié)束了離婚的,他們一般都不勸。為什么呢?
“因為他們早就死心了。”
爭吵,冷戰(zhàn),敵視。長達幾年十幾年的拉鋸戰(zhàn),終于在孩子高考完那一刻拉上帷幕。
很難說這到底幸或不幸。
因為為了孩子而苦苦維持的婚姻,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悲劇。
為了孩子,多少悲情男女在苦撐
“孩子出生后,我們就沒有性生活了。”
結(jié)婚兩年,李萌懷了孕。
懷孕期間,性生活自然是沒有的。大部分時間丈夫自己解決,偶爾李萌也會幫幫忙。
她自以為等到孩子出生,性生活自然就恢復(fù)正常。
沒想到,這才只是個開始。
孩子出生后,李萌把一切心血都傾注到了他身上。每天照顧孩子,收拾家務(wù),每分鐘每秒鐘恨不得都在看著孩子,晚上孩子睡了,她提著一天的心才放下來。
閑下來時,只能刷刷新聞,看看電視劇。性生活?是想都沒想過。
看到李萌提不起興趣,丈夫也就偃旗息鼓。久而久之,兩人的感情也淡了。
李萌說,半夜里開燈看他靠在沙發(fā)上睡著,手機里是沒放完的小電影,我挺自責(zé)的。
“但沒辦法,一切為了孩子。”
以孩子為中心的婚姻是沒有自我的,連性生活都成了奢侈品。
沒有性福,更不會幸福。
一切為了孩子的婚姻是痛苦的。這一點,燕子也深有體會。
孩子高考完,夫妻倆去民政局辦完手續(xù)出來那一刻,燕子是笑著的。就好像在跟全世界說“我已經(jīng)離婚了”。
這一刻,她已經(jīng)等了十多年。
從孩子出生開始,丈夫就對家里不聞不問。大小家務(wù)都落在了燕子身上,丈夫好像變成了一個每月定時出現(xiàn)的打錢機器。
兩人也常吵架,但都得挑在孩子睡著后。
有一次兩個人在客廳的東西摔得七零八落,但發(fā)現(xiàn)孩子被嚇醒,燕子還得裝作什么都沒有發(fā)生一樣,哄她睡覺,給她補習(xí)功課。
最可怕的是,后來大家連架都懶得吵了,見面冷言冷語,睡覺分開睡。
“好幾次想過去死。但為了孩子,硬是忍下來了?!?/span>
這樣的婚姻是悲哀的。失去了感情,更沒有了將來,只像一個風(fēng)燭殘年的老人,茍延殘喘。
個中多少辛酸淚水,恐怕,只有身在其中者知道了。
其實,孩子什么都知道
每一個父母在長大前,也都曾是一個孩子,只是長大后的他們似乎忘記了。
小時候的自己也并不是那么的單純,好騙。
孩子比誰都敏銳。那些劍拔弩張的火花與摩擦,其實他早就看在眼里。
看到過一位網(wǎng)友的故事。
小的時候,我爸媽吵架很厲害,我就特別害怕,只會一個勁兒地哭。有時幫著媽媽說話,爸爸就會生氣地說:看你把孩子教的!
其實,關(guān)媽媽什么事呢?只是我真的看不下去了。
一次比較嚴重的吵架之后,媽媽在臥室哭了半天,一直拿著個小刀,我嚇壞了,特別擔(dān)心她拿著小刀對自己來一下。那天,我一步也不敢離開她。
現(xiàn)在雖然長大了,但媽媽流著眼淚拿著小刀的畫面,我永遠不會忘記。
感情的破裂總是有跡可循。別以為在孩子面前能夠隱瞞一切,更多時候,給他帶來的只有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
更嚴重的,甚至能就此毀滅孩子的一生。
江蘇曾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14歲的男孩半夜從29樓跳下,當場身亡。
男孩正在上初中,成績也不錯。然而父母總是吵架,讓孩子實在忍無可忍。
又一次爭吵后,男孩說了一句:“如果你們再吵架,我就跳樓!”沒幾天,就從29樓跳了下去。
還有一位14歲的武漢少女,從小在父母的爭吵中長大。
為了宣泄父母帶來的痛苦,她在手臂上留下了大大小小幾十道刀傷,三次被送進醫(yī)院。
所以無止境的苦苦忍耐,對孩子來說未必是好事。
一切為了孩子,對孩子卻是一種傷害。
海靈格說:健康家庭宛如平地,孩子會成長為挺拔的大樹,而有問題的家庭宛如懸崖,孩子會成長為奇形怪狀的樹。
孩子不止需要一個家,還需要關(guān)懷與愛。而這,是不和睦的婚姻完全無法給予的。
與其為孩子保留一個家的完整軀殼,不如彼此放手,給孩子一份完整的愛吧。
適時的放手,并不是失敗
一切為了孩子的婚姻,注定是一場悲劇。
網(wǎng)絡(luò)上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適時放手。
適時放手并不是失敗,反而,是個自己和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印度有個叫AZKA的小孩,在父母離異后,畫了一組名叫《一個破碎家庭的故事》的漫畫。
爸爸媽媽在分開前,把一切都告訴了我。讓我不用擔(dān)心,也不必選擇跟誰生活。
我依舊生活在原來的房子里,我發(fā)現(xiàn)我的爸爸比以前更好玩,所以我經(jīng)常讓他陪我玩。
媽媽則住在離我們房子很近的地方,幾乎每天都會來看望我們。
很多人問我,生活在這樣一個破碎的家庭是怎么樣的感覺?
但事實上沒有什么變得破碎,僅僅是他們不再是對方的丈夫和妻子,卻依然是我的爸爸媽媽。
當你依舊能夠享受來自爸爸媽媽的愛時,這個家就不算是破碎的。
在這樣一個“破碎”的家庭里,AZKA反而能更好地健康長大。
對孩子來說,勉強維持的家庭絕不是幸福;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體貼的愛與關(guān)懷。而這都是勉強維持的家庭無法給予的。
所以如果婚姻中真的沒有了愛和溫暖,只剩下埋怨和爭吵,真的沒必要以孩子的名義將三個人捆綁在一起。
寫下這篇文章,并不是勸大家離婚,而是希望在走到這一步前,更學(xué)會珍惜。
退一萬步,即便真的到了無法回頭的那一步,也不必苦苦支撐,更重要的是適時放手,及時回頭。
孩子還是你的孩子,這一點永不會改變。改變的,是能為孩子提供幸福的環(huán)境。
因為唯有愛,能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