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羅·格雷姆;譯者:王新米;
原文鏈接和所有的投資者一樣,我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來學習如何預測哪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將會成功。也許我們比大多數(shù)投資者在這上面花的時間都要多,因為我們投資于早期企業(yè),通常情況下,我們只能依賴于預測。
我們很快就學到了,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決斷力。一開始,我們以為是智力,所有人都傾向于相信這是讓創(chuàng)業(yè)者成功的因素。公司成功是因為其創(chuàng)始人聰明,這作為故事來講更順理成章。傳播這種故事的公關(guān)人員和新聞記者也許會真的相信它們,但事實上,雖然智力會有所幫助,卻不是成功的決定因素,跟比爾·蓋茨一樣聰明卻一事無成的人比比皆是。
在大多數(shù)領(lǐng)域,比起決斷力,天賦的作用被嚴重高估了——因為它不僅能創(chuàng)造一個更動聽的故事,也給了旁觀者一個偷懶的借口,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決斷力看起來就跟天賦一樣了。
我想不出在哪個領(lǐng)域決斷力的價值有被高估,但決斷力和天賦的重要性可能在不同領(lǐng)域會有所側(cè)重。天賦可能在相對單純的工作中更重要,在這些工作中,人們在解決單一的問題而不是多個不同的問題。我很懷疑決斷力在做數(shù)學題時會像組織犯罪時那么重要。
我并不打算通過這種比較來暗示,更依賴天賦的工作更值得欽佩。大部分人會認同精通數(shù)學比能記憶長串的數(shù)字更值得欽佩,即便后者更依賴于天生的能力。
也許人們相信「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成功是由于其聰明」的原因之一,是智力對于科技創(chuàng)業(yè)公司而言,相較此前其他行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更為重要。為主宰網(wǎng)絡搜索領(lǐng)域,你可能需要比主宰鐵路、旅館或新聞領(lǐng)域更聰明一些。這也許是一個趨勢。但即使在最高端的高科技工業(yè),成功也更多的依靠決斷力而不是聰明頭腦。
既然決斷力是如此重要,我們能否分解出它的要素呢。是否有一些要素比其他的更重要?其中是否有些是你能培養(yǎng)的呢?
決斷力最簡單的存在方式是單純的意志力強。當你想要什么東西的時候,你一定要得到它,不管是什么。
意志力大部分是天生的,因為在家庭中經(jīng)常會看到一個孩子比其他的兄弟姐妹明顯更有此品質(zhì)。環(huán)境能改變它,但歸根結(jié)蒂,天性看上去比教養(yǎng)更重要。惡劣的環(huán)境可能會磨滅一個堅定的人,但我并不認為你能把一個意志薄弱的人變得意志堅定。
但僅僅意志力旺盛還不夠,你還需要嚴格自律。一些意志力強、但是自我放縱的人無法被稱為有決斷力。決斷力意味著你的意愿有自律為平衡。
「平衡」這個詞很關(guān)鍵。你意愿越強大,就越需要自律。你的意志越堅定,就意味著除了你自己,越少人能和你爭論。但必須有人能和你爭論,因為每個人都有本能的沖動,如果你意志堅定而缺少足夠的自律,你就會被沖動戰(zhàn)勝而陷入泥淖,如同藥物上癮一樣(譯注:原文 local maximum 是「局部極大值」的意思,數(shù)學用語,含義是到了一個小高點無法更向上,直譯過于隱晦,用中文慣例譯為「泥淖」。如果讀者還記得高等數(shù)學,自可以品味 local maximum 的 geek 趣味)。
我們可以想象意志和自律是兩個指頭,擠著一顆滑滑的瓜籽。擠得力道越大,瓜籽飛得越遠,但兩個指頭必須用同樣的力道,否則籽就飛偏了。?
如果這是真的的話,則暗示著有意思的事情:因為自律是能培養(yǎng)的,并且在一個人的一生中變化很大。 如果決斷力是意志和自律的產(chǎn)物,則你通過自律訓練能獲得更高的決斷力。 [1]
瓜籽模型的另一個推論是,你的意志越堅定,不自律就越危險。大量的例子證實這一點。 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些精力非常充沛的人的一生就像扇動的翅膀,他們或成就偉業(yè)或一無所成。這看起來就像是躁狂抑郁癥 (周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
瓜籽模型至少在一個方面是不夠準確的:它是靜態(tài)的。事實上,不自律的危險隨著誘惑增加而上升。 這意味著,決斷力會自我侵蝕。如果你有足夠的決斷力取得了大的成就,這將會使你周遭的誘惑增多。除非你變得相應的更加自律,意志就會占到上風,而你取得的成就會重歸平庸。??
這就是為什么尤利烏斯·凱撒認為瘦人異常危險。他們不會被權(quán)力的些小額外賞賜而誘惑(譯者注:這里提到瘦人,是指瘦人自律不長胖)。
瓜籽模型暗示著,也可能會過分自律。是否如此呢,我認為可能存在一些人,其意志被過度的自律壓倒,如果他們不對自己如此嚴苛的話,這些人本可以有更高的成就。一些時候,同樣的事年輕人成功而老人失敗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年輕人并未認識到他們的能力不足。這讓他們做出某種超前消費。當他們剛開始做某一件事時,他們高估了自己的成就。但是這也給他們自信以堅持下去,成績也得到提高。而那些有洞察力的人可能一開始就看清楚了自己能力的缺陷,從而放棄了繼續(xù)做下去。
決斷力還有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雄心。如果固執(zhí)和紀律使得你到達目的,雄心意味著你如何選擇目標。
我不確定說雄心是決斷力的一部是否正確。但他們并非完全不相干的。如果說有人做一件雞毛蒜皮的事很有決斷力,看上去會像是一個用詞錯誤。
幸運的是,雄心看起來很有可塑性,你可以做一些事來培養(yǎng)它。大部分人不知道該如何雄心勃勃,尤其是他們年輕時。他們并不知道什么是困難的,也不知道他們能做到什么樣子。當只有少數(shù)幾個同伴的時候,問題就更凸顯了。有雄心的人很少,他們被隨機的混雜在人群中,而且雄心通常出現(xiàn)在一個人年輕時,這都讓他們不易找到同伴。當你把有雄心的人拿出來,和其他有雄心的人放在一起時,他們就像瀕死的植物得到了水一樣繁茂生長。也許無論年紀年紀如何,大部分有雄心的人都渴于得到那種同類的鼓舞。[2]
成就同樣有助于增長雄心。每一步成就都讓你有信心下次走得更遠。
總而言之,決斷力看上去是這樣的:它包含了意志與自律,兩者互相平衡,為雄心所指引。幸運的是這三者中至少有兩者是可以培養(yǎng)的。你也許能提升意志力;你一定能學會自律;說到雄心,大部分人實際上都營養(yǎng)不良。
我感到自己對決斷力理解更多一點了。但也只是一點:意志、自律、雄心都是和決斷力差不多復雜的概念。[3]
還需要注意的是決斷力和天賦并不是全部,成就還有第三個因素:你有多喜歡你的工作。如果你真的熱愛某個工作,你不需要決斷力來驅(qū)使你,無論如何,它就是你應該做的事。但大部分的工作都有人們不喜歡的一面,因為大部分工作都包括為他人而做的事情,由他人需求而產(chǎn)生的任務不大可能恰好是你想做的事情。
如果你想創(chuàng)造財富,那就應該關(guān)注別人的需求勝過自己的興趣,通過決斷力來彌補兩者的差距。
注[1] 不太嚴格的說,我在瓜籽模型里表達的內(nèi)容更像是決斷力正比于(wd^m - k|w - d|^n),w是意志、d是自律。
[2] 這意味這幫助一個社會最好的辦法是創(chuàng)造項目和機構(gòu)將有雄心的人匯集起來。這就像拉動一個反應堆的操縱桿:他們放出的能力鼓勵其他有雄心的人,而不是被通常環(huán)繞在他們身邊的普通人所吸收。
相反地,一些歐洲國家一直致力于讓沒有一個大學比其他大學明顯好,這樣的做法也許是一個錯誤。?
[3] 例如:意志堅定明顯有兩個組成要素,頑固和活力。只有前者會人頑固而呆滯,只有后者則讓人輕浮。意志堅定的變老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失去活力時,他們就變得僅僅是頑固。